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皖江上游的湿地文化

[复制链接]

2018-7-2 16:57 27056 1

小猴子 发表于 2018-7-2 09:16 |阅读模式

小猴子 1#

2018-7-2 09:16

1.jpg
2.jpg
    “湿地初夏皆绿装,跌宕芦苇鸟深藏;小舟轻漾惊白鹭,菱叶浮水见鱼翔……”随着夏季的到来,这样的画面在地处长江北岸、皖江之首的宿松县随处可见。该县拥有安徽最大的湿地湖群,几千年来,孕育出了独特的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湿地文化作为水面生态利用与环保开发的宝贵资源,必将为宿松县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让湖区人民更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3.jpg

                 退渔还湖
        湿地生态文化重现生机
4.jpg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诗中写的这些场景,在不同季节的宿松湿地均能看到。
    据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公报显示,宿松县湿地面积达71053.19公顷,居全省首位,其中由黄湖、大官湖、龙感湖组成的华阳河湖群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50496公顷。
5.jpg
6.jpg

    作为该县面积最大的湿地,华阳河湖群湿地拥有105种浮游动物、310种脊椎动物;鱼类89种、鸟类15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0种,14种鸟类列入IUCN极危、濒危、近危、易危受威胁等级。华阳河湖群湿地还是白鹤、东方白鹤等野生鸟类的迁徙停歇地。
7.jpg
8.jpg
9.jpg

    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不仅为生活在这儿的一辈又一辈居民创造了“天人合一”的和谐居住环境,而且成为人们养家糊口、脱贫致富的持久依靠。
    “过去,湖底长满了麻叶草、小叶草等水生植物,每到夏季,沿湖居民都要下湖捞麻叶草、小叶草喂猪;湖水非常清澈,走到哪儿都能瞅见一两米深的水底,沿湖居民都饮用湖里的水,而且还习惯喝生水……”
10.jpg
11.jpg

    “湖水煮湖鱼是过去生活在渔船上的渔民,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一道菜,一般将鱼宰好后,就直接从湖里舀水,连同鱼和盐一起,放进架在船头的锅里煮。虽然那时没有条件用油一起煮,但煮出来的味道非常鲜……”回想起过去的生活经历,从小在湖上长大的渔民丁传香、刘俊孝意犹未尽。
    年过五旬的丁传香,经历了湖泊从水产品自然繁殖、到发包给水产企业围拦网养殖、再到围拦拆除的时代发展过程。他说,自湖泊承包到水产企业养殖后,湖泊型湿地生态环境逐渐被破碎化,呈现出“亚健康”状态,但自国家实施渔民上岸工程、湖泊围拦网拆除工作之后,湿地生态环境又逐渐得到了改善。
12.jpg
13.jpg

    宿松县华阳河湖群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胜华介绍,为让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013年12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宿松县设立了湿地保护区,划定了保护湿地生态红线,组织专人在保护区设置了界桩、界碑和宣传碑;投资150余万元,在泊湖下家叉区域实施了植被恢复工程;投资90余万元,在10个候鸟迁徙栖息地设置野外监控、购置无人机等检测设备。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已基本完工;2017年11月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的湖泊围拦网拆除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已拆除湖泊围拦网面积73.12万亩,拆除围拦网长度90余万米,清理散箳1930担。这两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无疑为修复湿地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谈及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宿松县渔政站站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唐吕军一脸自豪。
14.jpg
15.jpg

    退渔还湖工程还得到了广大渔民的积极响应,在该县六昌湖从事水产养殖的江苏高邮籍渔民黄金玉,今年在自己承包的湖内种植了5000多亩芡实。
    日前,笔者来到了位于宿松县佐坝乡得胜村的湖区,脚步还未踏入湖岸,就远远望见生长在湖里的蒿笋,走进一看,湖面上全都铺满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芡实叶和荷叶。
16.jpg

17.jpg


    “退渔还湖工作非常凑效,现在不仅湖面上长满了各种水生植物,而且湖底下也长出了许多的麻叶草、小叶草等植物。”指着碧波荡漾的排湖湖面,得胜村党支部书记洪后全说。
    也许是受到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影响,渔民的身体抵抗力普遍增强,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水上的渔民张海娥,2016年去世时年逾111岁,刷新了解放以来该县寿星记录。如今,有着96岁高龄的杨金红,成为生活在湿地的最长寿星。
18.jpg


19.jpg


                 风云变幻

        湿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20.jpg


    在水上交通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一片湿地,就是一部历史。宿松县湖区是出入安徽的水上要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广阔的湿地上,曾发生过诸多重大历史事件。
    得胜山是坐落在感湖与佐坝乡祀义湖之间湿地上的一座孤岛,四面环水。关于它的故事虽然在正史上没有多少记载,但它的名字在道光版《宿松县志》上有记载。
21.jpg


