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诗词联赋] 仙吕·太常引——劝钱逃者归来

[复制链接]

2018-8-1 08:46 21331 3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8-7-30 17:07 |阅读模式

ssxfyzlscxwz 1#

2018-7-30 17:07

宿松有人因为欠一万五千多元钱债,出逃,上了悬赏黑名单。
作《仙吕·太常引》一首,劝他早早回头

仙吕·太常引
钱逃打赏刷名单,
一万五千元,
数月两三餐。
笑得我、前胸后弯。

负荆请罪,无怨无悔,纳福自心宽。
改过找平安,
那点债、回头再还。

全部回复3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8-7-31 10:22

ssxfyzlscxwz 2#

2018-7-31 10:22

元曲简介:
我国古老的音乐分为五个基本音阶:
宫(gōng )商(shāng )角(jué)徵(zhǐ)羽(yǔ)
相当于现在简谱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对比西洋乐的声调,宫(C)、商(D)、角(E)、变徵(F)、徵(G)、羽(A)、变宫(B)七种。
(变徵相当于现代西洋乐的F调,声调悲凉。羽声相当于现代西洋乐中的A调,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


古中国音乐注意了音量高度的差别,类似于现在八度音阶分为音阶不完全相等的十二个半音,从1到12,单数叫律,双数叫吕。
黄钟(f)→大吕(#f)→太簇(g)→夹钟(#g)→古洗(a)→仲吕(#a) →蕤宾(b)→林钟(C)→夷则(#c)→南吕(d)→无射(#d)→应钟(e)
其中六律为:黄钟、太簇、古洗、蕤宾、夷则、无射。
其中六吕为: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

古音乐发展到元朝,分成南北两个区域,北曲共有12个宫调,335个曲调,
12个宫调是:
黄钟、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中吕、南吕、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
元曲最常用的是正宫、仙吕、中吕、南吕和双调;
其次是越调和商调;
再次是大石和黄钟。
小石、商角和般涉三调最罕见。

七种常用宫调的曲牌是:
1.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塞鸿秋、倘秀才、脱布衫、小梁州、醉太平、芙蓉花、菩萨蛮、月照庭、六么遍(柳梢青)、甘草子、三煞、煞尾;
2.仙吕:端正好、赏花时、八声甘州、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后庭花、寄生草、那吒令、鹊踏枝、醉中天、忆王孙、一半儿、瑞鹤仙、六么令、四季花、双雁子、太常引、柳外楼、赚煞尾;
3.中吕:粉蝶儿、醉春风、石榴花、斗鹌鹑、上小楼、迎仙客、普天乐、喜春来(阳春曲)、满庭芳、快活三、尧民歌、朝天子(谒金门)、四边静、齐天乐、苏武持节(山坡羊)、卖花声(升平乐)、摊破喜春来、煞尾;
4.南吕:一枝花、梁州第七、牧羊关、玄鹤鸣(哭皇天)、乌夜啼、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楚江秋)、贺新郎、梧桐树、红芍药、四块玉、草池春、鹌鹑儿、玉交枝、黄钟尾;
5.双调:新水令、驻马听、沉醉东风、夜行船、银汉浮槎(乔木查)、庆宣和、庆东原、风入松、雁儿落(平沙落雁)、得胜令(阵阵赢、凯歌回)、水仙子(凌波仙、湘妃怨)、滴滴金(甜水令)、折桂令(秋风第一枝、天香引、蟾宫引、步蟾宫)、乔牌儿、步步娇、沽美酒、梅花酒、收江南、清江引、牡丹春、汉江秋、庆丰年、小阳关、捣练子(胡捣练)、太平令、快活年、行香子、锦上花、碧玉箫、楚天遥、天仙令、大喜人心、醉东风、减字木兰花、青玉案、鱼游春水、离亭燕带歇指煞、离亭燕煞;
6.越调:斗鹌鹑、紫花儿序、金蕉叶、小桃红、天净沙、调笑令(含笑花)、秃厮儿(小沙门)、圣药王、麻郎儿、络丝娘、东原乐、绵搭絮、拙鲁速、雪里梅、古竹马、寨儿令(柳营曲)、三台印(鬼三台)、梅花引、南乡子、唐多令、雪中梅、煞、尾声;
7.商调:集贤宾、逍遥乐、挂金索、上京马、梧叶儿(知秋令)、醋葫芦、浪里来、金菊香、双雁儿、望远行、玉抱肚、秦楼月、高平煞、尾声。
:老汉我心性随和,喜欢用百姓语言填词,所以写了这篇元曲——仙吕·太常引。写得不够好,抛砖引玉,希望爱好文学的工农兵老朋友批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领悟 发表于 2018-7-31 18:04

领悟 3#

2018-7-31 18:04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8-8-1 08:46

ssxfyzlscxwz 4#

2018-8-1 08:46

文化不能不讲历史渊源,元曲简介之二
元曲兴盛时期,是把元朝汉人分十等的时期。
十等汉人: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
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在娼妓与乞丐之间,社会地位是很低的,排行老九,被讥刺为臭老九。
南宋灭亡,南宋的读书官员如谢枋得、郑思肖之流,不愿意接受元朝收编录用。因此贫穷,读书人群,属于被豁免丁税的人群。


那时像唐诗宋词的歌功颂德,暂时偃旗息鼓,而元曲用长短句,对社会的弊端,刺激得比较厉害,反映了汉文人那种反抗情绪。同时这类文人封不住嘴,乃是滑稽之雄。元曲所以兴起。
由于历史原因,保留至今的元曲形式,是元曲中的散曲,元曲中的杂剧则很少。
那时的北京不叫北京,叫大都。
北方大都,南方临安,以这两个区域为中心的元曲,分为南曲北曲。

我喜欢北曲,有讲究的格律。
北曲类似于宋词,于宋词不同的是,元曲衬词灵活性较强。从汲取元曲的活泼成分看,元曲文学艺术,新的运用,去糟取精,便是的一种独特的工农兵语言文体,本人认为,应是值得一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上士1
:
xiemao10@aliyun.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86

帖子972

积分185985

图文推荐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曹晓革督导调研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宿松融媒讯 5月1日,县委书记曹晓革督导调研项

  • 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总商会)开展“五一

    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总商会)开展庆祝“五一”

  • “五一”假期|宿松交通执法这么干

    “五一”假期,车流、物流、人流激增,我县交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