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讨价还价 石普水/文 我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 不会还价。但现在却跟孙子讨价还价。 上星期天去县城为石建上医院拆石膏绷带。从他县城的家到中医院一公里左右路程。我跟他商量:我们走一趟路,坐一趟车,怎么样?他考虑了一下,说:“现在吃早餐走一段路了,回来坐车吧!” 路上,我告诉他走路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方法,我经常散步。路上遇到他的一位同学,每天上学来回走六、七里,有时还跟我比赛谁走路快。 从医院回来,我又跟他商量说:“我们如果走回去,坐车的钱归你。你愿走路还是要钱?”他同意走路回家。 我们边走路边说话,迎面碰到请客的同事,叫我去他家坐会儿。我说送石建回家再来,同事让石建一块去。我征求石建的意见,并且说好去的条件,不乱跑,不催饭。他一口应承下来。 他果然表现良好,比上次同他奶奶一道作客表现截然不同。 今天晩上做完作业收拾好书包,石建商量我说:“爷爷,我背书你给钱吗?” “给!”我牢记伟人的教导:“物质刺激是块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曾鼓励他“有奖背书”。 “几块钱一课?” “背得熟练的给2元。” 他兴致勃勃,煞有介事的读读,合上书背背,然后一口气背完。我很高兴地给了他钱。 他又同我商量说:“爷爷,我不要钱,玩一会电脑游戏可以吗?”“可以!时间只一小时。”我折半给了他一元钱,他连跑带跳地玩起游戏来。 我忍痛割爱,去操场上散步。我健身,他健脑,我们祖孙俩双赢吧! 我是一个教师,但是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尤其不会教育孙子。操场上我还在胡思乱想。我很不理解小学生为什么每日回家要做这么多作业?他们在课堂干什么?语文抄写生字每个几十遍孩子不乱抄哪里来的时间?很难想象大权在握的语文老师,布置作业时有没有仔细想想:小孩子抄一个规范字要多少时间,抄多少遍才能记住? 我读过小学,也教过两年小学。当年我的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现在统统不记得了;如同我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现在我的学生也统统不记得一样。倒是读的书背的书还有点印象。我一位没读过书但记忆力很好的叔叔跟我讲的话现在还记忆犹新。“先生教我‘子曰’,我教先生痾血。”“先生教我‘子曰学’,我教先生拉驴磨。”“先生教我‘诗云’,我教先生死人。”“先生教我‘人之初’,我教先生翻跟头。”课堂上先生对学生苦口婆心谆谆教导,换来学生如此切齿痛恨的诅咒,何苦?所以课堂教学“精讲精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我曾跟孙子的语文老师建议:“做两件功德无量的事,每日临慕抄一页正楷字,一周背一篇经典古诗文!”女老师嫣然一笑,两个酒窝很美丽。她尊重我这“门外汉”,未批驳我,我也知趣。正所谓“不到人被窝里睏,不知人家被窝的寒!”小学老师也有苦衷,要应付那些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切实际、以整学生为目的的、比八股还八股的考试。 中国的教育进入了一个吸毒似的怪圈:明知不可而为之!不知新的教育部长可能救学生于水火? 我能跟中国教育讨价还价么? (2009.11.11)(1105)(2017/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