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六顺松兹】关于宿松《石氏族谱》

[复制链接]

2019-6-26 16:16 59981 18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6-14 16:55

宿松龙湖 11#

2019-6-14 16:55

(九)、九修族谱

九修族时间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与上一次修谱间隔31年,主修是十八世石广均公。
对于这位主修石广均,字方墀,号矩生,我不想过多说明,我在专门文章写了他。他是石葆元的儿子,汪桂月的学生,道光丙戌成进士,兵部主事,相当于今天国防部二级机构负责人,一个厅级干部。他的传记是武英殿大学士世袭一等侯爵曾国藩写的。
这次修谱有两个谱序:一个是他写的,另一个是十八世裔希向撰。
    希向,字藜阁,号子政,监生。著有《三生集》、《三生诗赋集》二卷。他进了《邑志•文苑》。他不仅参加九修族谱,而且十修也是他主政,条分缕晰,至今犹仿效之。公以侄凤池工部员外郎加一级貤封奉政大夫,年七十卒。
他的谱系说这一次修谱族人已经“数以万计,相亲相爱,从无角立争嫌者,道衷夫和也。”说明石氏到鸦片战争以后已经有男人一万多了。
石广均的谱系有三点值得玩味。首先是解读了他父亲那一句“国史家乘相表里”。他说,“ 旨哉斯言!夫史纪一代之贞淫淑慝【人才之淑慝,妇女之贞淫】,劝惩瞭然,家乘似未可同日语。然观后人之盛衰,即可觇前人之得失。以古为鉴,家国从同,非徒次昭穆,纪事迹,世经人纬,有史表之遗意也”。第二是对石氏文才武略的人物发出由衷赞叹:“忠义孝弟之馨香,事业文章之瑰伟,方郡邑志,代不绝书,粲乎烂巳”。第三是对石氏的歌颂与肯定。“吾族聚于斯者无虑万人,虽苑枯荣落间有不齐,而生齿之殷繁,田产之饶裕,科名之鹊起蝉联,较前修时且蒸蒸日上焉,非祖宗之积德累仁者至深且厚,而我子孙藉蒙其修于勿替欤”!或者,吸取第七次修谱的教训,主修们都变得世故圆滑。
2019年6月9日星期日农历五月初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9-6-14 18:01

ssxfyzlscxwz 12#

2019-6-14 18:01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6-14 16:53
谢谢先生一路支持!真正意义上的族谱最早起源于宋,真正全民大规模修谱是明末清初。皇帝家的传承都有争议 ...

我完全赞同先生的说法。《老谱》拼凑有些可能。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
例如石卓欣《乐平老谱》
说,五三世,炎公,师况长子,字万章,生于唐宣宗大中十年丙子,广明时同朱革追黄巢尽节而殁,娶孙氏,生子二:玉麟、玉凤。
我看那意思,好像说,在唐僖宗广明(880-881年)炎公同朱革追黄巢农民起义军,途中牺牲了。
说石玉凤,到安徽歙县黄墩,寇灭,就居住在安徽省歙县城北3公里的云岚山, 娶华氏,齐氏,生子一:中吉。
历史上,唐天佑年间,政局动荡,杨行密割据江淮,钱镠割据两浙。唐朝瓦解,南北对立,907年北方朱温篡唐进入后梁时期。江南兵荒夹着饥荒,贼寇灭需要到政局稳定,
寇灭,最少是朱友贞杀父称帝,龙德三年(923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国王,正式建立吴越国的时候。
石卓欣《乐平老谱》说石中吉,是石守信的叔爷爷家人,辈分是叔父,
叔父生于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叔房堂兄弟石守仁生于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年,住居在安徽歙县黄墩。
黄墩距离屯溪只有三四公里的篁墩古村,原属“歙之西南隅,去县治三十里”。 唐末黄巢时,当地又易“篁”为“黄”。至明代,休宁进士、篁墩程氏后人程敏政再次改“黄”为“篁”。
则云岚山,黄墩,两地距离36里。
比较石守信(928-984年)。年岁还是比较接近。但不是处处显得逼真。如先生所说,越真越假。
石卓欣《乐平老谱》说,石守信谥武烈,追封威武郡王这不错。可是他弄成了武威郡王,就错了。而且没有说石守信的爷爷不叫石锐。而是叫石玉麟。
就出现石玉凤石玉麟到石守信之间,有同名同姓的石守信。收音机两个波段窜台了。
同时,万石石奋家孙子石德,属于公开的名人大起大落,谱中不载,人物不存在。就不应该了。
不是说不应该,也可能是像收音机两个波段窜台了。也可能那时另外有个同名字的石庆,被嫁接到那家石奋上去了。同样道理,石崇也可能是同名同姓,嫁接到人家石苞上去了,也犹未可知。
先生辛苦了,继续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9-6-15 08:41

