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100、携手(4) 马不停蹄。 与望江麦元中学开展同课异构后的第二天,11月16日教导主任张曙灿又联系到太湖县花园中学开展教研活动。 派出去,请进来。携手共进,相得益彰。 佐坝初中地处皖西南边陲,西与湖北黄梅相邻,南与江西隔水相望。长期以来师资缺乏,土法上马打造名师工程是佐坝初中长期的发展战略。 佐坝穷,校长室、会客室都很寒酸,但是佐坝人在教研上舍得投资。努力寻找机会培养教师,提高教师。学校先后申请了两个县级科研课题,一个市级科研课题。今年一个教师参加“国培”。 我们在佐坝乡三所中学定期横向交流,我们到全县兄弟学校寻师访友。我们走出宿松,到安庆四中取经,到怀宁听课,开阔眼界,开启思路。 太湖花园中学地处太湖县花园乡翟坦村。 身材魁梧、胖大威风的汪敏校长在会议室接待我们。汪校长三言两语介绍太湖:“佛教发祥地,文明之邦,状元之乡。”花园中学是花园第二初级中学和花园一中合而为一的。学校22个班级,1143名学生,102名教职员工。 “二中并一中”,让人想起蛇吞象。花园第二初级中学不简单,这个校长不简单! 我们听语文和物理两节课。 教语文的是路施宝老师。胖胖的路老师个头不高,浓缩的都是精华。他是班主任、语文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教研组长、政教主任,还是电脑专家,业余搞电脑营销修理,是一个全能的人才。 听课在实验楼举行。多媒体教室里没有黑板,没有板书的语文课不能不有点遗憾。 由多媒体画面赵州桥导入文本。熟悉的画面,教师提问,学生齐答,训练有素。 多媒体出现生字、拼音、词语,“回去抄写5遍!”语文老师教学扎实。 “整体感知:发现美”。默读,细读,教师提示,学生齐读,环节紧凑。“局部深入:欣赏美”是课堂活动的重点戏。老师走下讲台在学生中巡视,手插在口袋内,充满自信。 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画面中缺乏“小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桥之美,让学生补充“小桥”,“小桥流水人家”才是完整的美,这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是画龙点睛之笔。 教师设计若干思考题像一条路标,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 老师的提问,《中国石拱桥》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学生无言以对。老师急了,“我们同学不灵活”有点责备学生的意思。(我心里话,能责备学生么?是同学不灵活还是老师的提问太呆板?或应变能力差点?) 欣赏桥之语言美是老师快读。(其实应该由学生找出来齐读或分组读。那样学生积极性便高涨,且通过读加深印象。什么都老师做,这样语文课老师会累死的。)课后练习还是老师布置,有点声嘶力竭。 一个小疏忽是听课老师没有课本。 一点小遗憾是多媒体画面过多,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教材。 评课时,路主任书面介绍公开课教学设想,教学反思。他是一个敬业的老师。这是一个混合编班的班级,老师对学生不很熟悉,学生对说明文也不很熟悉。 我校工会副主席虞良民评课时实话实说。整体上应放手让学生大胆阅读欣赏;赵州桥图片选得好但用得不好;教学过程过于程序化;点、线、画应打出图片演示;内容太多太杂。——忠言逆耳,但利于行。 王全良组长肯定路主任教学功底深厚,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只能是指导,学生相互之间缺少交流讨论,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这篇教材可当散文分析。 尹金明老师说不虚此行,这堂课不少亮点。四个字:“精”,目标定位准;“实”,老师基本功扎实,普通话、语态亲切、学生带字典;“新”,图片新;“美”文章美,语言美,学生审美。教学容量过大,拘束了学生思维。 范荣姣老师说太湖是她的第二故乡,乡音之美格外亲切。老师深厚教学功底。文字很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想象。而不是呆板的固定思维。 鲁春松主任全面总结。他非常佩服路老师的勇气,敢用这篇教材上公开课。这不是一篇典范说明文而是一篇随笔。教无定法,学生主体地位还是教师主体地位,课堂讲解好还是讨论好,兼顾考试升学率,中考说了算。不必用说明方式纠缠不休。一课有一得就算成功。不必面面俱到,不一定要两课时。 鲁春松主任非常有水平!我们学校的老师太年轻气盛,说话太直率,像在本校听课似的直截了当。这节课是花园中学的集体智慧,是最高水平的展示。你是客人,能毫不留情面?鲁春松主任不动声色,大家风范。我也很想说几句,但学校校长、副校长都没说,有你一个老支部书记说话的份么?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知趣。 这是一节很实用的语文课,上得很成功。学生活动太少了点,有点老师一言堂之嫌。老师很多提问本来要学生回答,讨论,争论,但都是老师代劳了,连课本上的原话都是老师代读了。 其实,课堂上老师只是策划、导演,学生才是演员,堂课应该是学生活动场所。老师只是向导,不是解说员,不能家长制,给标准答案,更不要强加于人。细嚼慢咽喂给学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成长。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大联欢,四桌。我与比我还大点的老校长一桌。老大哥宿松师范毕业,身体健康能喝酒。 饭后他们酒酣耳热高谈阔论,我溜出来四处走走。 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 学校西边四幢大楼,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操场,厕所,井井有条。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厨房内有小卖部,餐厅很大,五、六个窗口。厨房后是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教师宿舍,有新有旧。旧而不破,干净、整洁、大方。学校西边高,东边低。曲径通幽,结构错落有致,物尽其用,凸现层次美。 学校的门楼不高,面朝西北,乾向,如我家的大门朝向。大门前一块告示“在校期间学生不得外出!”校园内有学生成绩展示牌,安全防火、灭火、逃生图片。 1200多学生的学校静悄悄。底下教室有两个老师坐在办公桌前,问,是主动到班,一如同我们学校的班主任。可敬可爱的辛勤园丁! 胖大威风的汪敏校长是70后,才40多岁,年轻有为。两所拆并学校,仅副校长就有五人,如同两个新组成的家庭。102名教职员工却天时地利人和,全校一盘棋。身材魁梧的汪敏校长胸有甲兵百万。可敬可佩的汪敏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