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小小少年正朝气蓬勃地笑着,看得让人心头一暖。
我们似乎在他脸上看不到阴霾与苦痛的痕迹,可是你如果见过他这张照片,就知道,现在的他,能笑得这么灿烂,是多么不容易。他就是十年前,汶川地震中,被救援人员救出之后,庄重地向解放军们行礼的三岁的“敬礼娃娃”郎铮。十年时间,让一个三岁的孩子变成一个阳光的少年,十年前的苦痛他淡忘了吗?现在的他,对生命的理解是不是更深刻一些?那一场灾难,想必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忘,但是,既然活下来了,就要勇敢地活下去。十年前的大地震,摧毁了一座城和无数人的家园,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在生死关头缔造的奇迹。十年后,人还在,希望就在。
2,网友长颈鹿说,师兄的父亲和弟弟在汶川地震中失踪了。那时他还在上大学,强忍着悲痛参加了几天后的校足球赛决赛。在他进球后,朝着西南方跪下了。全操场的人都跟着哭着跪下了。那是家乡的方向,那是父亲和弟弟所在的方向。十年过去了,听闻师兄已经结婚生子。那些伤痛,看上去好像已经淡忘了,可是一想起这些往事,还是忍不住哽咽。对不起,还没能好好和你们道别就这样天人永隔。今生父子、兄弟一场,是我的福分。
3,还记得这个小男孩吗?地震来临的时候,11岁的他没有独自逃离,他背起3岁的妹妹,从被摧毁的家乡向相对安全的北川转移。他们出发的时间是凌晨5点,一直走了足足12个小时,到下午5点才到达。而手里唯一一瓶水,他留给了自己的妹妹。面对无数的掌声和赞誉,这个11岁的孩子显示出超年龄的冷静和淡定:她是妹妹,我是哥哥,我背她是应该的。农村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都是哥哥照顾妹妹。可这个少年,用单薄的身躯背起的,不仅仅是小妹妹,还有他身为一个小男子汉的责任。
4,“叔叔不要锯掉我的腿,我还要跳舞!”这声令人心碎的哀求,来自这个不满13岁的小女孩李月。在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被困70个小时,营救时,她的左腿被卡在废墟中,救援人员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作出截肢的决定。可是,对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来说,是极大的痛苦。李月从小学习芭蕾,梦想是当一名舞蹈家。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这个年轻的舞者为了生命的延续,付出了失去左腿的代价。手术完成后,她拉着消防员的手沉沉地睡去,也许在梦中,她正在舞台上施展自己优美的身姿。几年之后,李月回到当年的母校,为那些永远沉睡在废墟下的同伴们,献上一朵洁白的花。尽管身体残缺,但她依旧坚持自己的舞蹈梦,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她献上了舞蹈《永不停跳的舞步》,那是一个坚强的女孩向命运的抗争。
生活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5,2008年5月13日,北川地震灾区,高一学生廖波被倒塌的房屋压在下面,生命垂危。为了让他坚持下去,好友李阳不停地在他身边加油打气: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不想你死!一定要挺过去啊!怕廖波睡着之后失去知觉,李阳就举着吊瓶站在废墟上,持续了很久很久。被记者拍到的时候,他正以照片中的姿势招呼着救援人员。两年后,李阳被保送至上海交大。大三那年,他自愿申请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子弟兵。也许,这个想法,从他为地震中的好友举起吊瓶的时候就成型了,因为他要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当年那群热血战士们奋不顾身救人的模样,早已刻进李阳的生命中,虽然遗憾不能成为战友,但只要能成为和你们一样勇敢的人,那就够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地震中,也有无数积极向上的力量不停地在传承。当年守护我们安全的人,我终于也有力量,去保卫别人了。虽然不是兄弟,但在危难中,始终记挂着你的安全,给你活下去的勇气,这份情谊,毫不逊色于手足之情。
坚持活下去吧,总有人在偷偷爱着你。
6,还记得那个“可乐男孩”吗?地震发生的时候,他刚好18岁。被救出来的时候,他已经被困废墟足足80个小时。救出来的第一句话,他虚弱地对着救援的叔叔们说: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这是生命的奇迹,这个经历巨大创伤之后依旧乐观的小伙子,给流血流泪的神州大地,带来了一丝轻松,因此人们称他“逗乐了悲伤的中国”。十年后,这个小伙子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可口可乐公司,尽管当年因为右臂受伤严重,失去了自己的右手,但他仍然用乐观的态度诠释着“活下来,就是赚到了”这句话。
7,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吴加芳的妻子在地震中死去了,他把妻子绑在自己身上,用摩托车把她载回去好好安葬。一路上他要经过很多危险的废墟,也要经历地震后的余震,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挡他前行,因为他不能把自己的妻子一个人丢在陌生又冰冷的地方,这是他的信念。时间流逝,当年心中的伤痛已经变钝,他活得和任何一个普通人没有两样。但是,他还是会在自家的阳台上,种上亡妻当年最爱的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8,有网友说,在他们部门,有一个从北川来的校草级同事,他工作能力强,待人亲和,很受女孩子欢迎。但奇怪的是,他从未和任何女孩暧昧过,也没有女朋友。所有人都不解,直到去年九寨沟地震,他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则动态:他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自己挚爱的女友,这十年来,他照旧生活、交友,唯独,不再谈恋爱。就是在举国哀鸣的那一天,他被困在废墟中的女友,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给他发来了一条这样的消息。“我撑不住了,要是还能活着回来,你娶我好不好。”十年来,这句话像一个魔咒一样萦绕在他心头,这一生,他都无法再爱上别人了。
我一直未娶,你,何时回来?
