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汉佛学四大翻译家, 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 佛教有佛教三藏,经藏律藏论藏。 何为经藏?用释迦牟尼言行著作为修炼路径的, 何为律藏?以戒律修性的, 何为论藏?以问答方式辩论法相的。 相对于现在书目, 经藏相对于《论语》,律藏相对于《手册》,论藏相对于《知识问答》。 我国东晋灭亡,天下大乱,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凉,时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的鸠摩罗耆婆,今人称鸠摩罗什的高僧,把天竺国的佛经传到江南。
当时由于门阀士族有特权,有私兵制,人分等级,形似半奴隶制半封建,围绕众生有没有佛性,分裂出很多佛学派系,不能统一。
印度人真谛,生于古印度阿盘提国,梁武帝萧衍信佛教,真谛来到南朝梁。也是法海的师傅,法海大家熟悉的。当时正是侯景之乱,打破半奴隶制半封建的南朝,真谛译经很不容易。他的经卷对后来的法相佛学的探索有一定的意义。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玄奘留洋印度17年,着手解决佛学中纷争的众生到底有没有佛性的问题,拜那烂陀寺高僧戒贤为师,他的贡献是利用佛学中辩证理论,引用到中国文化涉及的各个学科,对中国辩证科学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大乘佛教学,玄奘是法相宗创始人。 何谓法?攻读佛学的办法, 何为相,佛学的一种形式。 提出采用专门形式,和独特方法,进修佛学。完成学业。将法与相辩证统一,解决了之前佛学派系不统一。 用特有的方法特有的形式,方法和形式的统一,对社会上其他专业知识,也是有意义的。 他的辩证法,不信邪魔妖孽,首先冲击了鬼神,国家全部进入了封建社会,迎来了大唐的兴隆昌盛。 我们常常发现人家谈论玄奘的,只说西游记孙悟空之类。那不是佛学。那是休闲故事,不是也是,是也不是。
玄奘百年后佛学传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斯里兰卡不空和尚伴随印度尼西亚爪哇金刚智来华。他的经传是瑜伽密法。他们发现牛吃草产生了牛奶,牛奶加热又出现酥酪奶油,草怎么变成奶油呢,是有从形变到质变的过程,华人佛学成才极不容易,是不是可以直接帮助华人从酥酪油阶段进入思维呢?于是主张醍醐灌顶。醍醐,就是酥酪油奶油。这就是印度尼西亚的密宗传到中国,对瑜伽打坐功在中国有所发展。形成了华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小乘教派的密宗。 陀罗尼(汉语总持)金刚乘,除了辩证法,还夹杂着咒语,这是印度尼西亚那段历史大变革的产物,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匈奴的入侵。笈多王朝分裂,商业资本家的资助,为维护佛教,加密的。形成密宗佛教派系。 但这加密咒语传到中国,就神化了。至今还有《大日陀罗尼》,有许多小朋友,不知所云,以为佛学不必那么辛苦,不需要了解大日陀罗尼真谛,只要念动咒语,就可以成佛,那是错误的。
不过,僧众居士檀越们都守本心,为人为善,是安定团结的好榜样,应该得到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