ssxfyzlscxwz 13#

2019-6-15 08:41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9-6-14 18:01
我完全赞同先生的说法。《老谱》拼凑有些可能。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例如石卓欣《乐平老谱》说,五三世, ...

上一篇回复贴,推算年份可能错了。
既然石卓欣先生《乐平老谱》炎公生于唐宣宗大中十年,也就是公元856年,因为880年黄巢向长安转移,881年黄巢做了皇帝,也就是说与追黄巢尽节,就是880年,则炎公24岁殁于追黄巢途中。且24岁前生了两个儿子玉麟、玉凤。
玉凤就算是炎公20岁生的,即公元876年生,则寇灭就不是指877年的王仙芝江南残部。玉凤才一两岁怎么灭寇?必然是另有说法。
历史上,唐天佑年间,政局动荡,杨行密割据江淮,钱镠割据两浙。唐朝瓦解,南北对立,907年北方朱温篡唐进入后梁时期。江南兵荒夹着饥荒,贼寇灭需要到政局稳定,
寇灭,最少是朱友贞杀父称帝,龙德三年(923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国王,正式建立吴越国的时候。

请石老师帮帮忙,
把上贴中的一段话编辑掉。
我想,这里所讲的“寇”,好像是想说公元877年冬月王仙芝与黄巢分裂,黄巢军北移。公元878年二月,王仙芝军被曾元裕包围,兵败黄梅,突围中王仙芝不幸战死。余部渡江转战江南的故事。
改成——
历史上,唐天佑年间,政局动荡,杨行密割据江淮,钱镠割据两浙。唐朝瓦解,南北对立,907年北方朱温篡唐进入后梁时期。江南兵荒夹着饥荒,贼寇灭需要到政局稳定,
寇灭,最少是朱友贞杀父称帝,龙德三年(923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国王,正式建立吴越国的时候。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6-15 14:55

宿松龙湖 14#

2019-6-15 14:55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9-6-15 08:41
上一篇回复贴,推算年份可能错了。既然石卓欣先生《乐平老谱》炎公生于唐宣宗大中十年,也就是公元856年 ...

好的,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删除并且改正了。谢谢您!问好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6-15 15:33

宿松龙湖 15#

2019-6-15 15:33

(十)、十修族谱

十修族谱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与上一次修谱间隔时间恰好30年。这次主修是十七世瀚香、十八世希周二公。谱序二:序一,十八世裔孙希周撰;序二是一篇公序,作者未署名。谱跋二:跋一,未署作者名;跋二,十七世裔孙瀚香撰。
这两个主修,都是没有做官的读书人。香瀚,字就熔,附贡生。曾祖圣玑,祖监生成瑞,父泽弗。希周,字品连,号稼卿。廪生,廪贡。载《邑志•文苑》)。
但是希周第二的儿子风池工部员外郎,他也因此得了个诰封朝议大夫员外郎加二级,晋封中宪大夫。曾祖述,祖之珮,父鸿翮。不得不说,这位老大人对于宿松历史上还有一个大贡献,那是咸丰八年(1858)安庆三河失利,将军都兴阿、都统多隆阿由安庆退至宿松邑城外,本来不打算进城的,因为军粮告罄,兵饥马惫。他的儿子鸾坡,谋诸父老,倾仓助饷壶浆箪食以迎之。所以一战而定花凉亭后获大捷,鸾实启其端焉!后来以军功加六品衔,选授六安、休宁训导,因疾均未赴任。
这次修谱一年时间就大功告成,顺风顺水。留下来的几篇谱系似乎没有什么新意,我也顺水推舟,不废话啰嗦。
2019年6月10日星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6-15 15:44

