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体检” 石普水 今天在县城同事家作客。刚放下碗筷,小伙子们便麻利地收拾桌子摆开战场,并很客气地请我“玩几圈” 。我婉谢了他们的好意。 看了几圈牌,老走神。忽然一个大胆而富有刺激的想法让我自己吓了一跳:“走回家!”不就区区二十公里路吗?权当体育锻炼,也检验一下我这破身体的体质,来个自然“体检”!曾几何时,我徒步走过不知多少次,今日“重走长征路”,重温旧梦,说不定另有收获呢。 “走!”我当机立断,豪情顿生。 难得一个好天气。走出门来,太阳慈眉善目,阳光洒在人身上不火不温,舒服极了。拿出手机一看13:33。 走出县城,我在大桥头迟疑了一下,是直上大桥经“佛坐岭上对酌亭”走大路,还是走县河坝小路?很快我返回来走上河坝小路。 春暖花开。县河坝是我老朋友。43年前,我戴着红领巾,在老师带领下沿着这县河坝第一次进城——那个没有楼房但对一个12岁的少年具有极强的诱惑力的县城!再后来,我还是靠两只稚嫩但不娇贵的脚一步一步迈进县城,有时还要肩挑手提货物。1985年我盖房子到县城唯一的窑厂买砖,每天都清早骑自行车一小时准时到县城。还是那一年,我们学校四位年轻教师骑自行车到黄梅上“五祖寺”旅游,回来意犹未尽,折回县城看戏,然后顶着月色,谈笑风生骑车回家。途经县河时水流很急,赶着自行车走在颤悠悠的竹子桥上,我走到河中心看着脚下河水银光闪闪,耳边急流哗啦啦的奔驰而下,我实在不敢迈步。先前车后载着同事的老婆还开荤玩笑带到这带到那,此刻倒是这位巾帼伸手“拉兄弟一把”——那一幕县河给了我深刻的记忆。 “春风不改旧时波”。河水很大很浑,下这么长时间的雨了。但县河坝已铺上了石块,已不是旧时路了。河边三三两两有人甩杆子钓鱼——那是一幅新图画。不一会摩托又陆续载来几位。走近一看没见着鱼。但我觉得他们是赢家,身体沐浴着阳光,心理赢得了精神享受,与酣战麻将桌上的诸君比也赢得了家庭和睦与温馨!“智者!”——以后我也学学高雅钓钓鱼吧! 远处一对男女,女的坐在石碑上双脚甩动,手扶着男的肩头,眼看着县河水。男的半看水半温情脉脉地看女人。好浪漫的情趣!好幸福的情侣!可惜我没有像机,否则这一对幸福的恋人绝对能得一等奖!你看,背景是欢快奔流的河水,远处是河西山茂林修竹,蓝天上艳阳高照,这千古绝唱“天地人和图”! 拐弯处又有一对,缓步而行,卿卿我我。走近一看石碑有字,“水源保护区”,左边一幢楼房,墙上有“生活饮用水”。还有垂钓者,不是农民就是农民工。我很佩服这些享受生活的人。 太平盛世!和谐社会! 远处一幢房上“南阿弥陀佛” ,这是以前没见过的,近年来的“新生事物”。房子倒蛮气派的但没有文化,走到前边,小门上几个不显眼的字“乌轮庙”——“太阳庙”?建在河坝上镇洪灾?我不得而知。想起了佐坝的一首民谣“王塝的人,大肚子神,人还没到乌轮庙,肚子就进了城!”——佐坝这一带解放前流行血吸虫病,乌轮庙离县城至少五公里,肚子真的够大的了!1985年我们夜里过河时的竹子桥已建成近似危桥的水泥桥——可能偷工减料吧,但人走至少比竹子桥稳当。问过路的大嫂,这桥叫“大王桥”。县河这边坝上还有两处破旧的房屋,似曾相识。这是“春风不度”的地方。 走出县河坝,来到公路上,一位我早年的弟子硬是停下面的叫我上了他的车。“体检”也未达标验收——但是我自信能步走回家。 还有下次呢。但不知是否会有崔护那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镜头。 (2009.3.14)(2017/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