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94、当初中学校只有120名新生的时候 时常听到有老师说,班级的学生越少越好! 学生多,班级难管理。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学生尤其令人头痛。而且,学生越少升学率越高。所以成绩差的学生不上学,老师往往不大去动员。 昨天听校长说,“2018年我们学校初一新生将只有120人,洪岭初中只有103人生!”就是说,九年以后,我们学校只有360名学生!而洪岭初中只有309名学生!两所学校一共只有669名学生!那时偌大的校园将会冷冷清清。 听到这话我大吃一惊。 俗话说,冷静的寺庙,热闹的学校。上世纪末“普九”验收时,我们学校有近900名学生。实事求是地说,还有近200名流失学生。每年开学初一年级分班时每个班级7、80个学生,课桌摆得满满的,大肚子人都挤不过去。下课,做操,校园内到处是人,热气腾腾,人气旺盛啊。到处都听到有学生喊老师好,你“老师好!”一句问候,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学生越来越少。 “计划生育”政策见成效了。有生育能力的“70后”、“80后”、“90后”一代人比一代人少,中国的人口正头重脚轻,老人越来越多,小孩越来越少。个别小孩随父母进城上学。 曾几何时,台湾高等学校大学录取分数线一百多分,我们曾作为笑话。他们没有学生,物以稀为贵啊。几年前,中专学校到初中招生,不看分数,用回扣的方式找学校班主任花钱买学生。我们沾沾自喜——初中老师虽然钱少一点,但不缺生源,皇帝女儿不愁嫁。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今天,初中也缺学生了! 学生真的越少越好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再没有资本选择学生了,优等生固然可喜,劣等生同样不能放弃,捣蛋生也不能歧视。只有这么多,没有挑选的余地,学生个个都是宝贝了。我们乡有的学校毕业班只有30多个学生,岌岌可危 ,再赶,老师不就成光杆司令了? 痛定思痛,初中学校也要战略转移。由主要精力培养重高学生转变为留住每一个学生。这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一个新的命题,没有商量余地。我们必须开始新的思考。 我们的观念要更新。眼睛不能只盯着优等生。实现计划生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希望,都是爷爷奶奶们心肝宝贝,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嫌弃差生。 我们对学生要进行人性化教育。今天的学生都有个性,不再是温顺听话的孩子。我们要从爱心出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弟妹、儿女。用心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多鼓励,多赞美,从正面教育入手,和风细雨,春风化雨,不一口吃个胖子。允许学生犯错误,努力帮助他们改过自新。 我们的教育手段要多样,。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希望。没有希望的学生就破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他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国家需要的接班人。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才是有类别和层次的。实行分层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的进步。同自己的过去比,同过去的特定对象比,充满信心,充满希望,每一天都过得充实。 勤做家访,家校沟通。我们这一代人做班主任的时候,学生没有上学,会随时到学生请学生到校。那时没有普及电话、手机,靠两条腿或自行车。我们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有时学生不上学,我们甚至村干部动员学生上学。尽管学生调皮捣蛋,成绩一塌糊涂,但那是我们的学生。 现在,教育评估,抓升学率,成绩差的学生不上学,老师都不去做动员,尤其是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学生不上学,老师往往弹冠相庆,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学生越少越好”。我做副校长兼教导主任时抓“普九巩固率”,发现问题,在家情况老师 学校只有120名学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重视每一个学生! 2011.7.1.(1119)2018/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