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172、静静的图书馆(2)

[复制链接]

2017-12-18 14:57 11607 3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2-13 16:58 |阅读模式

宿松龙湖 1#

2017-12-13 16:58

172、静静的图书馆(2)
石普水
七月最后一天的下午,我来到图书馆时,阅览室的门还没有开。终于得了一个第一名。问门卫大哥,终于弄清楚了,图书馆上午8点钟,下午两点半上班。
第一天上午到图书馆,又弄了个迟到。20把椅子上全部客满。虽然没有老师叫“站到”,虽然没有全班同学齐刷刷眼光看着我,多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图书馆里静悄悄,我的到来没有任何人看一眼。回去又心有不甘。我目光四处寻找,发现管理员旁边有一把椅子。我厚着脸皮挤出笑脸问管理员,“我把您这把椅子拿去坐可以吗?”美女大度地说,拿去吧。
如同得了圣旨,端着椅子在别人桌子旁边坐下来。虽然只是一个旁听生,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我把在家在装着茶叶的杯子里倒了满满的一杯水,在书架上拿一本期刊看。图书馆内凉风习习,与热乎乎的外面是界限极其分明的两个世界。
到图书馆是其实炎热的天气逼去的。
这是一个罕见的酷热季节,被冠以一个术语叫“持续高温”。早晨6点钟以前太阳就上班,初升的阳光照在人脸上火辣辣的。黎河公园散步的老人们也早早回家。中午的太阳犹如一条火龙,利剑般的射在人身上,汗不由自主的往外流淌,浑身热烘烘地不自在。夜里洗澡时汗水还是层出不穷。晚上电扇一刻也不能停歇——以至前一段时间我的左胳膊酸痛,县中医院年轻女医生说是晚上空调电扇吹的——叫我热敷、拔火罐、拉吊环,渐渐好了。
佩服年轻女医生经验丰富。
早晨5点多钟就醒了。珍惜这一天里难得的清凉。本来不喜欢在碟子一般大小的黎河公园散步。喜欢到东北新城看日新月异的建筑,喜欢到钱家山绿道享受县城里难得的宁静,喜欢到山水公园领略那种大起大落的气势。在那个小圈子里打转转时往往触景生情,想起小时候打萝柜的情景。那头蒙着眼睛的老黄牛拉磨时心有不甘的哞哞叫声,那种无可奈何的神情,让我同情却又无可奈何。然而,半个月前在去山水公园路上,因为想躲开洒水车,眼睛看着车,脚不小心跌在公路旁边人家的绿化带边围墙上,左脚跌脱皮出血,右脚大拇指甲撞紫了。
安全第一。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故让我不得不在黎河公园里老黄牛似的转圈圈。
6分钟转一圈,每天早晨转8圈,然后到宿松商城居民区拉吊环。一个小时后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上班去了,百无聊赖的我,甚至有点想“家”。
索然无味中妻提醒我去图书馆。
我不太喜欢看期刊上的小说。期刊上小说跟电视剧里人物、故事情节,虽然不是雷同,但是似曾相识,多多少少有一点腻味。我喜欢看文学期刊上面的散文。《人民文学》2016年7期上有一篇写鲁迅的,题目叫《故园的女人与花朵》。内容写鲁迅在北京时期的生活片段。我们这一代人对鲁迅太熟悉了。中学课本主要都是毛主席和鲁迅的文章。鲁迅的母亲鲁瑞,那个“不是寡妇胜似寡妇”的原配夫人朱安以及许广平,我们都很熟悉。
《人民文学》有一篇贺捷生的散文《灰眼睛,黑眼睛》,写长征时期一个瑞士传教士薄复礼被红军第二军团扣押18个月的事。虽然不是小说故事,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十月》有一组散文《李庄小辑》。
阿来的文章《士与绅的最后遭》。阿来,男,藏族,当代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曾获茅盾文学奖。李庄位于长江起点、金沙江与岷江交汇地——宜宾市下游约 19公里处,春秋时期,为古僰人聚居地,这座千年古镇,依长江而建,有“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李庄有“九宫十八庙”,虽已沧桑百年,但这些明清建筑大多至今保存完好。其中,旋螺殿因其结构精巧、独具匠心,被著名的古建筑大师梁思成称为傲世之作,同时,它与魁星阁、白鹤窗、九龙石碑共称“李庄四绝”。李庄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四大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李庄以敢于担当的气度,发出“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达六年之久,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劳干等云集李庄,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据统计,从李庄的禹王宫(当年同济大学校本部)就走出十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代》2016年第4期有一个陈忠实专辑。白烨:《不懈的“寻找” 不朽的丰碑》,刘醒龙:《去海南栽一棵树》,洪柯《山河形甠白鹿原》,白描《原上原下》。
陈忠实,中国小说界名字甚至比莫言还要响,影响还要大。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篇划时代的作品,作者说是他“死后垫棺作枕”的代表作。陈忠实,文如其名,一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作家,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62年中学毕业后,由乡村民办教师做到乡干部、区干部,到1982年转为专业作家,在社会的最底层差不多生活了二十年。这篇小说,作者1987年开始酝酿构思,1988年完成初稿,一直到1992年才横空出世,分两期发表在《十月》杂志上。接着,人民文学出版社单行本出版。陈忠实与《当代》杂志的渊源不可言尽,他最重要的作品几乎都发表在《当代》上,友情延续了几代人。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初夏》,写于1981年元月,发表于1984年的《当代》。第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发表于1992年第六期和1993年第一期的《当代》。第一部中篇小说《初夏》,写于1981年元月,发表于1984年的《当代》。
(2016.8.17)(草稿)2017/12/13

全部回复2

何仁 发表于 2017-12-13 20:57

何仁 2#

2017-12-13 20:57

用心做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2-18 14:57

宿松龙湖 3#

2017-12-18 14:57


需要说明,我半桶水,几天前,文章左边上角有一个好像是阅读方式什么的,我不小心点击了那玩意,所以现在我发表每一篇文章都是这种方式,后面很多广告,没有评论,有没有修改的。所以不但不能回复,甚至看不到评论。我这是在别人电脑上回复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版主
:
30667850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