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许岭脱贫攻坚·大手拉小手、成绩斐然 刘 喜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稻菽金黄,河蟹鲜美。在这“湖光山色两相和,水面无风镜面磨”的 美好季节,笔者陪同县作协一行应邀来到了宿邑东乡重镇——许岭镇,该镇地域面貌独特,丘陵起伏、三面环水,属于“山青水秀、河宴海清”的岛屿型“安居乐业、砥砺前行”的仙境地域。国土面积98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社区)人口5.8万人。 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引领带动下,追赶跨越、砥砺前行、拼搏奋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硬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丘陵岗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安居乐园,变成了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成为脱贫攻坚的领头羊,成为县域东乡的湖滨靓丽新镇——把素有“龙舟竞赛”“断丝弦锣鼓”文化艺术之称的美丽新镇描绘的更加绚丽多姿、更加闻名遐迩。 2017年10月20日下午,县文联、县作协一行人10多位作协成员在县文联副主席贺学友、县作协主席吴垠康、国家级作家司舜的带领下,驱车来到县域东乡重镇——许岭镇开展“脱贫攻坚、砥砺前行”的采风、采访专题活动。 “脱贫攻坚”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是党中央的又一项惠民新政、新策略、新举措。该镇依托地域优势、人文资源优势、人才引进优势、生态环保优势,充分发挥乡贤能人志士的引领作用,采取以“大手拉小手”、以“龙头企业”为“领头羊”、采取“大手拉小手”的“牵引机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带领“贫困户”摆脱贫困,带领大家共同走上致富大道,早日实现“中国梦! 该镇分管领导——杨副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杨书记首先对该镇的地域风貌、镇情特点、美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用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该镇“发展变化、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和宏伟构想。那四个字就是“实、动、干、带”的砥砺前行而得来的。 “实”就是实实在在地干,不搞花架子,不搞表面工程;“动”就是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统一行动、步调一致、齐抓共管;“干”就是全镇上下联动,镇、村(社区)组等全体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真抓实干,干出新天地、干出新作为;“带”就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带领乡亲们共同脱贫攻坚,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携手共进。 随后我们一行快速行动,驱车前往几个大型企业种养、生产基地参观、采风、体验、了解企业家们的实干精神,了解企业家们几经艰辛创造出了的辉煌业绩。 当我们一行来到何氏“中民”企业生产基地时,一排排的厂房高耸雄伟、排列有序、错落有致。几辆高档豪华轿车停放在宽大的彩砖广场上,同行的乡村干部们有人随便说了一句:这几部轿车的价值可不菲呀,身价在600万元以上。“六百万”把我们吓得一跳,伸了伸舌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时,有陪同的乡村干部们说,在我们许岭,有这种身价的轿车比比皆是,我们顿觉自己的渺小与认识观念的落后,让我们一行惊讶不已! 首先重点采访的是该镇亿万级富翁、年产值达两个多亿等龙头企业——康誉建材场、生产基地、生产车间;并参观了以中明、正宏为首的现代农业基地——猕猴桃种植基地、中明生态养殖场;红日猕猴桃土鸡养殖基地,参观了以宏建、宏鑫生猪养殖场,查看了以良勇、晓月为龙头湖羊养殖等大型企业;参观了该镇“美好乡村建设”“民居改造”住所。让采风者耳目一新! 近三年来,该镇完成危房改造200多户、1000余间、清理残垣败埂院墙400余个,对12个村(社区)的主干道进行全面的改造,达到了路线整齐、纵横交错、美观大方、交通便利之快捷;完成改厕1500余户,“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筹集资金建设文化广场12个。共建文化广场3000多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200多件(处),实现该镇文化健身广场全覆盖。 在脱贫攻坚的整体工作中,该镇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狠抓产业项目的到户率。通过小额信用贷款户贷企用、户贷户用,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分红等形式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155.8万元,让567户贫困户直接受益。 通过发挥境内的晨辉、康誉2个大型“扶贫车间”员工的就业作用,解决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中明、正宏、黄雀畈等3家大型现代农业园牵动宏建、粮源、宏鑫、绿韵等4家年饲养量达10000(万头)的养猪场、3个年饲养量达1000“千头”的“养羊场”;近百家中小型种养大户及合作社,积极培育黑猪养殖、湖羊养殖、林下养鸡、培育“猕猴桃、打瓜子、油茶、瓜蒌”等种植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增值,靠勤劳致富,为该镇“脱贫攻坚”带来了质的飞跃,为打赢“脱贫攻坚”增添了底气。 扶贫先扶志,这是该镇“扶贫攻坚”的主战役。变“输血”为“造血”,变“等、靠、要”为“树信心、有理想、靠勤劳”等人生理念,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该镇甘霖村蔡正菊2014年因病致贫,今年通过就业培训,发展稻田、池塘养殖龙虾100余亩等措施,增收可达10万余元;石庙村刘火春因残致贫,通过小额信贷支持,发展特色养殖山羊50只,预计年底可增收获利8万元;碎石村叶麦枝因其丈夫早年去世,因为孩子上学致贫,通过流转耕地900多亩,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取得了良好的增收效益。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义工奉献见真情。该镇成立了由许岭镇“新乡贤”“宿松好人”张掌权任扶贫义工队队长的扶贫救助机制,11名兼职义工通过捐赠、助学、慰问、释疑解惑等形式为因灾返贫家庭、子女就学贫困家庭、孤残贫困家庭和自身动力发展不足的家庭展开了10多项扶贫助残活动;大官村彭水春与妻子宋三礼分别因病导致夫妻双方四级残疾,大女儿彭彩凤、小儿女彭小凤亦因贫而辍学。镇党委、镇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方谋划,连同许岭义工队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募捐活动,募集善款1.6万元,有效地解决了该户的燃眉之急,让孩子及时返校就读; 白云村贫困户车张连、杨贤芬两家,因家中有慢性病患者需要照顾不能外出务工,在附近搞发展又苦于缺乏资金与场地,发展创业受阻。于是扶贫义工杨贤刚了解情况后主动作为,建议他们团结合作合伙兴办养牛场,达成一致协议后,义工杨贤刚又多方联系,陪同他们到本村养牛场进行学习考察,帮助他们联系场地,申请办理小额信用贷款,引进牛犊资源。联系畜牧业兽医站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传递养牛技术。于是养牛场很快得到投资运营,目前已存栏成品牛48头,预计年底收入可达20多万元。真谓:义工真情送温暖,助力脱贫早实现。 通过采风、采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该镇的全体党政干部将继续带领全镇上下凝心聚力,再添措施、再添干劲、再提升、再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将许岭打造成为美丽富饶、生态文明、和谐稳定、繁荣富强、宜居宜业、鱼跃蟹鲜的重镇——鱼米之乡!(作者刘喜 写于2017年10月22日)联系方式13866017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