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86、万元掠影

[复制链接]

2017-11-26 17:29 12854 7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1-21 16:38 |阅读模式

宿松龙湖 1#

2017-11-21 16:38

86、万元掠影
石普水
我对万元心仪已久。
万元初中是农村初中的一面旗帜,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万元初中有我见面未见面的博友。万元还是我的“老家”。族谱载,我的14世祖、16世祖、17世祖都葬“排山狮子庄” 。从资料上查,排山狮子庄就在万元墩。
学校组织教师到万元初中取经,政史教研组长问我“老人家”去不去,我披的是语文教师的“羊皮”,但却哄孩子玩了16年政治。如今一个“下岗教师”,听课自然是不够格的,但我还是厚着脸皮毫不犹豫的答应去。
取经也罢,会博友也罢,去“老家”也罢,总之,我是兴致勃勃去万元初中的。我是石氏不孝子孙,未寻根问祖,未春秋祭祖,今天我冒充政治老师去万元,聊表心意吧。虽然万元不一定认识我是这个不孝子孙,如同万元初中不认识我这个冒牌政治老师一样。心诚则灵,到此一游吧,我还是人模人样的坐车去。
出县城人民路经雷公岭到万元,走的是乡村公路,相当拥挤,幸好前面有一辆警车开道,我们紧随其后,也狐假虎威威风凛凛了一回。
汽车进入两边都是楼房的万元街,并不宽阔店铺的小街中间是一条水泥路,十多米的近头就是万元初中。学校是乾向,面朝西北。门牌很旧,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
校园迎面是一横幅“热烈欢迎县教育局专家和兄弟学校领导老师来我校指导工作”煞是醒目,其中也包括我这“下岗教师”。
校园不大,却井井有条。西面是新建的厨房餐厅,民以食为天,学校也不例外。南面是一排民房,房前有围墙,看样子是学生宿舍。北面是一排很旧的民房,可能是教师宿舍。中间一棵大雪松是学校主题,南边有十几棵塔柏,一条两边都是樟树的路通向东边是一排楼房是教学办公楼,我们朝那里走去。
楼房的过道站着十几位老师,也是来听课的吧。人群中有一位很眼熟,认人能力极差的我第一时间竞破天荒的认出他是套口中学的许伦主任。前年安庆市教育博客论坛我上台发言时,许主任自报家门,上前同我紧紧握手,那份真情实意至今仍感温馨。他旁边也是未曾见面却早已熟悉的博友——大名鼎鼎的“林中漫步”余家兴校长——许主任的表兄。余校长出道比我早,文名远播且摄影艺术一流,我所心仪已久又望尘莫及。许主任见面说我身体好,那是对我的精神安慰;又说我博客写得好,那是对我精神鼓励。戴眼镜的陆校长从旁边伸出手来,说他也是我的博友。我心中一阵激动。写博客是一种业余爱好,是一种消遣,博友的支持与鼓励则是无穷的精神动力。他们邀我到套口中学作客,就餐时许主任把我的手机号抄去。
一段小插曲后,我们来到小会客室。东道主石金迪校长风度翩翩,热情干练,俨然一个美男子。小会客室坐着县教育局两位专家,程主任和杨主任。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校际教研。活动安排得相当紧凑,第一节课听历史,第二节课评课;第二节课听数学,第三节课评课;第三节课听政治,接着评课。
我听了一节七年级历史课。班级不大,35人。上课的是一位漂亮帅哥,娃娃脸上两个酒窝,红西服,年纪不大却是少年老成。导入新课起笔不凡。《三国演义》主旋律,多媒体展示战争画面,教师用普通话介绍与教村相关的历史事实,现代化手段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介绍战国七雄时,老师独出心裁,用地图方位编了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西南北到中央” 帮助形象地学生记忆。老师内外兼修,多媒体形式教学,板书却毫不含糊。教学内容扎实,关键的时间、都城等让学生齐声朗读。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讲解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师生互动恰到好处。课堂生动,可以说,老师举手抬足是表演,自然老到。知识传授能力探讨环环相扣。为了介绍度、量、衡,老师精心设计了姚明与古代大将的身高与体重,趣味横生。我如沐春风,仿佛不是听课而是欣赏艺术表演。我心悦诚服,感慨真的老了,的确该“下岗”了,尽管站讲台37年,但如果我上历史那是相形见绌了。
第二节课是评课,自然轮不到我下岗教师发言,只是洗耳恭听,倒也轻松。
课还未评完,又要上第三节课了。我没去听第三节课,偷偷的溜出来,反正再怎么精彩也与我无缘,。“习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我卖给谁?谁还再聘我教书?
我沿着学校转。学校四周是高高的围墙,没有房屋,只有田地和山坡,天下着蒙蒙细雨,绿色包围着学校,环境幽静而平和,蒙蒙细雨中更显得沉稳。我们学校也是农村学校,但旁边一条公路汽车鸣笛和川流不息的路人,让人觉得学校漂浮在空中,不安全,不踏实。
万元初中是一个读书的好处去。
很旧的民房果然是教师宿舍,摆设简陋,一桌一椅一床,都是旧的。厨房倒是崭新的,问师傅可知“排山狮子庄” ?他们不知排山,倒是知道狮子屋,离学校三、四里。热情的师傅把我引到学校的一家石姓人家,门前一幅对联是“四时花映月,一室鸟成春” ,上书“醉园”。主人叫石绍龙,宣字辈,家住柴老屋,是世家,祖父石卫三,当过县长。他对石氏过去知道的不多,知道狮子屋属于柴冲村,旁边有祝屋以前挖出很多金银财宝来,不知是不是石氏九进士后人在改朝换代的乱世里偷埋的。
到综合楼转了转,总务处陈主任说他们学校的环境也不很好。家长都是在县城打工,道听途说的话一知半解来学校理论半天还说不清楚。到黎先涛校长办公室坐了一会儿,他是化学教育专家,为我们学校培养出一位省优质课二等奖获奖者,又是书法家,还是新浪网友,在他电脑上玩了一会。
中午万元初中大排宴席,热情的招待了我们40来人。喝酒时博友松风子自报家门陪酒,我这才知道第三节课是博友松风子上的,老师们都说上得精彩极了。我懊悔不已,多才多艺的松风子是我新浪博友,钦慕已久,到学校取经却未见到真菩萨。我的真老糊涂了!
吃完饭,老师们要赶回学校上课,坐在车上,我却还是依依不舍。天依然下着蒙蒙细雨,回望万元初中,我心里默默叨念,再见,万元初中,我会再来的。
2011.11.1. (2017/11/21)

