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安庆日报:二郎为何商贸兴

[复制链接]

2018-4-9 09:35 25209 0

小孩 发表于 2018-4-9 09:35 |阅读模式

小孩 1#

2018-4-9 09:35

      以私营、个体经济为主的商贸流通服务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一支力量。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加速商品流通,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宿松县二郎镇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处,是宿松县西北部最为活跃的商品集散地,商业上被人称“买不到的东西买得到,卖不出的东西卖得出”。繁荣的商贸撑起了二郎一片晴朗的经济天空。


  记者走进二郎镇,试图解码此地商贸繁荣的原因——


  基因沿袭


  再没有比商贸流通兴盛,更能让人直观感受一个地方的繁荣了。


  即便非年非节,宿松县西北部的二郎镇上也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北依大别山,南邻县城,东与太湖相望,西与黄梅相连,二郎河边的二郎镇,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别处卖不脱的东西,在二郎街上卖得脱;别处买不到的东西,在二郎街上买得到。”二郎镇乃至宿松县广为流传的一句坊间俚语,道出了二郎作为商贸重镇的“神奇”之处。


  二郎镇商贸繁荣的密码是什么?在二郎镇副镇长项自宏看来,这组密码的第一条,得益于二郎因区位优势所形成的商贸传统基因。


  “自古商贸与流通密不可分,二郎与多地相通,故人流、物流在此交汇,人的聚集与以货贸易就能形成商贸重镇。”项自宏说。


  从历史上讲,二郎正处在由湖北黄梅县停前驿经铜铃界岭珠宝寨入境,横贯宿松二郎河、花凉亭、凉亭河的大驿道上。这是宿松县两条主要古驿道之一,驿道之上,往来频繁,随着人流的集散,物流也在此交汇。


  自战争年代进入改革开放,二郎因特殊的地理位置,由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先驱实践地”。从现在的行政区划来看,二郎镇位于皖鄂两省四县的结合部,集镇辐射人口20万人,作为宿松的西北门户,依旧是往来交通要道,沿袭了在历史中渐成的商贸传统,成为宿松县最为活跃的一个商品集散地。


  此外,人类的文明与水共生,择水而居是生存发展的基本规则。由三面尖发源的二郎河,给二郎带来的不仅是栖居的适宜地。


  二郎地区气候温和,地势以浅山、丘陵、平畈为梯次呈现,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矿产资源也丰富,大宗货物往来运输多以水运为主。与各类贸易集聚相伴而生,多种文化在此汇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宿松十景之中有两景,黄梅戏经典剧目《打猪草》《过界岭》的故事也发生于此……


  曾经的商贸传统与市井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浓缩到二郎的草木砖瓦之中。有了文化的支撑,二郎就有了灵魂,历经历代变迁,依旧活灵活现在我们面前。


  现代接续


  历史的演化,如果没有现代的接续,优良的基因也会随时间的流逝,消失在人类的视野里。


  土生土长的二郎镇人吴金波,在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4年的十余年间担任着二郎商会的会长。见证了改革开放的40年里,二郎镇商贸业的变迁史,他相信支撑商贸持续繁荣的力量仍在,而这无疑是二郎商贸繁荣的第二条密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二郎商贸的繁荣打开了春天的大门。”吴金波回忆,“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大政策放开了,金融改革等相关政策配套不完善,资金短缺成了阻滞商贸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2000年,吴金波成立了一个咨询担保公司,为二郎镇及周边地区有需要的个体私营经济提供商业贷款。公司经营的十年间,累计发放贷款3000万元。


  据粗略统计,2000年之后的四五年间,二郎镇商户的数量由90年代初期的200多户发展到400多户,翻了一番,二郎商贸繁盛之势更甚。


  不止于此,二郎镇在具有古老特色的历史老街的基础上,又开发了两纵一横的新街。发展二郎集镇、重现商贸古镇风采,成为新一代二郎人正勠力同心奋斗的方向。


  据二郎镇副镇长项自宏介绍,二郎镇先期启动了滨河大道高标准规划和南部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描绘出了二郎集镇的未来发展蓝图。“打通连接人民路和二郎路的繁华大道,大力推动滨河大道建设,并向集镇南部的振兴大道辐射。同时,升级改造连接二郎镇铜铃村至湖北省黄梅县柳林乡的铜柳公路,使之成为加强二郎集镇与黄梅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进一步促进双边商贸往来,实现互惠共赢的目标。”


