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下派干部胡中游 去年3月草长莺飞的季节,宿松县水产局下派干部胡中游,作为一名驻村帮扶新兵,来到该县下仓镇望墩村,一年来,他驻点帮扶村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望墩村地处大官湖北岸,全村32个村民小组,960户40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485人。国土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50余亩,山场面积1800余亩,水面800余亩,滩涂1000余亩,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 初来乍到,胡中游带领村民利用各类扶贫扛杆,大力发展经济。全年硬化村路8公里,完成村电网改造,移动电话持有率98%,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劳动力转移1300人。去年33户105人脱贫,还有50户95人仍在脱贫中,今年将实现全部摘帽村出列。 “胡队长为我们村精准扶贫的事,费了不少的心血。他刚来时,不分日夜挨家挨户了解情况,然后和村支两委成员,根据各家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靠的脱贫措施和对策。”村干部对他都这样评价。 望墩村养水蛭的徐良学,连续多年亏损500多万元,失去了信心,他上门找其谈心。分析他的公司3年来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已掌握阳光、气温、水质、水温、风向、生物消毒以及水蛭的交配、繁殖、产茧、孵化、育苗、成品采收和种蛭越冬管理等大量数据……。“这些,可都是花钱买不来的啊!我相信你不是一个被困难所击倒的人……”胡中游帮他解开心结,找到自信,水蛭养殖良好,生意红火,并带动周边十多人就业,帮助12家贫困户脱贫致富。 贫困户汪延学,开始不理解小额贷款政策和光伏发电,不管怎么做思想工作就是不理睬,通过他多次上门宣传,说其好处,后主动要求帮他办理相关手续。 “你现在还在合肥工作吗?”“我现在没有工作了,你帮我找的工作我也没去。我还是听你的,准备报考公务员,非常感谢您,一次又一次帮我”。 2015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大学,该村年轻小伙胡华栋说。 “受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困扰,该村经济层次低,发展缓慢,基础薄弱,贫困面大、程度深,是一个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就连我的办公桌是从会议室搬来四张条形桌拼凑而成的。摆在我面前的一切,必须让我沉下心来……”对帮扶工作,胡中游身感压力大。 为提高望墩村乃至全镇贫困户种养技术,早日脱贫。去年8月,他多方协调、求助,就农、林、牧、副、渔等产业扶贫,邀请省县专家,在该镇举办了一次大型专题辅导培训。让参训学员和贫困户找到了致富门路,增强了信心,特色种养业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胡队长,我家去年种的油茶,不知怎么回事,近期出现茶树死亡。”种植油茶的严交龙找到胡中游,他把这些问题带到林业局,请教专业人士,让种植户控制了病情灾害。 2017年该村把60万扶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豪邦渔业绿色健康养殖和发展产业。开展油茶特色种植、养鸡、鸭、羊、实施光伏发电,通过“公司+农户”介绍贫困户到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就业;让长期患有慢性病、大病、残疾人享受到国家救助,同时,让贫困户家庭学生得到生活补助和教育资助。 “我们现在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与以前相比,心满意足了,这要感谢胡队长啊!"去年脱了贫的汪廷学深有感触地说。 去年,胡中游与安徽盛豪大型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协调,解决该村在册贫困户15人就业,与23户在册贫困户签订小额金融贷款协议,户均增收3000元。公司对在册贫困户建 猪舍、提种苗、供饲料、教技术、购产品“五包”服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望墩村申报产业到户的项目54个,审批43个,补助了37500元。3个村级扶贫项目让36户117人受益。拨付103.1万元,以分红和就业形式帮贫困户脱贫。”对全年帮扶成效,扶贫队长胡中游如数家珍。 “200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光伏发电、特殊性公益岗位、贫困贷款均得到落实。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主要是水面承包、光伏和资产受益。” “去年望墩村有四条道路硬化,2018年还有一条路在筹备,整个望墩村道路硬化有望实行全覆盖。修建严家团峦路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我多次找村民代表,以前的村主任石青松谈心,协调关系,终于使这条‘扶贫造福’道路破土动工。”胡中游说:“下一步将计划建一处村级文化广场,我正积极争取上级和相关企业支持。”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前段时间因工作压力大、高负荷运转,他生病把专家的预约号都推迟了。77岁年迈的爷爷埋怨他,在家门口工作两个多月,没去看他一眼。他就更没时间照看父母和顾及妻儿了。 胡中游驻村帮扶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他如一粒细沙,默默地铺在扶贫路上,路不尽、沙不止。(王会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