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107、快乐在年轻的生命里(2) 我平时不苟言笑。但学生见到我都笑眯眯地打招呼:“老师好!”甚至上厕所碰到都是“老师好!”——我快乐在年轻朋友的笑脸和问候里。 作为回报,我也琢磨怎样给他们快乐。 我们佐坝有一著名的典故“邓方国编篓子三粗三细”。 邓方国是佐坝手艺最高的篾匠,人也非常机智诙谐。他给人编篓子,早上爷爷说编这么粗,一会奶奶说编这么细;上午父亲说编这么粗,一会母亲说编这么细;下午儿子说编这么粗,一会媳妇说编这么细。他谁都不得罪,谁的话都听,所以编出了“三粗三细”的篓子。我想,一家人要求爱好尚且不一致,几十个学生你能千篇一律要求吗?何况现在独生子女多,个性都特别强,谁都得罪不起。 我的结论是:“黄鳝服人抓,孩子服人夸!”“谁最会夸学生谁就是好教师!” 我提问题学生回答时,我只说对,从不说他错。实在“牛头不对马嘴”,错得一无是处,我又继续提问,在充分肯定乙的同时,不忘说:“刚才甲同学答题考虑时间不充分,是忙中有错,现在相信他也能完全答对,大家要不要给他一点掌声?”在热烈的掌声中甲同学满意地笑了,我也乐其乐。我有理由充分相信,甲同学以后真能完全答对。 我改作业只有对号,没有错号。因为政治没有绝对惟一“标准答案”(单项选择除外),可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来分析,可用不同知识来说明,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算对,只能说全面与片面之分,只能说有无创新之别。“横看成岭侧成峰” ,谁敢武断地说全对或全错!一个错号,借用宋丹丹的话说是“太伤人自尊了” !给学生一分尊严,换回学生对你一分尊敬。 我改试卷只有高分,没有低分。我的标准是,可加分可不加分的,“加分”;可扣分可不扣分的,“不扣分”——我称为“就高不就低”。发下试卷一片欢腾“哗!×××(数学几乎只有几分、十几分)竞是高分!”望着同学们的笑脸,我也开怀大笑。“老师,你真好!”经常听到学生这样对我说。我把这话当营养保健品!“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杯!”童言无欺,我竟阿Q般的信以为真。 我的学生只有好的,没有差的。我教的这个班某学科实施分层教学,把学生因材施教,好成绩学生晚上集中“吃小灶”,差生作业只做选择题。我在政治课上读《杜军勇眼里没有差生》、王金战《我也曾经是差生》。我对学生慷慨激昂地说:“在我们班上,在我的政治课里,现在没有差生,将来也没有差生!真正大智大愚,百里很难挑一!大家智商差别很小。成绩有第一就有倒数第一,这责任让学生一人承担很不公平。我认为,父母占40%,老师占30%,学生本人只占30%。成绩差一点的孩子们,里直气壮地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学习,我们不求考满分,我们只求自己满意!——岂能尽如人意,但愿无愧我心!”课堂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 ——我快乐在学生的笑脸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