全部回复6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7-11-23 16:06

ssxfyzlscxwz 2#

2017-11-23 16:06

笔名松风子有点像道家的道号,怪好的。汪育彪先生是70年生人,比起先生年龄自然年轻许多,长江后浪推前浪,宿松教育当然应该一代胜一代。看先生帖子,知先生也有下岗经历,切不要说那是才华不济。

在一个蹊跷古怪的时期,“竞争上岗”,“打破铁饭碗”,有过一阵阴风,非正常竞争,非公平竞争,无数好佬下岗失业。
失业与待业与待岗是不同的。管理层和作业层面上的更是天壤之别。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62167257819555580.html网页,
说: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我国原有国有企业的职工1.1亿人,1998年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则为5200万人,而原为4000万人的集体企业职工,更是锐减为1000多万,这减少的7000多万原有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职工,除一部分直接转到非公有制企业外,大部分人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下岗或失业的经历。以一家三口计算,受到直接影响的人群超过2.1亿,间接影响的人数就更多。

新浪有位洹水泛舟的说:《全国国企及央企职工总人数》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独立核算的国有法人企业15.5万户,其中,中央企业5.2万户,地方国有企业10.4万户。
到2013年年末,全国国企职工人数3698.4万人,其中,中央企业1762.9万人,地方国企1935.5万人】。

那不过是指国企,
纵览我国有多少人口?有报道说我国劳动参与率76.2%,03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4.3%,04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74%,
95年到99年失业最多,就是说远大于4.74%,影响2.1亿人口生活,都缄 jiān口不语。也许那才是人之初吧。鸟儿一样的。

影响到全国【12亿×76.2%×4.74%=43342560】每年四千多万失业登记,也是缄口不语。
怎会再是人之初呢?没有人愿意说而已。

凡事先有近知,然后思远。原不知先生也经历过下岗。虽然干部级别的冲击不大,看先生帖子,知先生还是有些体会的。所以为先生帖子点赞!

