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绳纹券井青砖 再现宿松历史

[复制链接]

2018-10-21 23:34 17109 0

2383289468 发表于 2018-10-21 23:34 |阅读模式

2383289468 1#

2018-10-21 23:34

绳纹券井青砖 再现宿松历史(影 青)
      9月10日上午,在县城东通德街(老人武部后)施工工地打基础柱井时,挖出数十块呈长方弧形、两头均有榫卯的青砖。每块砖弧长28厘米,宽14厘米,厚3厘米,砖贴面施有绳纹。这种造型的砖在我县还是初次发现。
  笔者认为,此砖是东汉晚期至魏晋时代的产物。
  有榫卯绳纹砖的出土折射出宿松先民聪明才智。这口券井的发现,对研究宿松东汉时期以来先民们的历史生活状态,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两汉至魏晋时期的实用井,是难得一见的,我们只看到作为陪葬用的陶井模型,所以这一劵井绳纹青砖的出土,对我县来讲的确是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
  砖呈弧形两头带榫卯,不难看出是特制的青砖。可以认定是专门用来砌水井护壁的专用砖。因为古时打一口水井,必须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先挖井,挖至三、五十公分深时砌砖墙,砖必须成弧形两头要有榫卯相接,形成有一定尺度规格圆圈。第二步是向下掏挖,把土取出,砖墙沉下去。第三步是再砌墙,再挖反复循环,等出了水井才算挖好了。这样砌起来的井既可防四周泥土坍塌又可防污水回流,保持水源的洁净,的确实用又结实。
  笔者认为只有在群集人口较多,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方才能开挖这样的券井,由此推论可以更进一步证实,宿松县治所在地的确在西汉末年,由第一任县令张何丹就迁到现在的孚玉镇了。因为只有县治所在地人居人口较多,也是全县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当时打一口这样的劵井是要一定经济实力的,不说一、二千年前,就是近、现代人要打一口砖券水井制水用,也得要地主老财才能有这种经济实力的,平民百姓是享用不起的。
  其次,券井的发现也能反映出一千多年以前宿松手工业发展的水平和制陶业的技能以及深井钻凿工艺的成熟。故此,绳纹榫卯青砖的出土再次展现我县的历史。如果将来新博物馆建成后,在某一展区将这出土的绳纹榫卯劵井砖的实物复原一、二圈井壁展示,那一定会是一个亮点,不用介绍,行内人一眼就会发现它的珍贵和价值。
  最后,不得不说由于地壳的变迁和增厚,井址距离地面有几米深,现场没有挖掘到井底的沉积层,无法找到井底的遗存物作为佐证,就将土回填了,笔者感到非常的遗憾和无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推广达人 灌水之王
:
网络大伽
:
2383289468@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695

帖子2008

积分437925

图文推荐

  • 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总商会)开展“五一

    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总商会)开展庆祝“五一”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五一”假期|宿松交通执法这么干

    “五一”假期,车流、物流、人流激增,我县交

  • 宿松公益-华亭联络站五一温情探访

    五一假期,当许多人沉浸在休闲与欢聚中,宿松县新

  • 温情传递,爱满宿松丨宿松公益工会暖心守护

    在宿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工会大家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