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83、提倡推门听课 听课有三种功能。对学校而言,听课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必要措施,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对管理者而言,听课是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学校合理分工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听课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和生长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 听课有几种类型。检查型听课是了解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情况;观摩型听课是为了总结、推广、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评比型听课是为了对教师做定性评价的听课,包括评优课、考核课及评优秀学科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研究型听课是为探讨而进行的一种新的模式的听课;指导型听课则是对新教师课堂教学的传帮带的现场指导而进行的听课。 我赞同推门听课。 推门听课是听的是一种“全裸”的透明课,是真正研究教学。听课是为了提高课堂45分钟的含金量。推门听课不是看“表演”而是真听课。听课者不先告诉你哪节课来听课,你该怎么上课就怎么上,“淡淡妆,天然样”,向人展示真实的自我。听课者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全新感受,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不带半根虚伪的草去。评课也不必歌功颂德流于形式表面敷衍,三言两语,坦诚相见,这课该怎么上,哪些方面还需改进。相互之间真刀真枪的“较量”,善意的批评与真诚的建议。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才能收到实效。 推门听课有利于形成求真务实的作风。教师的水平全在课堂45分钟。我们学校一位很优秀的老师,刚分配来时多次站在窗外听优质课获奖者的课。为什么站在窗外听而不进教室?那时听课由学校统一安排,授课老师一般事先都作充分准备,与平时上课不尽相同。他觉得这样“变了味”,不如站在窗外听原汁原味的课更有实效。——推门听课听的是真课,学校安排的课是“化了妆”的课。 推门听课能避免“优课劣质”的尴尬。上课不是做秀,不是花拳绣腿,“发展才是硬道理”。再好的课归根究底是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标志。课堂硬功夫最终要通过学生才能表现出来。曾经不止一次出现过这种现象:优质课获奖老师中考成绩却不如未获奖的老师;优质课获奖老师课堂表演精彩,赢得掌声一片,到后来中考成绩平平,以至于老百姓一片唏嘘。这种反阴倒阳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优质课获奖者课堂教学不是真好,而是事前进行了无数“彩排”。 推门听课有利于密切校园人际交往。学校教研是集体活动。推门听课,往往是教师意气相投者相互切磋,平行班或师兄弟之间的探讨,或新老教师师徒相授。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样听课不仅是教学心得交流的平台,更是情感沟通的渠道。有比较才有鉴别,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推门听课还是学生减负的重要途径。我们都赞成为学生减负,怎么才能为学生减负呢?空喊没有用。“船上减,舵上加”,要学生减负教师必须拿出真功夫,提高课堂含金量,向45分钟要质量。要提高课堂45分钟的含金量,就要把课堂变成靶场,相互切磋,同课异构,带着问题上课堂,不附带任何条件,不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该怎么教,该怎么上,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2011.3.12)2018/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