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做神仙的日子里 暑假酷热,经常是35℃以上的持续高温。而我却生活在清凉的世界,清心寡欲,与书报文字为伴,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日子。 我每天早晨五点半左右起床,散步一公里,来到一个小山坡上。登高望远,满目青山,郁郁葱葱,远处旭日东升,霞光万道。我做一套广播体操,自己创造的眼操,手操,活动颈、肩、腿、腰。尽情地深深呼吸着新鲜空气,眼望蓝天,白云,碧树,耳听山风,鸟叫,虫鸣。整个身心仿佛都融入到大自然中,只觉心灵静空,物我两忘。有时还能捡回几朵蘑菇,更是意外收获。回来冲一杯燕麦片,只觉生活全是新的。 早饭后泡一杯茶,开始浏览报纸。陈良宇“双开”——太应该了!与那些因为学校“乱收费”而撤职的校长比,他32亿“社保基金”该开除一亿次。“嫦娥一号”卫星今年发射上天,中国人几千年来“可上九天揽月” 的梦想如今变成实现,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何其幸运!今年上半年国家财政收入两万六千亿元——我们的国家富了!人民解放军已成为“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我们的军队强了!我国今年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即将成为现实了!我摘抄着报纸新闻,心情是莫名的振奋。 更多的时候是欣赏报纸副刊上的散文。那些构思奇妙,感受独特,刻画细腻的文字让我眼随字转,心随文飞,情随文移。或感染、或深思、或陶醉。有时也看看书,由衷钦佩“知心姐姐”卢勤教育孩子的高超艺术;太不可思议于四亿多中国人竟成为二百多万人的小国的殖民地;感慨于我们现在“不读书的一代”…… 一个人无拘无束地任思维纵横驰骋是幸福的,快乐的。那是麻将桌上无法体验的。 “手倦抛书午梦长”。午睡后清理一个学期杂乱的书、报、读书笔记,把收集的资料按照“安全”“和谐”一一归类,综合整理,我开始构思《安全,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期间,收到《教书育人·校长参考》杂志编辑部主任打来电话:“你的文章我们认为写得很好,如果没往别处投稿,我们准备发表。”这是我的福音书!这是我的兴奋剂!我又从“心理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三个角度写成《校长的“一根针”》。 写完初稿,停下来,看书看笔记,补充新材料,删去可有可无的内容,有时改得面目全非,有时候“山重水复”,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我为补充一个合适的新材料而欢欣,也更换一个更恰当的新词而鼓舞。改过四、五稿以后,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一次比一次充实,一天比一天有信心。给同事们看,有人建议发到学校网站上,得到许多正面评价。我知道这是鼓励,但人天性喜欢听顺耳的。我竟然信以为真,“老夫聊发少年狂”,写罢论文写散文,一口气写下八、九篇,全不觉年过知天命,身患高血压、糖尿病。 下午六点后才觉头脑发涨。我骑上自行车到老家转转,看看熟悉的故土,听听熟悉的乡音,望望金黄的稻谷,真的体会到“望长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窗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 暑假生活是宁静的,充实的,身心是自由的,心情是舒畅的。且喜讯连连,工改净增八百多块钱,论文发表在CN刊号的刊物上作封面重点介绍文章,血压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晚饭后又在操场散步、做操,活动四肢。电视里有人说起金庸的两句话:只要有书看宁肯选择坐牢,而不愿有钱花有自由但不能看书。电视剧《井冈山》中毛泽东说,有书看,能写文章,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我想,我在暑假中不也是“在进神仙的日子”吗? 2008.5.7.(2017/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