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汇荣,男,1962年8月15日生,系许岭镇社区东路居民,居住在许岭镇宏富村叶屋组,全家4口人。 该同志现年55岁,是许岭镇中心小学代课教师,月收入1150元,是一位肢体残疾﹙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其母许冬香,现年82岁,系许岭镇宏富村农民,因患骨质疏松症而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无经济收入。其妻周小兰,现年49岁,许岭镇宏富村农民,智力残疾﹙患有间歇性精神障碍﹚患者。从事农业生产,兼打点零工,年收入5000元左右。其子叶海韬,现年24岁,许岭镇宏富村农民,现在重庆地区务工,月收入1500元左右。 该家庭为低保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收入不足1000元,系特困户。 1980年6月,该同志高中毕业,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高考。回乡后,原许岭乡(当时称公社)党委安排他在原许岭辅导小学下辖的乌汊小学担任民办教师。当时的工资很低,只能勉强度日。但他想到家乡的教育、想到家里老小,想到自己的身体,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自1980年至1993年,该同志一直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和学校资料管理工作,每学期的教学成绩均居全辅导区上游。当时村级小学的教师都是家住农村,且大部分是民办教师,家中都承包了田地,农事繁杂家务事多,护校工作由各位老师轮流负责。乌汊小学也不例外,叶汇荣同志看到其他老师忙完家中农活又要到学校值班,就主动承担起护校工作。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节假日,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叶老师每天晚上都要拄着双拐,艰难步行到学校值班。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同事们见他辛苦异常,劝他回家休息时,他总是笑着说:“没事,我回家也没其它事干,能为你们分担点,我也感到很快乐!” 1993年许岭镇中心小学成立,新的许岭辅导小学成立,叶汇荣同志担任常识科教学和本校的资料管理工作。资料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他每天清晨到校,加班到深夜才拄着双拐慢慢挪回家。直到2011年,该同志看到幼儿园教师编制紧缺,便主动要求到幼儿园工作。 就这样,他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辛勤工作,他的双拐磨坏了一双又一双,身体也日渐衰弱,但他全然没放在心上,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5月16日,该同志因身体严重不适,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后在九江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1医院确诊为: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左肺上叶腺癌及两肺门多发性淋巴结转移;2、Ⅱ期糖尿病。 看到病历,他曾一度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因为老天待他实在不公!从小到大,他都没过上一天舒坦日子!但转念想到年过八旬的老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尚未成家的孩子,想到这个家还需要他用双拐来继续支撑,他默默地擦干眼角的泪水,重新振作精神,与病魔顽强地抗争,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病灶也缩小到原来的¼。医生说他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在治病抗癌方面,叶老师颇有心得。他认为首先要放宽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谈癌色变,因为好的心态对癌症放化疗的愈后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要注意饮食方面不要太重口味,要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水果蔬菜,肉类尽量以水产品为主。再次要做到戒烟限酒,为此他这位有着二十几年烟龄的铁杆烟民说戒就戒掉了抽烟的恶习。最后一点是要注意休息和加强锻炼,特别要杜绝熬夜,尽量做到早睡早起。而他因身体原因,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于是每天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早晨起床时做几次深呼吸;起床后,自己煎中药,自己做早餐;傍晚,近距离多次来回走动。用他的话说,保持时时开心快乐加上合理运动、饮食、作息是治癌抗癌的第一要素。 今年上半年,教育“推均”政策的阳光照耀到乡村学校。各功能室的建设如火如荼。学校图书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每天需进行图书登记、核查、借阅、组织学生写读书笔记等,手续烦琐、任务艰巨。而其他老师们都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抽不出身来。叶老师正从九江化疗回来,得知此消息后,毅然决然地来到学校,主动要求配合学校做图书管理员的助手。学校领导怕他身体吃不消,不让他干。他笑着说:“别担心!这又不是什么粗活重活,都是手边的事。我做点这些事,脑子还不易生锈呢”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做起了图书管理员助手,每天早晨他便拄着双拐早早来到学校,将图书室的大门打开,轻轻将图书上的灰尘拂去。放学后,他又最后一个拄着双拐离校。另外,他还将学校的信息管理工作一股脑包揽下来。中心小学一有什么消息,他会第一时间在本校信息群内发布。像幼儿园信息录入、新生信息录入、学生体育健康测试信息录入等,都是他认真细致一手完成的。 自去年5月至今年12月,他一共进行了40次放射治疗和21个周期的药物化疗,这些都是常人无法承受的苦痛,他都咬紧牙关顽强地坚持了下来。虽然身体瘦削了一些,但他精神反而更加矍烁了,说话的声音也更加高昂有底气了。也许是心态好得无与伦比的原因,与亲人朋友同事见面后,他总是笑容满面的,完全看不出他的病态。有人曾问他得病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总是微微一笑,淡然地说:“以前听说某某人得癌了总感到非常可怕,现在我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我不仅不觉得害怕,反而平添了我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也让我更加珍爱余生,热爱生活。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我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伸!”是的,叶老师真的做到了,他正以行动诠释着一个癌症患者的大爱与风采! 为了治病,他前后共花费了396500余元。而这些,对于一个肢体残疾人,对于一个享受低保的特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除县医保局基金支付117000余元,贷款40000元,剩余的都是他向亲朋好友借来的。如今他家债台高筑,所借款项无力偿还,再加上后续治疗,他自己也很茫然不知所措。用他自己的话来讲那就是“有钱就把病来治,无钱就用命来拖”。但不管怎样,他都会继续坚持用他的乐观自信感染家人,用他的双拐撑起他那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希望社会各界公益人士关注一下。 帮扶捐款联系人: 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执行会长虞鹏九 15056665789 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财务部长杨俊群 13865133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