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一位老兄去世了——回家(40) 石普水 6月26日一天有三事可记。白天下大雨,晚上下暴雨,中午一位老兄去世了。 老兄是在佐坝乡医院去世的,享年六十有七。以前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中国人的平均年龄是77.7岁,其中男性74.2岁,女性79.3岁。古人说“山中尚有千年树,世上难寻百岁人”。今天中午吃饭时听虞正宜老人说,龙门村赤岭头有一位百岁老人,在佐坝可能是第一个。 去世的老兄叫尹的洋,是佐坝村赵屋组人,为人热情爽朗。据说,因为喘气到佐坝乡医院住院。头天吊针,早晨吃了一碗粥,但吊针大约一节课的时间便不声不响地与世长辞。怎么死的?什么病死的?没有人知道。他无声无息地死去。自己没有遭受痛苦的折磨,也没有折磨家人,“与人与己,也还都不错”。乡医院赔偿了36000元,据说高徐记老人去世花费近4万元,从某种意义上说老人为儿孙做了贡献。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话绝对真理。百姓,尤其是偏僻地区的百姓,永远生活在最底层。如今的百姓已今非昔比,不再为“身上衣裳口中食”而奔波。免除了农业税,种田享受政府补贴,60岁农民每年有720元养老金,生病有医疗保险。凭良心讲,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着想的。 但是,“小病拖,大病挨,病危才往医院抬”这是实情,中国的国情。中国人民是朴实的,节俭的,善良的,又是愚昧落后的。他们不懂“上医治未病”的道理,缺乏卫生常识,缺乏保健意识,不懂得珍惜生命,不会享受人生。 “新农合”农民医疗保险政策,我们说一百个好。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一道关口,村卫生室里医生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是“大大的坏!”以前进他们家诊所还笑眯眯的,现在进村卫生室,爱答不理,喊这个,等那个,懒洋洋像欠他钱似的。更令人不解的是,药价格比过去增加了几倍。没二话,“涨价了!”宰你没商量。医疗卡以前在他们手中,报不报,报多少,他们说了算,他们是皇上,最高权威。甚至于说“医疗卡上的钱过期了!”“看某人面子才报销!”老百姓的钱真“过期了”么?这钱最终落在何处? 老百姓不傻。有人拿合肥的处方买药,村卫生室比乡医院贵120%!所以现在很多人舍近求远,宁可搭车去乡医院,也不愿到村卫生室。惹不起还躲不起? “小病拖,大病挨,病危才往医院抬!”我们屋里两位嫂子,才60岁便去世了。 一位嫂子发病了,“心慌心痛”。找赤脚医生,赤脚医生说要去县医院检查。县医院检查是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治疗,不见效,说要转院。嫂子坚决不同意,要回家。我去她家时已奄奄一息,不能说话。第二天,死了!一个热情善良忠厚老实的嫂子,跟谁都搭腔说话,见面笑眯眯地叫我“普水伢伢”的嫂子,轻悄悄地走了,她的音容笑貌还在。 她患心脑血管疾病,平时没注意或没有引起重视。现在想来,转院不一定无可救药,关键是嫂子舍不得钱。 另一位嫂子念过书,文革前的小学毕业生,起码半个知识分子。她热情善良,见面也笑眯眯的叫我“普水伢伢”。她更可悲。乳上长了一个疱,告诉屋里女人,都没见过。她去县医院检查,没有结果;到黄梅县医院检查,也没结论。 “没结论者”——拿不准是否癌症也。 赤脚医生不敢诊。王岭一位流医,黄梅县人,我们农民把他叫张医生。据说能治疑难杂症,把嫂子的奶割开,割下“多余肉”,说“没事”!嫂子欢天喜地。说“好了,至少省了儿媳一万块钱!”后来,病情恶化,痛苦不堪,痛彻心扉,不可救药,她终于死了!乳腺癌。她们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可敬,可爱,可悲,可叹!“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问题。 呜呼哀哉,善良的嫂子们,是死于贫困?还是死于无知? 愿嫂子们在天堂快乐! 愿农村悲剧不再重演!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 (2012.6.28)(1439)(待续)2017/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