不过有些体会是有些体会,切不要过于自卑,
因为下岗貌似于自由竞争,结果并不是公平竞争的,假设真是公平竞争——
像《91、鸟儿是天气预报》“各样的鸟啼,响遍房前屋后。尖利的,宽厚的,清脆的,沙哑的,稚嫩的,苍老的,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各种各样的声音飞进我的耳朵,飞进我的心头”。“独唱的,对唱的。一唱一和,是老夫老妻叙家常,还是年轻的鸟儿谈恋爱?是商议今天到哪踏青,还是讨论一年的生产大计?忽然想到,鸟儿也外出打工吗?”
就很有感染力了。
问题是,那年月下岗,是非公平竞争的。该诅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1-24 14:44

宿松龙湖 3#

2017-11-24 14:44

报告先生,我文章里写到“下岗”其实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我混过校长,后来身体不好辞职做专职书记,校长不愿意给我上课,所以“下岗”了,我喜欢上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7-11-25 12:56

ssxfyzlscxwz 4#

2017-11-25 12:56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1-24 14:44
报告先生,我文章里写到“下岗”其实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我混过校长,后来身体不好辞职做专职书记,校长不愿 ...

回复先生
先生用“下岗”一词戏谑了那个时代,先生说直至退休并没有下岗,我看是可以庆贺的。否则,下岗的滋味,用亲身体会去写来,字里行间非滴出血泪来不行。
下岗是一段历史时期内一个特殊的术语。表面上是企业单位精简人员,压缩生产成本,完成没有生产计划目标的企业需要。
其实看进去,就会发现:首先是盲目的,其次是不利的,再其次是该诅咒的。
为了达到裁剪人员的目的,又要维系企业运转,采取了三步棋:
1、买断;2、承包和转承包;3、进口。
没有计划生产,就有产品超市场需要,使物不能尽其用,市场价格浮动,物价局也无法控制市场浮动,必然加重了发改委的改革难度,矛盾就只好以自负盈亏的办法,转移到企业自我调控,自寻出路,转型、转行,再次压缩原来骨干人才和劳力,甚至企业倒闭。
买断,是用上半年度个人的工资倍数,一次性付给员工自谋出路,作安家费的裁剪方式。
那个年代,在七八十岁人考虑四五十岁入的去留问题时,应当裁剪谁呢?于是七大姑八大姨,亲戚朋友,朋友的朋友,裙带关系上的朋友关系,直属非直属亲都只要挂上边,都要保留,把同生活共劳动的社会关系,变成网状私有关系。把那些来自社会推荐的攻坚人才人力,裁剪了。
完成非自己志愿卖出的买断。接下来,单凭裙带网关系户,势必影响到不能保质,不能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只好在分工上重新做安排,远亲网状关系户,用于生产第一线,靠加班延点来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有的工程项目,取原工资的40%做工资,60%做压宝,由于长时期的加班延点,造成伤病减员完不成生产的,大家的60%工资就没有了。
有的工程项目,背后抽调劳力额外去找活干,美其名曰“找米下锅”。获益全部进了项目承包负责人私人腰包,而把项目单上的任务挤压在部分劳力来承担,每天除了八个小时的睡眠,包括吃喝都在生产一线上,历尽疲劳,而工资不保。
由于长时期的加班延点,造成人身意外事故的,造成质量事故的,把明文规定属于工人的福利也压缩了。出现这样的项目承包,往往是管理项目层一支笔,配备的经济管理人是夫妻关系,或半夫妻关系,那样的项目就是“夫妻店”项目模式,检举夫妻店的勇士,就是第二个下岗对象。
承包和转承包,是把原属于国家或集体的生产资料,做资本,无偿承包给保留下的关系网内原各级领导。因关系网庸才多而良才少,完不成任务,就找到社会上私营单位作第二承包,或者第三第四承包,出现了无数的分级承包的皮包公司,那些所谓的承包公司,除了几个跑腿的管账的,就只有一个经理和银行账号联系电话之类的皮包公司。无形地把工人利益剥削给了中间商,产品价格上升,危机转嫁给消费者。
进口,并不全都是进口国家稀少物,钢铁我国是廉价引进铁矿的,我国同时又是钢铁输出国,却要引进外国淘汰项目。当时只要感觉稀罕,谁提供了信息,都有重奖,美其名曰:“信息时代”,“信息也是生产力”。一套人家淘汰的装置全部引进。可以从挖煤、冶炼、制作、加工,代换掉一大批人的饭碗。让他们喝西北风。
就像棉农,眼睁睁地看到引进棉花,使自己种植的棉花,跌价到除了成本,无利益可投一样。

