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茶籽的故事——回家(180) 我的博客一直都是写身边发生的事,一般情况下都坚持报喜不报忧的原则,我不搞“暴露文学”。有一件事,我一直犹豫着,犹豫着到底写不写。一件不应该发生的事,多少有点不可思议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但是这事我终于还是决定写下来,因为多少有一点传奇色彩。 九八抗洪救灾以后,政府组织退耕还林。我们这里一些原来的荒地纷纷栽上了松树或者果树。政府给树苗,并且还给以补助。这其中就有茶籽树。这些当年政府给补贴的茶籽树现在每年秋天桂花飘香的时候,都硕果累累。据说这些茶籽榨油营养价值极高,所以价格也极高。于是乎不少女人浑水摸鱼,每日里到结伴到荒山上“摘茶籽”。这些“摘茶籽”的都是 60岁左右的女人,每天上午或者下午出去,傍晚丈夫用电瓶车接回家。自然都是满载而归。家里大人小孩吃茶籽油,儿子媳妇带出门,还送给亲戚朋友、邻居,显示她们的“麻利”“大胆”。这在屋里是人人知道的事实。这些零零碎碎的茶籽树,各家各户一家一点,被偷就被偷吧,有什么办法? 常言道,贼是小人,智过君子。但是两个“摘茶籽”女人却有一点不可思议,她们自己到行窃的村子去问人找东西。您见过这样的事吗? 故事发生在十月五日。蒙蒙细雨从晚上到早晨下过不停。隔壁屋里发生了一件重大新闻——捉到了两个偷茶籽的贼! 两个胆大包天的贼! 并不是人捉了贼,而是她们自投罗网。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十月五日,两个“摘茶籽”女人清早开着电瓶车去摘茶籽。她们把电瓶车放在水库旁边的鸭棚边,然后大摇大摆去“摘茶籽”。等到她们每人摘了两袋茶籽回来,发现电瓶车不见了。电瓶车哪去了呢?她们到处寻找,一直找到罗岭,问屋里人。 “看见我的电瓶车吗?” 你电瓶车放在哪里? “水库旁边的鸭棚旁边。” 你做什么去了? “去摘茶籽了。” 哪里去“摘茶籽”了? “下石屋。” 真正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她们所谓的下石屋,原来就是罗岭的茶籽!这一段时间罗岭人正在议论茶籽被偷。现在,这个活生生的贼不打自招就在眼前。罗岭人让她去指认,原来她们所谓下石屋茶籽,恰恰就是罗岭的! 该死的电瓶车哪里去了呢? 无巧不成书。原来她们放车的地方是鸭棚。看鸭的男人起床发现电瓶车,问女人,这是谁的车?女人说不清楚。他们都以为一定是熟人放的,为了负责,所以把车赶到鸭棚屋里。后来他们都有事出去了。等到两个摘茶籽的女人回到鸭棚,没有看见电瓶车。谁把她们车骑去了呢?她们来到罗岭,才有上文的一幕。 阴差阳错,罗岭人得来全不费工夫。屋里人把她们送到派出所,摩拳擦掌,说最少要罚款一千元。 一个纷纷扬扬的捉贼故事,今天早晨结束。 罗岭人说,处罚结果仅仅罚款两百元,每人一百元。 罗岭组长说,村干部处理的。 早晨两个女人到茶籽地里放了一个小炮。 并且说:“以后一定不来罗岭偷茶籽!一偷茶籽死给人看。我儿子媳妇打电话骂我,丈夫要打我!对不起罗岭人!” 这是早晨散步罗岭人说的,我没有听到,但是听到放小炮了。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中国人都圆滑,中国的大小官员都老练。 但愿,今后少一点偷盗的贼。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国人起码都丰衣足食了。 (2015.10.8.)2018/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