22.jpg


    洪后全说,小时候他常听到当地老人讲,三国时曹操曾在这里驻扎并训练过30万水师,刘备和东吴名将陈武也在这里先后训练过10万水师。元末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久战。当时,朱元璋在距离鄱阳湖不远的得胜山上安营扎寨,训练水军。不过,此时得胜山不叫得胜山。一日大部队开往湖北,水寨空虚,而驻在程营的陈友谅得知了这一消息,便率兵来攻。此时,正值打湖草季节,湖上烟雨迷蒙,打草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手持长柄草镰,骑在牛背上。明将便叫他们冒充兵丁在山前山后来回奔跑,以虚张声势。陈军见状,唯恐有诈,慌忙撤退。这时,朱军的援兵已到,便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朱元璋大喜,即敕封此山为“得胜山”,鸣锣处为“铜锣墩”,擂鼓处为“擂鼓墩”。
23.jpg


24.jpg


    至今,得胜山西北面还留有铜锣墩、擂鼓墩两处遗迹,1979年在此出土了一方精美的宋代瓷枕和很多明清瓷片,已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洪后全介绍,过去的得胜山,十年就有九年淹,居民出行都是靠坐船。如今的得胜山,人丁兴旺,居民由解放前的几十人增加到300多人,当地政府为这里修通了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
    1938年7月底,日军侵入宿松,8月2日侵占了县城之后,又占据了沿江洲区。在国民党县政府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形势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人民武装在宿松湖区逐步发展起来,成立了由詹大金、杨行舟等17人组成的湖区第一支抗日武装泊湖地区人民自卫队,在泊湖、黄湖等湿地一带,开展武装游击活动。1939年11月,中共彭泽特区书记周静轩,率游击队30余人,来宿松湖区活动,并与詹大金取得联系。为统一武装力量,经与新四军军部联系,于1940年3月成立长江游击纵队。3月下旬,长江游击纵队联合县常备队1000余人,包围了位于湖区的坝头日军座营,激战一昼夜,打死日军数十人,缴获步枪数十支。5月,长江游击纵队在湖区九成毕岭展开对日军的激战中,毙伤日伪军70余人,缴获敌人长短枪10余支、子弹4箱。发生在湖区的几场战斗,不仅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而且在政治上极大的鼓舞了根据地军民,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5.jpg

26.jpg


    2015年,宿松新黄梅戏演艺公司以黄湖岸边居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为题材,精心创作了抗日题材黄梅戏《黄梅谣》,不仅搬上了银幕,而且登上了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舞台。
27.jpg

28.jpg


    1949年4月4日,宿松全境解放。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中共宿松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各界人民,立即展开了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当时,国民党溃军退守江南,利用长江天堑负隅顽抗,他们把沿江环湖地区民间大小船只,一齐掳抉到江西彭泽、湖口和湖北黄梅严家闸等地控制起来,阻止解放军渡江。湖区广大船民,却暗中将船只装上泥土,凿沉到湖底或驶向偏僻湖汊掩蔽起来,等渡江大军一到,即争先恐后,打捞船只,并组织船户配齐水手,踊跃参加渡江主攻作战。4月21日15时,前线指挥部宣布进军命令。船队悄悄驶出华阳河口,船工奋力摇桨,迅速向南岸飞驶。强大的解放军像离弦的箭簇,很快占领了敌军的前沿阵地。渡江战役期间,全县共出动民船1000多艘,船工2000多人,他们在枪林弹雨和惊涛骇浪中,不怕牺牲,日夜奋战,将十几万解放大军的指战员和武器装备以及军需物资,从长江北岸运到南岸,不到两天时间就胜利完成了任务。同时,湖区人民也付出了代价,27名参战船民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62人英勇负伤。
29.jpg


    不管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宿松人民特别是湖区居民,为支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历史不会忘记,定格于湿地文明的红色篇章。
            移民汇集

    湿地民俗文化五彩缤纷

30.jpg


31.jpg


    宿松华阳河湿地附近的陆地原是一片杂草丛生、獐兔出没的半沼泽荒地。1956年2月,由华南垦殖局林建师调来机务人员和转业军人组成的机耕队,派驻到宿松华阳河开垦荒地。
    上世纪六十年代期间,山东微山,江苏高邮、洪泽,以及安徽滁州、淮南等地湖区闹饥荒,这些地方的渔民不得不拖家带口,辗转千百里,驾船逃荒到宿松湖区。在他们眼里,有着丰富湿地资源的宿松,就是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生活的富庶之地。
32.jpg


