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百日春花艳,茶香最风华

[复制链接]

2018-4-9 11:28 26914 2

小孩 发表于 2018-4-9 00:04 |阅读模式

小孩 1#

2018-4-9 00:04


       春日百花艳,茶香最风华。茶叶产业发展的怎么样?“茶叶经济”给农村发展带来哪些变化?踏着春的脚步,近日笔者深入皖西南地区因大力发展茶产业而声名鹊起的宿松县破凉镇黄大村,观茶景、访茶农、品茶香、聊茶事、看山村变化。





       黄大村位于宿松县破凉镇最北端,全村共有38个村民小组、3400多个常住人口。暮春时节,走进黄大村,映入眼帘的,是由茶叶树、泡桐树花、紫云英花和油菜花等植物装扮成的多彩世界,成片生长在山坡、田野、路边的茶叶树随处可见,让在过去名不经传的黄大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茶村”。





       在位于该村周咀组的茶叶种植基地,只见一丘丘长势旺盛的茶树已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悠悠茶香弥漫在连绵的茶园里,40多名采茶工穿梭其中,在细心、娴熟地采摘着一朵朵茶芽。而在黄大村茶叶加工厂的制茶车间里,机器运转,茗茶翻滚,工人们忙着给茶叶杀青、压扁、提香、烘干……此时,一个瘦长的身影在车间里显得特别忙碌,他一会儿直起身子将茶农采摘过来的新鲜茶芽倒入机器中,一会儿扑下身子将经过机器杀青的茶叶放进竹筐里,忙上忙下。向里面的工人一打听,原来他是黄大村党支部书记、黄大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熊祥新。





       据熊祥新介绍,他们创办的黄大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成立6年了,入股的农户从当初的60户发展到现在的158户,从老百姓手中流转种茶的荒山荒地从当初的1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同时发展种植户200多户,总种植面积已扩大到2400多亩。去年,全村生产优质茶1500公斤、普通绿茶4000公斤,总产值达到200万元。





       熊祥新回忆,十几年前,黄大村还是破凉镇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贫困人口达到1000多,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村民们都是通过外出打工来增加家庭收入,但随着大量劳动力的外出,当地成片的耕地和坡地被闲置。身为村支书的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将这些闲置在各村民小组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迅速成了支村两委亟待破解的难题。





       黄大村属丘陵地貌,土地高高低低,改造成本大,加之农业灌溉设施建设滞后,推广大面积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显然不行。村支村两委班子想来想去,始终找不到一条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路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通过对当地土壤的检测,才发现土壤类型属酸性矿质黄壤土类,土质润泽,适宜种茶。何不在种植茶叶上做文章、谋发展!熊祥新立即带领几个对种茶感兴趣的村民,前往种茶技术先进的地方考察学习。



       2012年3月,熊祥新在8位村民的支持下,在破凉镇创办了首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从浙江引进的龙井茶、白茶优质品种,在流转过来的100亩荒山荒地上建起了茶园。
随着种植户的不断增加,以及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合作社又投资100多万元,从浙江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创办了黄大村茶叶加工厂。



       经过6年的发展,如今的黄大村已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一条龙,茶叶产业不仅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而且成为美化当地生态环境的一道亮丽风景。
      “从2016起,我在种植茶叶上,每年都有6万元以上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周金林是黄大村种植茶叶最早,也是最多的种植户之一,他家共种植了12亩的茶叶,每到春季,采茶、制茶、卖茶便成了他和妻子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



       姚焰青、杨连生都年过七旬,两人的家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两人被合作社安置在加工厂就业,并在合作社的扶持下,家里都种植了一亩多地的茶叶。一年下来,两人的工资加上种茶叶的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上山采茶的采茶工基本都是村里的老人和妇女,最多时,达到500人,他们每采摘一斤茶芽,合作社都要支付20元;一天下来,每个人都能采到三四斤,有的能够采到六七斤。”指着从山上走下来的一拨又一拨的采茶工,黄大村村委会主任张礼兵介绍,从3月18日到现在,合作社共发放了31万元的采摘费。



       如今,像姚焰青、杨连生家庭一样,该村273户贫困户在合作社的扶持下,通过种植茶叶或在合作社就业摘掉了贫困户帽子,走上了以茶为业、以茶发家的致富之路。
       据了解,近年来,破凉镇围绕“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对黄大村茶叶产业进行了重点扶持,在免费发放茶苗和科技培训的基础上,配套完善发展所需的水、路等基础设施,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叶种植户已覆盖全村38个村民小组。



       “如果管理技术再跟上,一定能采收到更多的优质茶叶。”一旁的周金林向笔者介绍,村里的茶树可以从三月采到九月;因为产量高,种植户家的收入都非常好。
       “这里出产的白茶、龙井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不仅口感独特,而且香气醇厚,因而备受茶客和消费者的追捧,我们足不出村,都能将家里的茶叶销售一空”。谈到茶叶的销路,张礼兵说。



       如今的黄大村,荒山荒地都变为绿洲,一片片绿洲环绕着一座座村庄,一座座村庄依偎在一片片绿洲的怀抱,使黄大村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吸引了众多的外地游客前来感受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培育优质茶园,添置更加先进的设备,培养技术娴熟的采茶工,提升茶叶品质,打响我们的品牌。”面对今后的发展,熊祥新信心满怀地说。

mmexport1523203045118.jpeg

mmexport1523203047974.jpeg

mmexport1523203051305.jpeg

mmexport1523203054660.jpeg

mmexport1523203057873.jpeg

mmexport1523203061141.jpeg

mmexport1523203064031.jpeg

mmexport1523203067008.jpeg

mmexport1523203070463.jpeg

mmexport1523203073588.jpeg

mmexport1523203077180.jpeg

mmexport1523203080571.jpeg

mmexport1523203083722.jpeg

mmexport1523203087144.jpeg

mmexport1523203090319.jpeg

mmexport1523203093639.jpeg

mmexport1523203096998.jpeg

mmexport1523203100201.jpeg

mmexport1523203103421.jpeg

全部回复2

领悟 发表于 2018-4-9 07:31

领悟 2#

2018-4-9 07:31

带动村民以茶发家的致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黄海 发表于 2018-4-9 11:28

黄海 3#

2018-4-9 11:28

我都闻到茶香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优秀版主 灌水之王 推广达人 宣传达人
:
编辑部
:
326526470@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111

帖子3233

积分626052

图文推荐

  • 人民日报:呼吁“同志

    7月7日,人民日报在评论《称呼与风气》中指出:呼

  • 读《罗汉尖上烽火起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读虞太文先生《罗汉尖上烽

  • 宿松:农民主播培训班

    近日,由宿松三姑娘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农

  • 2025年6月宿松县新世

    2025年6月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财务、活动公

  • 一个屋檐下的守望!宿

    本期项目组对接电话:15810304436骆平(微信

  • 畅游碧波纪念伟人,百

    7月12日,宿松县陈汉乡钓鱼台水库碧波涌动,

  • (视频)宿松县凉亭中学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八二届高中第三次全

  • 安师大附属复中开展暑

    暑途织就平安网,师爱凝成守护盾——安师大附属复

  • 宿松公益:驻程岭联络

    7月11日清晨6点,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驻

  •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随着一学期即将

  • 复镇初中开展暑期大家

    复镇初中开展暑期大家访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

  • 复镇初中举办初中读物

    复镇初中举办初中读物进校园评审会为深入贯彻落实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