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寒尽不知年——回家(196) 石普水 我是今天早晨来到轭头湾上的。
偌大的轭头湾上没有一个人。一望无际的稻田,空旷的龙湖水面,除了两个匆匆忙忙买鱼的摩托车,只有一头牛,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鸟,再就是一个无事的我。路两边都是稻田。稻田里是长长的枯萎的稻草杆,还有去年收割时留下的深深的歪歪扭扭的拖拉机车轮印。 龙湖岸边长了一地青草,湖里也是嫩嫩的绿绿的青草,这里一块那里一块。没有看见一条船。水不多,远处横着一条大坝,眼前竖着一条大坝,一直通向龙湖底。或者有人插田,有人养鱼。龙湖支离破碎,条块分割,各取所需。 不看吧。随他们怎么弄。那么好的白杨树林不是一下子全部毁掉了吗?站在龙湖岸边,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一个人静静地什么都不想,只是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多好的空气啊!不要说比到处是雾霾的大城市要新鲜几万倍,就是比小小的宿松县城黎河公园空气也要新鲜几千倍。所以,每一次来这里总觉得神清气爽,精神焕发,乃至飘飘欲仙。 真的想天天来到这里,来到这空气新鲜的轭头湾! 曾几何时,我几乎天天早晨和傍晚都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的。当时这里有三百亩整整齐齐的白杨树,烈日炎炎的夏天,白杨树下总是凉风习习。让我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多少时间没有来这里了?记不起确切的时间,再怎么冥思苦想都记不清确切的时间。真的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猛然想起了一件大事——三月二十八日,我博客生日居然不知不觉的让她过去了。过去每一年的这一天,我都要写一点文字的。今年就白白让他过去了。对不起啊,博客!原谅主人我老糊涂了。
现在我也天天上网,只是没有写什么东西。一眨眼写博客整整八年了。曾经是那么兴致勃勃地奔走于各个博客上。“安庆教育博客”是我的初恋,我在这里获得征文一等奖,两次代表宿松县参加安庆市博客论坛,并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我在“网易博客”好几个博客群上作管理员,每天满腔热情地为群组成员的文章评定“等级”,风风火火,乐此不倦。我在人民网“强国博客”上与博友互动,参加博客征文活动,可惜,后来它改版了。我获得“中国教育人博客” “博客之星” ,获得博客征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博客现在还在,并且2012年还有QQ空间,宿松论坛,定远论坛,不过没有当初那一股劲。八年,弹指一挥间。博客让我乐而忘返,让我度过一段美好而充实的精神生活。 博客是我人生精神支柱。 零零碎碎地,我写了一千多篇博客。文章好不好,功过自有别人评说。旁观者清。我不是创作,只是写生活,写情感,谈教育,谈人生。不写了,歇会儿。江郎才尽吧——其实我一直就谈不上什么才,仅仅只是打发时间,充实精神生活而已。 退休后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二十四个小时无所事事。每天早晨6点钟以后起床,晚上11点钟前睡觉。早晨起床洗锅灶,烧火煮粥,然后出去散步。散步回家吃苦荞麦糊,吃粥,然后洗衣。中午、下午看书上网。下午5点钟左右出去散步。晚上一边看新闻联播,一边给妻用药酒推手。我上网,妻看黄梅戏。妻睡着了,我又来看“海峡两岸”、“今日关注”,然后又看“卫生健康”频道节目。冷天喜欢坐在床上看书,看了一会睡着了。中午醒来后出去转转,看看女人们打牌。生活紧凑而有规律。
几个月来主要看两本书。一本《金瓶梅》,一本《史记》。盗版的《金瓶梅》,字很小,有时候就几页翻过去,不看。总算知道《金瓶梅》是三个女人名字的组合——潘金莲、李瓶儿、梅姐。说《金瓶梅》是一本淫秽小说一点不为过。里面有很多西门庆跟女人们性生活的露骨描写,恐怕再没有第二部这样的小说。同时它又是一本社会小说,反映了明朝当时的社会现实。早婚早育是普遍现象,西门庆28岁嫁女儿——他14岁结婚,女儿14岁出嫁。买卖人口像买卖牲口一样,很多专门从事这种职业的女人像王婆、薛婆都是经纪人——“梅姐”就是买来服侍潘金莲后来又卖出去的。官吏贪赃枉法,社会贿赂成风。西门庆最大特长,第一会玩女人,床上功夫天下第一,第二是擅长行贿。小说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语言自然流畅。《金瓶梅》是一本真正的小说,好不好,见仁见智,我不好做结论。“男不看《三国》,女不看《西厢》 ” ,严格地说所有人都不看《金瓶梅》,但是退休老人看看应该没什么负面影响。 正在一篇一篇地看《史记》。这是1998年校长培训时在安庆买的。断断续续地看了一部分,现在有的是时间,无论如何应该看完。然后还有“四书五经”什么的,都统统看完。慢慢来。我有的是时间。
寒尽不知年。难得糊涂。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挺好。 (2016.4.1.)2017/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