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烟云】40、品味宿松民歌《新嫁娘之三》(11) 石普水 八鸠上树脚弹弹,我做媳妇好为难。扯根丝茅做扁担,菜篮挑水上高山。高山头上起绿葱,荷叶开花接莲蓬。当中做屋两头低,蓬蓬老儿看锦鸡。锦鸡不吃猫儿食,我做锦鸡看花咪。花咪生子泪淋淋,不痛爷娘痛何人。哥打妹子看娘面,千朵桃花一树生。(20) 这首《我做媳妇好为难》全县流行。少年时我们经常唱。两个朋友附上他们那里流行的民歌: 斑鸠上树脚弹弹,我做媳妇真为难。芭蕉叶子做扁担,菜蓝挑水上高山。高山头上一对鹅,一起飞奔二朗河。二朗河里女儿多,不做(松户)事情(板)专唱歌。(企)站到唱,脚又酸;坐到唱,(几)嘴又干;倒碗茶茶又涩,倒碗酒酒又酸,倒碗开水泡心肝。(21) 我们佐坝是这样唱的:斑鸠上树脚弹弹,我做媳妇好为难。芭茅叶呢做扁担,菜篮挑水上高山。高山头上一对鹅,一肩飞到二浪河。二浪河的姊妹多,不做生活板唱歌。企到唱,脚又酸。坐到唱,咀又干。倒一碗茶,茶又涩,倒一碗酒,酒又酸,倒一碗开水泡心肝。(22) 整首民歌都是一个中心内容——媳妇难做。 八鸠就是斑鸠。它腿挺细的看上去上树艰难,是为了突出下文“我做媳妇好为难”的。媳妇怎么难做?民歌用了“丝茅”做 “扁担”的比喻。丝茅是一种很深的草,叶子两边是锯齿形状,根咀嚼甜甜的,可以入药。丝茅草怎么能做扁担挑水呢?“菜篮”的空洞这么大,怎么能挑水上高山?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却偏偏要媳妇去做!由此可见,媳妇的处境何等的艰难。简直超出常人的想象!这是夸张手法,却让人不得不信。 接着是新嫁娘在婆家的生活。“高山头上起绿葱,荷叶开花接莲蓬。”写她从高山忙活到河里:公公婆婆要她到高山上去栽绿葱,要她到河里下水采莲蓬!请注意,过去媳妇都是小脚女人,所谓“三寸金莲”怎么下水去采莲蓬?这不是“菜篮挑水上高山”的真实写照么? 下面是新嫁娘的心理活动。整日里劳碌奔波,从高山忙活到河里,让人无所适从。新嫁娘想不通。她无处伸冤,只能自言自语跟蓬蓬老儿说话。或者是下雨吧,莲子能在莲蓬中避雨挡风,蓬蓬老儿能悠闲地看着锦鸡,新嫁娘却终日不得空闲。锦鸡就是野鸡。“锦鸡不吃猫儿食,我做锦鸡看花咪”。“我宁肯做一只野鸡”,也不做这媳妇! 想起娘家。“花咪”可能是一只猫的名字吧?看着猫“生子”新嫁娘情不自禁的泪水淋淋,想到了母亲生她的艰难——故而生发出“不痛爷娘痛何人”的感慨。“痛”,这里可以理解为疼爱,思念,想念。在娘家做女儿时挨了哥哥打,但是“哥打妹子看娘面,千朵桃花一树生”——毕竟是同胞兄妹。比起婆家来那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实话实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中做屋两头低,蓬蓬老儿看锦鸡,锦鸡不吃猫儿食,我做锦鸡看花咪”,我解释得很勉强,希望朋友们指教! (2014.12.30)(2018/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