  近年来,二郎镇围绕创办商贸名镇的变化悄然发生:投资400多万元的人民路、文明路改造工程及集镇配套设施建设相继完工,道路得到了美化、亮化,不再有拥挤堵塞状况;巡查打击宿两线、两河沿线规划区范围内“两违”行为,道路两旁的店铺内外整治一新,城镇建设经营秩序逐渐走向规范……


  商道诚信


  作为一个商贸重镇,千百年来,二郎这个小镇的商贸业如何做到兴盛不衰?记者在对二郎集镇商户的随机走访中,找到了答案。


  今年已经81岁的吴波涛是二郎镇上街里街坊都熟识的一位老银匠,十一二岁跟着父辈学手艺,也亲历着二郎自然地理环境与商贸人文环境的流变。


  打银子的手艺传到吴波涛这里,已经是第四代。在他的印象里,祖辈传下来的不仅是精湛的手艺,更是家族流传下来精炼总结为“忠”的为商之道。


  “‘忠’是对顾客忠,对自己忠。换个说法就是诚信,不骗人。”银匠铺里,吴波涛指着一代代流传下来,由老树桩改装而成的工作台说:“祖辈可都在看着!打银子的怀着私心,缺斤少两,它就不会同意。”


  老人的5个孩子们没有都继承他打银子的手艺,却各自遵循着吴波涛传授的“不偏不倚、规矩行事”的经营之道,在老银匠铺周边从事着不同的商贸生意,成为二郎集镇上浓厚商贸氛围的一个“细胞”。


  “不偏不倚、规矩行事”的朴素商道,在从事绘画、装裱生意的齐上达看来,得保持本心:“父亲漆匠,从小耳濡目染,我喜欢画画、写字,顺理成章做起这个生意。在小镇上‘搞艺术’,要接地气,作品和价格都得亲民。不喊价、不诓人,不能指望发横财,只图爱好和心安。”


  2008年,湖北武穴的陈贵兵将800平的商超开在了宿松县的二郎镇上,看重的也是二郎的商贸环境。


  “家乡人到二郎经商的不在少数。这里是交通要道,也是商贸重镇,更重要的是乡风淳朴,商道诚信,只要思考自己怎么把生意做好就行。”陈贵兵说。


  诚信经营成为商户自律,二郎人也懂得应时而动。第三条密码也是关键所在。


  吴金波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二郎商贸的经营范式也在跟随市场需求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而改变。由出售商品到出售服务,由广铺面的粗放经营到精细定位的专业经营。


  “围绕创办商贸名镇抓建设,远近结合,谋求更深远发展。”二郎镇党委书记余菽华说。在目前财政压力较大的条件下,着力做好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事,逐渐完善集镇功能配套,拓展集镇空间,扩大集镇框架、提升集镇品位,让二郎古镇焕发新活力。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优秀版主 灌水之王 推广达人 宣传达人
:
编辑部
:
326526470@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111

帖子3233

积分626052

图文推荐

  • 人民日报:呼吁“同志

    7月7日,人民日报在评论《称呼与风气》中指出:呼

  • 读《罗汉尖上烽火起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读虞太文先生《罗汉尖上烽

  • 宿松:农民主播培训班

    近日,由宿松三姑娘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农

  • 2025年6月宿松县新世

    2025年6月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财务、活动公

  • 一个屋檐下的守望!宿

    本期项目组对接电话:15810304436骆平(微信

  • 畅游碧波纪念伟人,百

    7月12日,宿松县陈汉乡钓鱼台水库碧波涌动,

  • (视频)宿松县凉亭中学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八二届高中第三次全

  • 安师大附属复中开展暑

    暑途织就平安网,师爱凝成守护盾——安师大附属复

  • 宿松公益:驻程岭联络

    7月11日清晨6点,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驻

  •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随着一学期即将

  • 复镇初中开展暑期大家

    复镇初中开展暑期大家访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

  • 复镇初中举办初中读物

    复镇初中举办初中读物进校园评审会为深入贯彻落实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