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洪湖就医记(46)

[复制链接]

2017-10-29 17:01 9673 0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0-29 17:01 |阅读模式

宿松龙湖 1#

2017-10-29 17:01

洪湖就医记(46)
石普水
得来全不费工夫。有一天忽然看见医生办公室里有两张报纸,真像饿极的人看见了桌上有多余饭,于是我厚着老脸向护士陪着笑脸问,那张报纸能不能借给我看看?护士头也不抬,大度地说,拿去看吧。如听佛音!于是喜滋滋地拿回两份《荆州日报》、《湖北日报》,躺在床上,慢悠悠地从一版看到二版。久违了,文字!后来,还看到一份《中医药报》!久旱逢甘雨。
从此,每天我一个人静静地享受着文字的无限魅力,竟然也乐不思蜀。
3号病房那个叫阮美丽的女人出院了。她才29岁,家在湖北咸宁,那里也有一个类风湿医院,她的类风湿在那里治疗好了——不痛了。但是她的孩子突然发病时,又复发了。再去治疗没有效果。她说麻糖本地人不相信自己的类风湿医院,但是很多外地类风湿病人去那里治疗——正所谓病急乱投医。而且麻糖药价格贵,一个月药费要几千块钱,她们那里慢性病报销比例很低,一年才报销几百块钱,她还是低保户。
病房第二天来了两个湖南岳阳人。住院的是一个不到50岁的女人,但是身体却像妻那样骨瘦如柴。趴在床上有时甚至要男人扶才能起来。看得出来,很严重,但是她一直不吃激素。丈夫姓柳,当兵的,做过村主任,为人性格开朗,说话声音很大。说他们那个村支部书记居然是一个小学校长担任,而且跟我同年也是62岁,很有能力,也很有交际手腕。他们到洪湖只要几十块钱的车票——我在高速路牌上看到只有60公里。
女人不说话——不会说普通话。妻说她想家,想一个说宿松话的人。是啊,一辈子随心所欲地说着家乡方言,终于有一天,医院里都是一些四面八方来的人,对于一个说了65年宿松话的人来说,不能说宿松话,一时改口说普通话,那是多么艰难!
我们每天早晨7点左右吃早餐,三样,馒头、包子、稀饭,价格明显比宿松县贵而且质量差。中午12点、晚上5点半,都在一个叫“弯弯藕汤小碗馆”里就餐。一个小小的泥钵盛着青菜、西红柿炒蛋、青豆、小鱼、肉,价格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一餐十几块钱到二十几块钱不等。吃饭时都能看到一些老面孔,彼此都要打招呼。一来二去,都熟悉了。饭前饭后,妻终于走出病房,来到左邻右舍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话题基本上千篇一律,哪里人呀?哪里疼呀?什么时候来的呀?什么时候回家呀?都不是什么标准普通话。妻每天回来都告诉我,谁是哪里人,谁是什么病,可惜我记不了许多。
我只记得一个杭州男人,年纪比我大一点,在公安局工作。当兵出身,工程兵,在山洞里住过一段时间,患了类风湿。有一段时间在床上甚至不能起来。但是他练过武功,身体特别结实,现在基本上康复了,行动自如。他儿媳都是医生,叫他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说西医看类风湿不行,来看中医。
还有一个正宗东北女人,黑龙江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她在哈尔滨一家医院上班,类风湿本来已基本好了(不感觉疼痛)。她到一家医院再就业,因为接触了冷水,复发了,所以不远千里来到洪湖市中医院。她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人,跟我交流过。妻跟她特别谈得来,她叫妻老姐姐,说话是我们唠唠嗑,散步是我们溜溜弯。可惜没有留电话号码,妻说特别喜欢跟她唠唠嗑。
洪湖医院治疗类风湿年龄最小的9岁,一个整天玩手机的女孩;年龄最大的老女人80多岁;一个女人70多岁, 80多岁的男人做陪护;还有一个可能不到40岁的女人,每天在吃饭时手上拿着一个小包。一个年轻女人一只手残废了,丈夫在武汉打;一个南昌女人骨头坏死,要做手术。正是那句老话: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同。
什么是幸福?健康就是幸福!
洪湖中医院出院手续简单。钟明主任到外面开学术会一直到星期天才回医院。他给妻开了半年的药,我担心药效果,跟他说没有那么多钱。其实主任知道,“你卡里没有那么多钱?”一个月的中药颗粒冲剂。他们自制的中成药:活血壮筋片,3次/3粒;黄藤片也是3次/3粒,归耳养血丸2次/1瓶盖。还有西药,止痛药布洛芬胶囊2次/2粒;胃药,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粒清晨空腹服;激素,雷贝拉唑(强的松)1片/2次;阿法骨化醇每天1粒,还有一盒周氏关节止痛膏。钟明主任每天都很忙,一直到出院前一天晚上才详细给我说明药怎么吃。尤其是强的松,每天2次,每次一片。以后每两星期减1/4,——一个月减一半,两个月可以完全减去。他给我在一张纸上详细写下来。
买了一大包药,还有一个大包。药费一共54620元(回宿松报销了1385元)。
回来的那天夜里几乎没有睡觉。6月26日早晨6点钟吃饭,坐3路公交车到车站,7点钟车准时出发,但车在路上沿途等人上车,到一个地方竟然公开停车等差不多1小时。磨磨蹭蹭上了高速路,到武汉市基本上是围着武汉三镇转,我们免费在武汉三镇旅游一个多小时。先是汉阳车站,然后武昌车站,最后在汉口青年路车站停车。
汉口青年路车站拥挤而且破旧不堪。115元车票最后在宿松高速路收费站停车。头一天晚上没有睡什么觉,一整天在汽车上折腾,昏昏沉沉,辨不清楚东南西北。
还是那句老话出门时时难,一个老人带着一个病老人更加难!
为了不出差错,我告诉我在武汉的学生陶春华,是他给我买票,并且夫妻俩中午招待我们。
2017.8.6. (2017/10/29)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版主
:
30667850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