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看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上)——回家(103) 石普水 我与妻看电视不只是趣味不相投,严格地说说格格不入。妻喜欢看那些实在看不下去电视剧,看得有滋有味,然我看这种电视机简直是受折磨,看得头痛,看得得心脏病。前一段时间安徽台放《奶奶再爱我一次》。电视里那个国钦几句话就骗了黄家125万块钱。试想,那么多钱真的能三言两语就能被骗?黄家人真的这么幼稚?而且,他奶奶,一个摆摊卖花生的70多岁的老太太,居然说“我会想办法的!”上世纪80年代,一个靠卖花生的70多岁的老太太谁会相信她“会想办法的”?电视剧是编故事,但是必须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才能让人相信。否则,只会像宿松电视台的广告那样糊弄老太太。 晚上我看电视一般10点钟睡觉,最迟10点半一定睡。只有几次破例一直看到12点,那就是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看得兴致盎然,继而浮想联翩。 多少年了,英语身价倍增,蒸蒸日上,老祖宗留下的汉语则相形见拙,气息奄奄,朝不保夕,人命危浅。我好歹也算个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啊,见此情况每每摇头叹息,然而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 中央电视台创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活动,可算功德无量。她针对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下降这一“危机”,隆重推出的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活动,让人“感悟汉字的深厚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 美国媒体称“汉字听写大赛重新点燃中国人汉语热情” ,恰如其分。 汉语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中国人为世界贡献的第五大发明”。这是全国第一档原创形态的汉字听写竞赛电视节目,全国共32支代表队参赛。 参赛的学生都是好强的人!136号李阳阳说,“我是一个很好强的人,喜欢第一,喜欢把目标定得高一点,挑战比自己好的人。” 合肥50中是“安徽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因此,央视便主动“找上门”来挑人,3000多名学生参赛,考题涵盖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类型词汇的听写。经过层层筛选,加上央视的面试,最终确定沈沁源等5人。沈沁源,001号,文静秀气的小姑娘。天才出自勤奋, 1750页的《现代汉语词典》,前前后后翻了四五遍;整理的“错字集”也厚达两三厘米。她一路披荆斩棘,“凼肥”、“舂米”、“尥蹶子”、“奁资”、“尺蠖”、“桀纣”、“踆乌”…… 半决赛中,“绾发”两字却难住了沈沁源。“准备好了吗?”“我准备好了!谢谢!”她写字一笔一划,但是“有时会脑子短路,想不起来”。 首轮的“晋级队”选手151号14岁刘浥尘,主持人翼玉华把他一口一个“大师” ,赞不绝口。这位被网上被誉为“史上最年轻的男神”首轮的“晋级队”选手刘浥尘 ,笑眯眯地地写“豆豉”时 ,让全场女观众都喊 “男神”。把他称之为“史上最年轻的汉字听写奇才”!说没有他听写不出来的汉字。再古怪、再奇葩的听写题在他手里也玩转自如!现场的女观众全都星星眼犯花痴了!他的听写题,成人听写团同步听写准确率仅有1%,相当于1000名成人里只有1名成人能书写对!刘浥尘大师来自浙江代表队哦!能有如此功底,听说他从小就喜欢“刷题”!爱看道书、佛教的《心经》、《金刚经》、《道德经》等不是他这个年纪应该看的书,奇才就是与众不同! 066号晋级队的选手“周烨薇”,老师称她为“小天才”。9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认字,3岁的时候能认得三千多个汉字。在她准备上幼儿园时,老师建议她直接上小学,因为幼儿园所需认识的字她都能识,但最终还是因为年龄太小没能提前进入小学。更值得一提的是,湖南队比赛中,每当队友成功听写后她都会为自己的小伙伴鼓励,竖起大拇指以表加油,从小就有团队的意识,将来必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第二轮也同样诞生了一位“女神”级的人物。来自内蒙古队的“李响悦”,在4名队友早早出局的情况下,一个人镇定的带领内蒙古队独战到最后,只可惜最终因小小的疏忽而败给了实力超群的湖南队,但其出色的表现却征服了电视机前的观众,被网友们纷纷热传讨论封为“女战神”。据了解,李响悦从小就喜欢读红楼梦,喜欢研究红楼梦里的词句,研究水平甚至达到了研究生的基准。竞赛时,在个别听写词不认识的情况下她还能正确的听写,靠得就是平时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博学。对于后续的竞赛,众多粉丝对其充满信心,相信她一定能在本届《汉字听写》获得较高的殊荣。 (2013.10.27.)(2018/1/11)(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