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248、福气,福气,有福人就会受气!——回家(34)

[复制链接]

2017-12-27 16:22 9169 1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2-27 16:22 |阅读模式

宿松龙湖 1#

2017-12-27 16:22

248、福气,福气,有福人就会受气!——回家(34)
石普水
昨天早上散步,在芦嘴碰见一个老兄,主动向我打招呼,说他帮人煮饭。帮他本屋的一对老夫妻一日三餐煮饭,每月工资900元钱。
这位老兄70多岁,弓着近90度的腰。那煮饭的老夫妻的儿子我认识,一个是我同学,一个是我学生。同学年龄比我大,可能有60岁。原来包湖养渔,现在包田,是农业资本家。散步常见他家屋后割谷、打田的拖拉机。我的学生倒是不常见。可能出门打工去了。
多子多福,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话;儿多母苦,也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话。
多子多福是“精神胜利法”,虚的;儿多母苦,实的。
《常回家看看》,宿松电视台点歌最多。为什么?歌词实在。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
请人给父母煮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还是孝顺儿媳。但是,有儿媳在家呀,干嘛请人帮父母煮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岂不更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今天的中国,代沟越来越深,老而不死之谓贼。传统意义上的“四世同堂”已不多见。老年人与青年人处世观念、生活方式都不同。青年人出门找钱,在家享受。老年人则还是向土巴找吃的,成年累月辛勤劳作,不是没钱,而是习惯使然,他们坐不住。
“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这是中国目前农村的现实写照;“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这是中国农村的发展前景。孔雀东南飞,以前开后门搞城镇户口,现在又开后门搞农村户口。农民有养老补助,农村土地多住房宽敞,空气新鲜,民风淳厚。
眼下,正是收割油菜,打油菜的时候。老年人们为那百十来斤油菜籽起早摸黑,忙得昏天黑地。媳妇却在家刺绣花儿。她们在外面每天轻松能挣得几百块钱,为百来块钱如此辛苦,不值!老年人则认为媳妇懒,不体贴人。
老年人觉得青年人懒,青年人觉得老年人傻。话说不到一块。
当代中国社会,两代人,如同长江入海口一样,江水、海水绞在一起激起巨大漩锅,有点不相容。那何止是代“沟”,简直是代“河”,格格不入。
婆媳话说不到一块,奶奶和孙儿孙女话也说不到一块。
孙儿孙女们要吃鱼吃肉,而且肉要炒,不要煨,煮的方式不一样;孙儿孙女们要吃精肉,爷爷奶奶自然只能吃肥肉。更重要的是,孙儿孙女们要吃鱼吃肉,儿子媳妇却不给钱。“你们一年做到头吃鱼吃肉的钱也没有?”说话竟然理直气壮。
或者,大儿媳给小儿媳都不给。于是乎,最后谁都不给。各执一词,都有理。终不成向儿媳去讨吧?老年人忙得昏天黑地,每天四次接送孙儿孙女却是义不容辞。法定义务,压倒一切的大事!
多子多福的家庭政策往往难以贯彻执行。
爷爷规定,一碗饭一个鱼。大孙子聪明,第一碗饭故意盛得少少的,很快第二碗饭又挟上第二个鱼。他胜利地炫耀。“不公!”其他小孙儿孙女造反。于是,一起抢鱼!没抢到的哭闹,到头来政策只得废止。
到了扯花生的时候,奶奶挑花生禾回家叫孙儿孙女们摘。有人慢吞吞地摘了一点,有人则干脆不动,而且理直气壮:“我要做作业!”
结果大家都不摘。
奶奶宣布一项新文件:谁摘的花生归谁家!
这一来,六、七个人都不做作业,抢着摘花生,各人摘的花生往各家搬。
“责任制”政策调动了全体孩子的积极性。
人之初,性本善。私心自古而然,谁说天下为公?
多子自然多福。“福气,福气,有福人就会受气!”
(2012.5.21)(1286)a(2017/12/27)

全部回复0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版主
:
30667850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