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石艳荣,是高岭中心幼儿园的一名普通老师,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明白教育对孩子的意义。同时在领导的安排下我又成了高岭社坛村的一名帮扶责任人。在这里,我又了解了一个个贫困户对我们帮扶者那种需求、渴望、信赖的心情。
2018年4月,我与同事们一样,拿着扶贫宣传资料,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我的帮扶对象是高岭社坛村和平组的5户贫困户。从这以后,除了日常教学工作,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到村里去扶贫。说真的,刚开始听说我们老师要扶贫的时候,我很纳闷。我是个老师,让我给孩子上课还行,但让我去帮扶贫困户,特别又有年龄偏大的老人,我能帮扶什么,我能给他们解决困难吗?我能带上他们致富吗?疑惑一直在我心里。并且让我头疼的问题是,我不会骑车,每次去帮扶,都是到处找朋友帮忙,让他们带我去贫困户家或有时候自己走过去。由于老公在外打工,每次去扶贫前,还要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同事看管。因此,扶贫工作开始对我来讲,真的很吃力,很迷茫!
慢慢地,通过几次对贫困户的走访,看到贫困户对我们帮扶者那种信任的眼神,我感觉到我的辛苦又是值得的。
何四海爷爷是我五个贫困户其中的一个,他是一个五保户,今年已经87岁了,老伴已经去世,有一个女儿嫁到外村,并且已经也是很大年龄了。第一次去他家,很远就看到那矮小的两间红瓦屋坐落在小山的旁边,听说是危房改造的。走进他家,老人刚好在家。引入眼帘的是老人家桌上两个菜碗,看得出那是热过了几次的腌菜。我心里有点酸楚的感觉。老人精神还好,我问老人有什么困难没有,老人说没有,都说国家政策好,让他享受了低保,五保,生活有保障,太感谢政府了。村里还给他养鸡产业补助。我让他把扶贫包给我看看,然后老人把扶贫包拿出来,我看到老人的银行卡还没换。(因为前几天听说农村要统一换卡,三卡合一)就同他说这些卡要拿到农村商业银行去换。老人说,我老了,走不动呀。是呀,这可怎么办?我又不会骑车。后来与同事商量,让同事用车背他去银行换。老人很是感激。
第二次去何爷爷家,我提前打电话给他。等我到他家时,何爷爷一直在家等我。由于快到端午节,我拿了桶油给他。何爷爷一个劲地说,不用的,我有油,你拿回去吧。但从他的话语中能感觉到他由衷的幸福!临走时,老人拉着我的手对我说,你们忙,以后不用经常来看我了,我很好!太谢谢你了!其实我也没为他做什么,但老人那真诚的话语,那信任的眼神让我体会到一个帮扶者的乐趣!
孙四华家是我另一个帮扶贫困户。他家只有两口人,女儿在合肥读大专,已经申请了教育资助。平时孙四华就在附近帮人伐树。在去他家之前,我从旁人口中得知孙四华是一个“难缠户”,很不好打交道,心里有点发慌。因此我在去他家之前,也打了一个电话,我说想去他家看看。他说好呀,我现在外面,等会回家去。但是等我到他家,门是锁着的,人没有回来。我心里在想,是不是蒙我呀!于是我再次打电话给他,他很快就接了电话,说马上就到。果然,他很快就骑车到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本来在外干活,是从二十里路外骑车赶过来的。我赶紧道歉,对他说,如果以后这种情况就不用赶回来,我下次再来你家就好了。他说,那怎么行,老师你来一趟也不容易,我怎么能不回来呢?我非常不好意思,说耽搁你干活了。他说,你辛苦来看我,是心里有我们贫困户,怎么能说耽搁呢?就是提前让我在家等也是应该呀!我为我开始的瞎想感到羞愧!其实我们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是淳朴的。你对他们哪怕就一点点的问候,他们都感激不尽。我们还能有什么理由说苦说累呢?还能有什么委屈呢?
四个月的扶贫路上,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我相信,只要我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宣传好落实好,村民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虽然自己有时候也感觉到很无助,但一想到我的贫困户们对我的信任,我心里还是暖暖的。人生路上有困难,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幸福的生活!(汪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