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的归宿 ■王宇平 中国有句古话:“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 时下,许多人对这句经典古语持怀疑态度,因为有许多为善者没有得到好报;而从恶者反而逍遥自在、快乐似仙。 譬如:张三为人正直、助人为乐,一日见一老妪被一辆机动车挂到在地,而车主视而不见,逃得无影无踪。张三上前将老妪扶起,打车送往医院,垫付了药费。老妪儿女闻讯赶来,竟认为张三撞到了老人,不问青红皂白,对其破口大骂、乃至动起了拳头…… 犹如某男,仗着叔父在某机关掌权,依仗权势、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村民闻之色变,欲哭无泪…… 这些是“小恶”。有“大恶”者如文强之类,戴着乌纱帽,网罗地痞流氓、欺压百姓、吃喝嫖赌、欺行霸市,搞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 但恶者终究受到了惩罚,善者最终也得到了褒奖。正所谓“善恶有头终有报 只分来早与来迟。” 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报应”。 我是无神论者,不相信神的力量。但我相信人。我认为:一个品德高尚、心地纯正的人,社会一定会给他公正的回报;一个道德败坏、经常算计别人的人,最终的下场绝对不妙。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有句经典是对这个观点的浓缩: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这就是说,当上帝安排你做一个善人的时候,虽然幸福还没到来,但绝对不会有灾难降临;当上帝决定你做一个“恶人”的时候,,虽然灾难暂时还没降临你身上,但你永远也不会得到幸福。 有一位做老师的男人,长得五大三粗、膀阔腰圆,书也能教,但就是喜欢欺负别人。最不能容忍的是,他喜欢调戏妇女,一些留守妇女被他欺负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往往忍气吞声,抹抹泪水也不报警。这助长了这位男人的嚣张气焰。他的色胆竟越来越大,后来竟公开嫖娼。而出于“保护”的原因,“有关部门”就给他“处分”一下,“意思意思”,照让他上班。这位“色兄”以为,调戏调戏妇女、嫖嫖娼也许“不算犯法”,于是“色胆”渐长,竟把罪恶之手伸向了他的女学生。听说有位高年级学生给他糟蹋后至堕胎,学业未完成就匆匆辍学外出打工。迫于淫威,学生家长竟同意“私了”——赔点小钱就“和事”了。悲哀啊!更悲哀的是,这更助长了“恶人”的威风。不久,这位人面兽心的家伙又手执教鞭站在三尺讲台上,仍色迷迷地望着教室里端坐着的天真无邪的女学生。但“恶人”的本性是改变不了的,不久,他那颗罪恶之心又占据了上风,一天中午,趁着无人,他又找个理由让女学生来到他房间,将罪恶的双手伸进了那女生的身体……。被羞辱的女生哭着回家告诉了家人。这次,这位老兄再也没有这么侥幸,终于被愤怒的家长告上了法院,最终以猥亵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不久前,听说这位仁兄“走”了。 后来证实:他的确去世了。 他不在了,但他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反思。贤文说:人之初 性本善。又说:性相近 习相远。看来人的“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之所以“习相远”成为顽劣之类,是由于某些人放松了学习、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和修正。 看来,道德和法律教育,需从启蒙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