9,这是一个漂亮的妈妈,十年前,大地震的废墟上,我几经挣扎放弃了对她的采访。这是一次艰难的放弃,此后3600多个日夜,她始终被置顶在我采访计划的最顶端。经历周折,终于又追寻到了她的踪迹。又是一场挣扎,最终我决定:再一次放弃。这一次放弃,不是暂时,而是永远。
2008年5月15日,映秀小学,垮塌的教学楼只剩下硕大的楼顶,如一面灰色的旗帜斜插于地面。教学楼的废墟里还有数十个幼小的生命,人们正在拼命地用手用棍子用铁锹寻找。人很多,却几乎听不到任何说话的声音。偶尔传来一阵喧闹,大家涌向某一个地方,但很快又会陷入更深的沉默——找到的孩子并没有出现奇迹。教学楼前的小操场上,石棉瓦在地上围成一个个小格子,每间小格子上面盖一片竹席,十几位废墟里找到的孩子睡在这些格子间里,他们的家人以不同的姿势同样的表情,守候着。这位漂亮妈妈彻底摧毁了我的坚强。她就那样跪在孩子面前,眼睛死死地盯着孩子,撕心裂肺却没有发出一丁点声音, 几个小时里,她甚至一次都没有站起身来。我的眼睛越来越模糊,几次试图采访她,但终于迈不出向前的一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拍下了这张照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那个地方。这张照片让所有的观者动容。面对追问,我却说不出照片背后的故事。我是记者,采访新闻是我的天职。但是那一次,我没有力量去采访。灾区回来后,我把这张照片珍藏起来,告诉自己这次放弃的采访一定要完成。2009年5月,入川回访“重生”,行走在映秀的板房世界里,我一次次掏出那张照片又一次次悄悄塞进采访包里。我看到,“重生”中的映秀尽管生机勃勃,但人们脸上的哀伤并未完全消散。
又过九年。2018年4月24日,黄昏,如烟细雨中,我又一次来到了映秀。昔日的河滩空地已被密密的街区覆盖,楼房是新的,街道是新的,映秀小学已难觅踪迹——空前的陌生感让我一时有点不知所措。如普通的四川小镇一样,眼前的映秀人生活平静而安详。漩口中学遗址被围成了一个纪念地。这也许是映秀镇唯一能看到地震痕迹的地方。默默地在遗址前站了很久,我转身掏出手机走向一个水果摊点。女摊主是地道的镇上人,她看了照片很肯定地说:应该认识,但不知道姓名。摊主主动通过微信将照片要了过去。“她有时在广场跳舞,好像后来生了一个女儿”。我不确定我该不该完成这场采访,我似乎有些慌乱,匆匆离开映秀。几天后,女摊主微信上告知真找到照片中的人了——
再一次向热心的摊主道谢。我的心如释重负,十年了,从未有过的轻松。我知道,我必须放弃这次采访,不是暂时,而是永远。我也突然明白,十年间,这是一次注定只能放弃的采访。“跳舞”、“生了一个女儿”——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信息呢?十年前,我没有权力去打扰她的悲伤;十年后,我依然没有权力去打扰她的幸福。汶川十年,当年被地震破坏的房屋得以重建,被破坏的风景又以更好的姿态重新出现。
可是,那些沉睡在废墟下面的人,却永远没有机会重来一遍了。正是如此,活着的人,更应该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不要去抱怨命运的残酷,也不要哀叹生活的苦悲,能够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电影《我们不是天使》里面有句话说: “生命从来不是公平的,得到多少,便要靠那个多少做到最好,努力地生活下去。 ”所以,请你珍惜身边爱你的人,也请你好好爱自己。在灾难面前,人如蝼蚁。能健康活着,有亲人、有朋友,有在乎的人,有在乎自己的人,有这些,就够了。从今往后,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每天早上醒来,给爱人一个温暖的拥抱,给孩子一张阳光的笑脸,给父母一句关心的叮嘱,这就是平凡生活里最美好的幸福。生命的单程线,驻扎着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我们爱这里的人,享受里面的事。我们总是说明天,总是等下次,可是明天和下一次不一定会有。人生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再见或许再也不见。
有些事情不必等到明天再去做,活在当下。
谨以此文,献给汶川地震十周年,眼泪不仅仅是代表悲伤,更是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来源:综合桌子的生活观 武汉晚报 编辑:雪糕
(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