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龙湖烟云】46、品味宿松民歌《吸烟歌》(17)

[复制链接]

2018-6-14 15:17 12083 0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6-14 15:17 |阅读模式

宿松龙湖 1#

2018-6-14 15:17

 【龙湖烟云】46、品味宿松民歌《吸烟歌》(17)
石普水
吸烟,老一辈人多说成是“吃烟”。这烟是黄烟,不是现在的香烟;旧社会几乎绝大部分男人都吸烟,而且很多年纪大的女人也吸烟;那时候吸烟都不用打火机或者火柴而用“打火刀”这就是“打伙铛铛”。
黄烟是农民自己家栽种。我小时候,每天早晨起来帮父亲捉烟虫。叶子晒干刨成丝,成本低。肥料全部是农家肥,据说油菜饼做肥料烟味道最纯正,吸起来听着都香喷喷的,或者,那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为什么绝大部分男人都吸烟?当时农民们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老一辈人都说吸烟能“活血收潮”。还有,农民们劳动时间长了感觉劳累,坐下来歇一会吸烟能提神,有利于恢复体力。大集体时代,男人们累了,坐下来吸烟,那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人都无可厚非。吸烟又是一种见怪不怪的偷懒方式。
为什么吸烟不用打火机或者火柴?答案很简单,没有!千百年来,吸烟都是用“打伙铛铛”。
“打伙铛铛”是原始打火工具。一块边角锋利的石头作“打火石”,把表纸折叠成七、八层并烧过留下灰烬这叫“煤子”,铁匠打三寸来长、一寸来宽的“打火刀”。把“煤子”放在“打火石”上,用“打火刀”敲击“打火石”的边锋,使之迸出火星,火星溅到“煤子”的灰烬上,将嘴噘起,一股劲风吹到“煤子”上,表纸便燃烧起来了——这就是原始的生火方法。由于打火时发出“铛铛”的响声,所以叫“打伙铛铛”。农村火柴是解放后才出现的,人们仍原把火柴叫“洋火”。
文化大革命时工厂停产闹革命,火柴成了紧俏商品,我也学会了这种原始的生火方法“打伙铛铛”,但我那时不吸烟。
吃烟歌有三首。
司国庆先生解释说《打伙铛铛吃筒烟》典故出自民歌《家住烂排湾》。
其一,流行于西源。
打伙(火)铛铛,吃筒烟烟,落脱拐棍爬半天。家里看个莲花狗,打死姑娘不怕丑。(34)
“落脱拐棍爬半天”,说明吸烟者是一个老年人。“家里看“养”个莲花狗,打死姑娘不怕丑”,旧社会有人养狗不是看家,而是为了看俊女儿,俏媳妇,这就是所谓的“看野老公”。这首民歌老人耳聋眼花的,为了防止女儿自由恋爱,暗地里去偷会情人,所以家里养个莲花狗,打死他不怕丑的姑娘!
说说“吃筒烟烟”。吸烟工具两种,一种是竹子根做成的。上面一般系一个小竹筒,里面放烧过留下灰烬的“煤子”以便下次打火,这叫“烟筒棒”。“烟筒棒”头一般用铜包,铮亮铮亮的。还有一种水烟筒,吸烟时咕噜咕噜的响,老一辈人说,吸水烟筒解毒,清凉。
其二,流行于千岭、洲头一带。
打伙铛铛,吃筒烟烟,丢脱拐棍跑一间。么事烟?皮丝烟;么事皮?强(犟)瘌痢;么事强(犟)?烟筒棒。(35)
这老汉烟瘾大。为什么?吃筒烟后能“丢脱拐棍跑一间”。这说明烟质量好,吸过烟后提神,明显恢复体力。而且还津津乐道跟人说这烟是“皮丝烟”!还风趣雀泼骂烟主人是“强(犟)瘌痢”。
其三,流行于趾凤一带。
打伙铛铛,吃筒烟,种麦种到河那边。劳为(谢谢)你家茶,劳为你家烟,劳为你家板凳坐半天。(36)
主人公到很远的地方劳动,到附近人家“吃筒烟”休息。临走时,跟主人客气一番:“劳为你家茶,劳为你家烟,劳为你家板凳坐半天。”
值得玩味的是“劳为你家板凳坐半天”,明显话里有话,聪明的朋友,知道他想说什么话么?
一个客气而幽默的农民。
   一个工程师说,民歌,很多都是生活的总结。是啊,民歌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的总结!民歌作者都是没有读书的作家!难得人才!奇才!
(2015.1.24)5.10.修改(2018/6/14)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版主
:
30667850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