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起义的故事 南昌起义后向南撤出,在南面围堵的是国民党的滇军,方面军前敌委员会,考虑朱德曾经在滇军的关系,派朱德开路。 进入广东,在三河坝,前敌委员会把叶挺的25师交给朱德临时指挥三天,顶住追兵掩护主力南下海陆丰。这时朱德才有南昌起义军的指挥权。 25师在三河坝顶住三天三夜,伤亡七八百人,剩下两千多人,准备南下与主力部队汇合,传来了主力全军覆没消息。这两千官兵一片慌乱,是朱德坚持和鼓励才保留了一部分人,部队没有补充,没有给养,许多人离开了队伍,到十月底,队伍开到江西安远天心圩,只有八百余人。当时师以上军事干部只剩朱德一人,团级军事干部只剩下王尔琢,团级政工干部只剩下陈毅,队伍面临一哄而散之势。如果这八百人散掉,南昌起义部队将片甲不留。
朱德,福将啊! 队伍要散伙,朱德站了出来。在天心圩军人大会上,朱德说,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要革命的,要革命的同志们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朱德说,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了,但1917年,俄国革命成功了。我们今天就是俄国革命的1905年,我们一定会迎来我们的1917年。朱德激情与信心,火焰一般传播给了剩下来的干部战士,使大家深刻感觉到信仰的力量。这支队伍,发展壮大到22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 谁能够想到,起义过程中并未担任主要领导,后来留在三河坝担负殿后任务的朱德,收拢南昌起义残部,坚持斗争,从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贺龙更是福将啊! 历来纪念南昌起义,没有讲贺龙,只讲朱德,也许关键是在于只讲革命火种吧!但是,既然是要真实地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不讲贺龙怎么行呢?包括贺龙在内的贺龙两万人的队伍呢? 1927年贺龙参与领导南昌起义,起义部队里其中有3000多人来自湖南桑植。起义军撤出南昌后战役伤亡很大,贺龙只带了8个人回桑植。尽管如此,不到1个月,又有数千名桑植儿女加入红军。”向佐柏说,在红色血液流淌的桑植,贺龙招兵“招一百只要一歇,招一千只要一天,招一万只要一转。” 贺龙能将剩余的八个人发展到红军的红二军团,1931年3月改为红三军。1932年10月,湘鄂西根据地反“围剿”失败,红三军被迫从洪湖突围,转战豫西南、陕南、川东,远征七千余里,于1933年初折回湘鄂边。1934年7月,红三军在黔东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黔东苏区。到1934年9月,黔东苏区已拥有印江、德江、沿河、松桃,酉阳五县地域,纵横二百余里,人口十万以上。黔东苏区的开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为创建湘鄂川黔边根据地奠定了基础,而且为红二、六军团的会合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红二、六军团的胜利会师,不但打破了敌人阻拦和各个击破的阴谋,也为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开辟了道路。红一方面军撤离江西苏区,决定开始战略大转移——长征,就是在红二、六军团会师的前夕,而且最初到达目的地也是湘西,即与红二、六军会合。
综上,可以这么说,如果说朱德是一个福将,贺龙为了保护这个福将实现突出重围的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起到了关键作用。贺龙就是名副其实的福将了。所以纪念南昌起义,不可忘了贺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