宿松龙湖 16#

2019-6-15 15:44

(十一)、十一修族谱
十一修族谱在光绪三十年(1904),与上一次修谱间隔30年,主修是石氏两个头面人物,一个是十九世镜潢公、一个是二十世长信公。两人都写了谱序,还有一个谱跋作者未署名。
先说说主修的这两位进士。
石镜潢,字宅三,号星渚,又号心矩、竹醉生,清附贡,同治庚午举人,光绪丙戌(1886年)进士第三甲第八名,朝考一等。宿松石姓第六位进士,宿松石氏十九世祖,禧字辈。钦点主事,提升贵州司员外郎,直隶司员外郎,考取御史,奉旨记名总办秋审处兼司务厅京察一等,提升广东司郎中,改补法部补授编制司掌印中,补辽沈道监察御史,掌江苏道监察御史,兼署掌云南道监察御史,己酉京察一等,拟升给事中,诰授中宪大夫,晋授中宪大夫,春秋九十,民国徐大总统赠硕德耆年匾额一方,寿联一副。著有《竹醉生自订年谱》及《诗文集》待梓,事迹载邑志名贤传及本传。
他大器晚成。“清同治庚午(1870年)科举人,光绪丙戌(1886年)进士” ,40中举人,56岁中进士。镜潢公出身世家,父亲、祖父都是“监生”,即国子监的学生。为什么56岁中进士?清光绪丙戌翰林江西学政内阁学士柯劭忞撰文说出了原因。“君幼而夙成,长而劬于学,为诸生有声庠序。是时洪秀全窃据金陵,江南罢乡试十余年。君与伯兄凤池间道走京师,应顺天乡试。报罢,遂入资为刑部主事。已而贼再窜安徽,宿松陷于贼。君叹曰:“吾父母避地无宁岁,而吾犹羁官守,是不可以巳耶?”即请假归,归而丁内外艰,里居十年不复言仕进。洎江南大定,君亦举于乡,入京师应会试。”“予试南北闱共九次,庚午举于乡。会试七次,丙戌始通籍。年已五十有七,所以至老不倦,犹得捷南宫,而次第升迁者,大都其内助也。”——他那贤内助我写进《宿松历代乡贤》。
他德高望重。“民国徐大总统赠硕德耆年匾额一方,寿联一副。”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号水竹邨人),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等。生于河南卫辉城内曹营街四号寓室,乳名卫生。清季翰林,官至东三省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并曾担任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辛亥革命后,於一九一八年曾任大总统。工山水,颇清秀。书宗苏轼,略变其体。能诗,设晚晴簃诗社,罗致诗友,编印清诗汇。有归云楼题画诗集,成於一九二四年。集画家、书法家、诗人、帝师、民国大总统于一身的徐世昌与镜潢公是同榜进士,徐世昌中二甲,镜潢公中三甲,古代官场称为同年之谊或年谊,赠匾并送寿联,肯定让镜潢公身价百倍。如果这幅“硕德耆年”匾额和寿联还在肯定价格不菲。
他为官清廉。刑部直隶司主事,正六品;员外郎,从五品,相当于副厅级,官职不大,但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己酉“京察一等”,即相当于今天京官考核获一等。官不大,核核评价高。他晚年自号“竹醉生”,居住“草堂”,曾国藩为草竹醉生草堂题写一联:“自有琴书增道气,且将诗句答年华。"公自拟一幅对联:两三亩荒园,也种梅花也种竹;八九间老屋,半藏农器半藏书。一个市纪委书记,住“八九间老屋”,足见清贫;“半藏农器半藏书” ,一个封建士大夫耕读传家,实属难能可贵。
石长信,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第三甲第二十五名进士。绳籙幼子,字鱼及,名厚庵,又名后庵、禾庄蜕叟,郡廪生,光绪戊子(1889年)科举人,乙未科(1895年)进士,保和殿复试二等第十三名,殿试三甲第二十五名,朝考一等第十五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戊戌散馆钦取一等第四名,授职检讨奏充大学堂教习,历国史协修公纂修编书处协修,壬寅考议御史,奉旨记名,甲辰晋翰林院检讨,掌湖南道监察御史,转给事中加四级,诰授中议大夫,事迹载本传及通志、邑志儒林传。生于清咸丰甲寅四年(1854年)六月十三日寅时,卒于民国戊午(1918年)正月十四日寅时,葬,有碑志图。子三:光寅、光昺、光午。
他在京城为官开始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奏充大学堂教习(教师),国史(官署名。清属翰林院,掌监修清史,有总裁、清文总校、提调、总纂、纂修、协修等官)协修公纂修编书处协修,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唐宋均曾设置,位次编修。明清属翰林院,从七品)。后任湖南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 ,从五品,相当于今天市纪委书记。给事中,隶属都察院,正五品衔。简言之,长信公从进士到社会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大学教师,清史编辑,市纪委书记,市委副书记,享受正厅级待遇。
长信公官不很显赫,但忠于职守,为民请命,积极为富国强兵而献计献策。《石氏族谱》收录其两道奏折。第一道奏折是宣统元年。第二道奏折是宣统三年。长信公提出修建铁路。他说“窃查铁路为交通要政,我国幅员广远,风气各殊,尤非铁路联络不足以收行政统一之效。” 用今天的话说,长信公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很多可行性措施。
长信公是治国之贤才,可惜生不逢时。长信公是学者,是治国贤臣,又是个多产诗人。
石镜潢的谱系是所有谱系里最朴实而情感真挚的一篇,可以算一篇感情真挚的散文。他亲身经历了三次修谱。第一次修谱时他14岁,“吾谱当九修时寰海升平,家给人足,余年十四得及见之,呜呼盛矣”;第二次却不同“十修则值水患频仍,后迭遭兵燹,财产多耗,巳觉左支右绌”;这一次“生齿日繁,人多失业,城乡殆无一殷实者,屡议屡辍。”因此他感到庆幸“余何幸,天假之年,亲见吾谱九修、十修,十一修之三次告成,辄欣然自慰。”
接着他简单叙述了平生经历。“仰叨祖宗庇荫,十八入邑庠,三十赴京兆试,援例分刑曹,四十领乡荐,五十六成进士,用主事仍签刑部。去秋,由员外郎考取御史记名在部,前后四十余年,碌碌无所表现,良深内愧”。 人世沧桑。他一个75岁的老人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耳聪目明,不免感慨万千。“今老矣,世界沧桑,生计日蹙,吾族之祖业荡然不克自守者多矣,合计不过十存一二,窃惴惴焉临深履薄之是惧。”所幸者,人丁繁衍,科名较盛,未始非我祖忠厚所留贻,藉以绵延于勿替也。虽然,天道无往而不还之理,人事有剥极必复之机。
文章最后表达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一个见多识广的智者的期待与祝愿:但愿我族远宗卫大夫义方之遗谏,万石君孝谨之家规,近法迁松始祖万一公之忠节,仁八公之功业,止所公、玉修公之孝行文章,父诏其子,兄勉其弟,无论士农工商富贵贫贱安乐患难,务勤俭以执业,勿游惰以废职,六顺则法之,六逆则戒之。
鉴于篇幅,我暂时不说翰林公的谱系。
2019/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9-6-15 22:00