议论,
有人说这叫市场经济。可是这样打乱了市场消费。不得不从土地经济来平衡逆差。(悲而哀哉,举例从略)
有人说这叫优胜劣汰。可是,有一个现实无法解释。有许多当时排挤出去的,成了沿海14个开发城市的生力军、佼佼者。蛇口第一批人才劳力,大多是被排挤出去的下岗者。我想如果再增加三个深圳蛇口,照样有人才涌进去,人才也不会缺。既然在那里是精英,是佼佼者,为何在原企业是被优胜劣汰出去的下岗人员呢?“下海”一词就是当时一个具有新意的词。
有人说那是减负。我就不信,三年国企下岗六七千万人,他们的工作价值难道就换不回来他们的工资吗?
人说工业价值大于农业价值,就拿农业低劳动价值来比说一个农民吧。随便找一个劳力给你家干活,你能说人家一天忙到晚,还不够供他的吃喝吗?
下岗,活生生地把几亿人口的生活,重新洗牌。带累国家要从其他方面去贴补他们,去扶贫他们。如果不是国家这一笔庞大的额外开支,那种纯下岗模式,离资本主义只差一步之遥。
没有下岗的人啊,他们内心有一丝慰藉;
近老下岗的啊,失去了再就业机会,老死了一身之所学不能施展,失去了饭碗,他们心感世态炎凉。
总之,下岗的阴影,像一个幽灵,在那个时空飘荡,在威胁着近老人群。带给时代负担的是:
这就不得不——家家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儿女身上,因此自私自利。指望有一天将老,国家不要了,全靠儿女吃一碗饭。了此残年。
这就不得不——出现官官相护,或者彼此倾轧。后来出现的事实证明,一些当官的,他们能捞尽量捞,大肆贪污腐化,有的地方塌方式的腐败,换了一波又一波,而不能刹住歪风。他们自私自利。指望有一天将老,国家不要了,全靠贪污存款,继续耀武扬威。
因此说:纯下岗模式,是盲目的、不利的、该诅咒的。
我下岗投靠了妻儿,“农村是个广阔天地”。
我的评说是浅显的,难听的不敢多说。我没有文才,懒得复写更多的案例。
不举例,又不好说明事理。勉强扫描一两个案例吧。好在那个案例,至今还没有在网上消失,是可以查到的。

铁血网《下岗工人一家三口自杀》说一家面粉厂破窗被偷了一袋麸子。
文章说:“由于偷窃者将麸子弄出时不小心挂破袋子,麸子撒了一地,厂里员工顺着撒落的麸子印迹,一路追踪,来到一居民区,一户居民家里,敲开门一看,一名青年男子一脸慌张,当面粉厂人员问起偷麸子一事时,男子更是吱吱呜呜,无言应对,这时有一瘦小的小男孩从厨房出来,人们惊讶地看见小男孩手里捧着用麸子做的饭团!原来,年轻的男子是一家国营毛织厂的工人,因厂子改制关停,已经下岗几个月了,妻子是国营食品公司的员工,早几年已经下岗了,在这个小县城,一时找不到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家里已经断顿几天了。实在没办法,男人才到面粉厂去,本想偷些面粉,不想却偷了一袋麸子,看着饥饿的孩子,一家人也顾不得这些了,就用麸子做成饭团,暂且充饥。看到可怜的一家人,面粉厂的员工眼泪都掉了下来,安慰了他们几句,说声你们稍等就转身离去。面粉厂员工急忙回到厂里,给厂长说明情况,请求厂里拿出一些面粉救济那可怜的一家人,厂长立即同意,让员工用三轮车带200斤面粉送去。等送面粉的人再到这家时,无论怎样叫门也不见有回声,大家感到不妙,急忙将门撞开,里面的景象让所有人惊呆了:一家三口上吊自杀了,可怜的孩子才有五六岁!”
天涯论坛>天涯杂谈>有一篇文这么说《由一下岗家庭全家三口跳楼自杀想到的:能否放开农村户口,让下岗工人去农村种地谋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hu 发表于 2017-11-25 19:20

jianghu 5#

2017-11-25 19:20

江湖险恶,处处谨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1-26 17:29

宿松龙湖 6#

2017-11-26 17:29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7-11-25 12:56
回复先生先生用“下岗”一词戏谑了那个时代,先生说直至退休并没有下岗,我看是可以庆贺的。否则,下岗的 ...

下岗是时代产物,大约也是杀出一条血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1-26 17:29

宿松龙湖 7#

2017-11-26 17:29


谢谢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版主
:
30667850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