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卓欣先生的乐平老谱,与松石谱有些不同 (江西乐平石谱的故事) 对照了一下,我看来另外网页。 从河南温县五冢洼,得知,万石之石奋,有第四子石庆,石庆生石德,世袭石庆的牧丘侯,本是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太子的老师。刘据由庶长子立为太子,先是石庆为太子太傅。后来,石德就是刘据的太子少傅,因“戾太子之变”。石德有罪,失法罔上,坐法当死,赎免为庶人。而石卓欣先生乐平老谱,没有这个人的记载。后文与松石谱也不太一样,所以发给石老师看看。 刘据成年后,依照汉朝的礼制需要迁往太子宫。汉武帝专程在长安城南覆盎门外五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博望苑,取广博观望之意 ,作为太子刘据的行冠礼的礼物,并允许刘据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喜好广交宾客。 元封五年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病逝,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就失去了最有力的后援,于是朝中的一些曾经和太子结怨的臣子认为太子已经没有靠山,又害怕太子即位后会清算自己,便开始诬陷太子。 征和元年,汉武帝年事已高,刘据也在太子的位置上做了三十余年,这时候曾因为驰道。且和太子结怨的江充等人,害怕刘据登上帝位后会清算自己,于是先发制人。利用当时的巫蛊一案,来陷害皇后和太子刘据。 此时的汉武帝在甘泉宫游玩避暑的时候生病了,于是江充等人趁着这个机会,向汉武帝进言说他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有人用巫蛊之法诅咒天子。 汉武帝便任命江充等人为使者,去治理巫蛊一事。 江充得到汉武帝的任命后,在后宫之中乱挖一气,终无所获。 征和二年七月的时候,江充在太子东宫之中,挖到了桐木人偶。 但是由于汉武帝这时候在甘泉宫避暑,太子刘据没有办法向汉武帝说明情况。 于是便向当时的太子少傅石德问策。
石德惧怕自己受诛连,他正告太子:“此事非同小可,又是人偶,又是反动帛书,何况皇上离京住在甘泉宫养病,病情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如果皇上像当年秦始皇被奸臣挟持,那么太子您就是第二个扶苏啊!不如先发制人。” 建议太子越权行事,拘捕江充等人及追查他们的阴谋。 太子在情急下同意石德所言。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壬午,于是便派遣使者矫诏抓捕江充,但是江充的驻守韩说怀疑使者的身份不肯受诏,于是韩说被刘据的宾客所诛杀。太子派人禀告皇后,又分发武器给侍卫。太子向百官宣布江充谋反。 但是当时江充调查巫蛊案的御史章赣逃出,去往甘泉行宫见武帝,向武帝控诉太子。 武帝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里,回报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刘屈牦率兵平乱。 太子纠集了数万人,与丞相军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 长安民众以为太子谋反,所以大多数人不支持他,太子势孤力弱而兵败。唯有逃离长安。 皇后自杀,太子宾客多人亦被捕杀。 一年多后,事情渐渐弄清了,所谓巫蛊一案,多属虚妄。武帝也终于明白:太子是被逼无奈,“戾太子之变”。不过是发兵自卫的,根本就没有造反的意图。武帝追悔莫及,便将苏文烧死于渭桥之上,又杀光了江充的家族。在湖县围捕时,一个兵刃触及太子尸身的,已因此功被封为北地太守了,这时也被灭了族。由于感念太子无辜,心中伤痛,汉武帝又在长安建造了一座思子宫。 从此篇文,得知此地,石德就是刘据的太子少傅,失法罔上,坐法当死,赎免为庶人。
这个故事里面,在十九世没有记载刘据太子少傅石德。
乐平石氏故事说: 五三世 炎公 师况长子,字万章,生于唐宣宗大中十年丙子,广明时同朱革追黄巢尽节而殁,娶孙氏,生子二:玉麟、玉凤
五四世 玉麟公 娶陈氏,生子中甫
五四世 玉凤公 至歙黄墩,寇灭逐,居云岚山,娶华氏,一说娶齐氏,生子一:中吉 五五世 中甫公 娶汪氏,生子守信 五五世 中吉公 玉凤之子,生于唐昭宗天祐元年甲子,娶刘氏,生子三:守仁、守义、守礼 五六世 守信公 中甫公子,佑宋太祖,谥武烈,追封武威郡王 五六世 守仁公 中吉长子,字永厚,生于晋高祖天福元年丙申,居黄墩,娶余氏,生子一:恭 五六世 守义公 中吉次子,字永和,生于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娶韩氏,一说娶柏氏,生子一:宽 五六世 守礼公 中吉三子,字永重,娶程氏,生子一:惠 五七世 恭公 字克敬 五七世 宽公 字克荣,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辛未,娶戴氏,一说娶蒋氏,生子三:琼、瓒、祥 五七世 惠公 字克齐,娶郑氏,生子一:正 五八世 璟公 字淑邵,生于宋真宗景德二年乙巳,娶仙槎戴氏,再娶朱氏,生子三:恕、和、敬 五八世 瓒公 字淑献,娶齐氏 五八世 祥公 字淑瑞,生于宋真宗祥符五年壬子,娶金氏,一说娶孔氏,生子一:吉 五八世 正公 惠公之子(迁葫田支派) 其中五十五世,中吉公,是石守信的堂叔,而石守信是石中吉的伯伯的孙子。 与松石谱不一样。值得研究。 松石谱《石淳公家训》“吾先世祖宋开国元勋,上柱国守信公孙中吉公,任饶州左史,遂为乐平菱田世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