ssxfyzlscxwz 17#

2019-6-15 22:00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6-15 14:55
好的,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删除并且改正了。谢谢您!问好致敬!

石卓欣乐平武威石氏。无非是把五六世石守信威武郡王,他错误打成武威郡王,或者就起名武威石氏吧。看他其中“三三世崇公回白水祭祖。四十世思公仍回白。”
则知那是白水谱。
白水谱,是石廪公辨疑过的“虽铸铁且毁矣。矧获不朽故纸而考前人之系乎?”
谢谢石老师帮我编辑了,我回看了一下,很好。倒数第三行还有,石奋,我错了一个字。烦请先生帮助批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6-16 08:46

宿松龙湖 18#

2019-6-16 08:46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9-6-15 22:00
石卓欣乐平武威石氏。无非是把五六世石守信威武郡王,他错误打成武威郡王,或者就起名武威石氏吧。看他其 ...

也改过来了。谢谢!问好!您是热心人,我可没那份时间与毅力关注武威石氏族谱,能够把我们自己家族谱弄明白就不简单,别人家的是他的事,弄不好吃力不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6-26 16:16

宿松龙湖 19#

2019-6-26 16:16

(十三)、十三修族谱
十三修族谱时间是1990年,有一篇23世宣贤写的谱系,时间是1991年。这次修谱只是各个房股私下里续谱,整个家族没有统一行动。当时国家、社会还不公开允许修谱,因此修谱只是偷偷摸摸地进行,所以族谱质量不怎么好。不管怎么说,我们石氏敬宗收族的传统还是代代相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