33.jpg


    1969年10月,华阳河垦区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安置了来自全省9个地区的2144名退伍军人,并接收了来自上海、合肥、蚌埠、安庆等地市的6180名知识青年。
    随着大量外地人口和渔民的迁入,湖区湿地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形成具有湿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从小在宿松湖区长大的何广强老人,于1962年随父母一起从江苏高邮逃荒到宿松,当时他只有6岁。他说,到目前为止,湖区以船为家的专业渔民仍有1500多户,6000多人口,主要是来自山东、江苏、安徽等地13个县市的人。刚开始,虽然大家的风俗、语言等各不相同,但随着渔民子女之间的通婚,逐渐形成了与宿松当地人不同的婚丧习俗。
34.jpg


35.jpg


    在婚事上,新郎在迎娶新娘那天,一般要赶在四点之前乘船到达新娘家,当然越早越好;新娘家即备好糕点、糖水,在船头招待新郎和陪新郎一起来的亲友。期间,新娘换上新郎带过来的婚服。大约一个钟头过后,新郎便带上新娘及新娘的哥哥或弟弟一起,乘船回到自己家。在新郎家,新郎要同新娘吃“交心面”。之后,新娘独自同哥哥或弟弟等人一起,乘船返回到娘家,同娘家人一起吃“离家饭”。尔后,新娘要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回到新郎家。与此同时,男女双方的亲友都要聚集到新郎家吃喜酒,产生的所有开支都由新郎家承担。
36.jpg


37.jpg


    何广强说,他家姊妹六个,都是按照这种习俗举行婚礼的,找的对象都是在船上生活的渔民,他妻子是山东微山县的,从小也生活在船上。过去,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女方陪嫁的东西只有几床被子而已。现在,虽然渔民的经济条件都好了,但家家户户仍延续这种婚嫁习俗,只不过女方陪嫁的物品多了、值钱了。
    在丧事上,渔民家都是在船上设立灵堂,人去世后的当天均不入棺,等到第二天傍晚才入棺,在第三天就出殡,但不能超过中午十二点。出殡,往往都是采取“就近安葬”,哪里距离停泊船只的水域近,就将亡人的棺木葬在哪里。现在国家实行殡葬改革,渔民们可以将亡人安葬在公墓里。
38.jpg


39.jpg


    生活在湿地的渔民,不止是婚丧的习俗与宿松当地人不同,就是过春节的习俗也不同。他们都是三十晚上玩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天天吃水饺,不吃大米饭,要等到初二之后,才能相互串门、相互请客吃饭。
    除此之外,湿地渔民还有几种特别的习俗。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为此,每逢这天,渔民们便自发组织在一起,杀猪宰羊,举行祭拜仪式,设立管湖的“龙王”牌位,烧香磕头,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水上平安。居住在佐坝乡祀义湖湿地的渔民,称之为“水陆会”,以此方式祭河神、土地神,祈福水陆平安。
40.jpg


41.jpg


    每年农历九月过后,是湖区开展捕捞的季节。这时,渔民们都要提前找风水先生看日子,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捕捞前的“赶网”仪式。这天,住在同一片水域的渔民便集中在一起,趁清晨天刚亮时,驾船到指定的一个水域,在船头燃放鞭炮,祈福年底捕捞顺利、平安。
    宿松湿地文化是人们与湿地长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给现代的人们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一张色彩斑斓、美丽和谐的织锦,需要我们备加珍惜,更从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达成湿地生态文明的发展共识。(来源: 皖江文苑)
42.jpg


43.jpg


全部回复1

看清事实说话 发表于 2018-7-2 16:57

看清事实说话 2#

2018-7-2 16:57

先生幸苦了,湖泊湿地,全方位叙说,来自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下士5
:
2056774210@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32

帖子238

积分60637

图文推荐

  • 复镇初中举办初中读物

    复镇初中举办初中读物进校园评审会为深入贯彻落实

  • 2025年度宿松县赴高校

    因高中体育岗位有考生放弃考察资格,根据《20

  • 老岗村关于积极参军报

    老岗村关于积极参军报国的倡议书 亲爱的老岗村青

  • 复镇初中召开“规范管

    复镇初中召开“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推进会为进一

  • 复镇初中开展师德师风

    复镇初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系统学习”培

  • 复镇初中召开春季学期

    复镇初中召开春季学期期末工作总结会随着紧张而充

  • 宿松县温馨老年公寓慰

    7月9日上午,宿松县温馨老年公寓负责人赵长水

  • 宿松:交警城管柔性执

    “您看看,这些电动车把整个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都

  • 暖心!泓康杯业再伸援

    近日,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里暖意涌动—

  • 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

    近日,宿松县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对党建工作表现

  • 洪岭初中党支部开展暑

    洪岭初中党支部开展暑假安全大家访志愿服务活动

  • 宿松爱心企业家情系教

    近日,常州柳溪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伟先生通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