看医生(32)——— 教授和她的儿女们(1) 石普水 “32床,蔡美云——”武警总队医院的护士们打针换药水都这样叫。这时,我往往小声纠正她——“教授”。但是,护士们依然我行我素,还是一如既往的叫着。或许,这是医院规定,是她们的职业习惯。 这个叫蔡美云的是合工大教授,73岁,我们同住一个病房。她32床,妻子33床。 她比我们早一天到,笑眯眯的问我们哪里人。出乎意料的是,她曾经在宿松工作了8年,能听懂宿松话。我们成了“老乡”。 “老乡”身体很好,精神抖擞,大脑袋,国字脸。乐观,开朗,性格外向,爱说话。说话有时情不自禁的打着手势,我们发现她的左手臂特别粗,明显比右手臂粗。 教授说她不怕做手术。她这是第三次做手术。第一次乳腺癌手术,已经20多年了。我们这才明白,她那特别粗的左手手臂原来是乳腺癌手术留下的“纪念”。第二次是腿做手术,手术做完了,手术室里没有人,只有一个打扫卫生的。幸好她头脑清醒,叫打扫卫生的把她推出来!她的胆管里有结石,手术要分两次进行。 几天后,大家彼此渐渐熟悉了,没事的时候,我们无话不谈。教授是上海人,丈夫福建人,两人都是南京河海大学毕业,开始分配到河南,后来到安徽宿松水利局。宿松陈汉水库、花凉亭水库都是她们负责修建的。文革后期,社会需要专业人才,她们自己联系了合工大,但是宿松不放,最后是她们给万里写信,万里亲自批示才到合工大的。 教授一家都是教书的。父亲教书,弟弟教书,妹妹也教书。夫妇俩都在合肥工业大学教书,她与丈夫“三同”:同年、同学、同工资。教授幽默,说她妹妹一家是“联合国”,妹夫在澳大利亚孔子学校当校长,女儿留学定居美国,儿子在昆明,经常飞往泰国,妹妹也退休了在南京老年大学当教导主任。她说妹妹中学教师月退休工资6800元,她大学教授月工资才4700元。但是她钱够用,不生病用不完。现在政策好,住院报销90%,单位报销10%,一万块钱,自己只掏100块钱。 教授不大看电视,戴上耳机听收音机,怕吵着我们。 29号晚上,我们散步回来,教授在打电话,普通话不时夹杂着上海话,语气抑扬顿挫,拖着长长的尾音,磁性的声音特别好听。可能打了一个多小时了吧。说着说着,说到动情处,眉飞色舞,用力打着手势,咯咯咯咯地笑个不停。我想,她讲课一定非常投入,非常精彩,说话富于感染力,做她的学生一定非常幸福。这时我也仿佛成了教授的学生,分享着她的快乐! 教授说她一生老老实实地教书育人,对学生严格要求,一视同仁,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补考玩真的。她最反对请客送礼,有给她送礼的,教授都退回去,说:“心领了!礼物拿回去。学生都没拿工资,读大学不容易。” 教授津津乐道地说,有一年一个学生上汽车了,远远地看见她,从汽车里出来跟她握手,并且自我介绍,原来这个学生是水利水利厅副厅长。教授是老实人,她以此为荣。 教授女儿说她退休以后在合工大一般教师中是“麻头”、“歌头”。20多个人惟她马首是瞻。她们每星期唱一天歌,其余时间玩麻将,玩的是“国标麻将”,但是不赌钱,图精神快乐,心理健康。“麻友们”听说她做手术,早早地商量好要来看她,还议纷说要卖什么花,她说,“送什么花都好,只要不送花圈就行!”她不让来,不告诉她们在哪个医院。说着,自己咯咯咯咯的大笑起来,全不当自己是一个做手术的病人。 教授乐观,开朗。 (2012.10.23)(1319)(2017/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