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身外之物,过眼烟云。 我看到一篇作文,《中国经济70年:GDP从600亿到90万亿,第三产业成新引擎》好像说,可以通过统计钱数,就知道了整个面貌。愚以悬殊,尚存疑虑。作文中说到与1952年的事。这里,关于1952年的事,我还从上海大米说起。 先交代一下三野原貌,和三野进入上海,当时的连锁反应。
先是,我军向日伪顽占领区发展,战略“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八路军115师南下,第二纵队(三四四旅、新第二旅)南下,同年七月,在新兴集与新四军第六支队(欠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二、四、五、六旅);同年八月,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二、四旅七团)与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 皖南事变后,华中八路军、新四军统一编制在新四军。共七个师加一个独立团。那时新四军代号N4A。 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三师(七、八、九旅)黄克诚为师长兼政委。 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四师(十、十一、十二旅)彭雪峰为师长兼政委。 1941年9月,三四四旅就是四师的十旅,十旅减员太大,四师十旅刘震回归三师黄克诚,为平衡,调三师九旅给四师。
苏联红军对日作战,日本投降,老美支持老蒋收编伪军,受降日军,日美伪顽合流,抢夺胜利果实时。 我军战略“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我大帅老罗领山东八路,新四。分三次海渡去东北,接管苏联红军解放的东北。 黄克诚的部队在山东扩编壮大,原本是老115师,1945年分两批次开赴东北。
山东交接。 原四师第11旅的31团、32团、12旅的34、36团及骑兵团合编为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 原四师第11旅33团和第12旅35团编入八分区建制,坚持路西斗争。 原四师九旅,与罗炳辉N4A二师四旅朱绍清五旅成钧,抵鲁组成津浦前野。归上将老韦组成津浦前野。 那时山东野战军大帅老陈,有N4A总部,有N4A皖中第七师,有津浦前野、苏浙军区2、4纵队,苏中教导1旅。 这就是大帅老陈的第三野。
三野进驻上海。 历经多年的杀伐,上海经济滑坡严重,又遭老蒋携款潜逃。 上海初解放,天上有飞机偷袭,市场上大米钱钞有坏分子炒作。大帅老陈领三野前往治理。 治理上海,牵动华东,牵动华中,政务院高度重视。
老汉我经历过1952年。那时,我们勒紧裤带,吃糠咽菜,交出大米,支持大帅老陈。 当时是什么局面?米价成了交头接耳的热门。 1952年工资分29级。政务院下令按照实物价工资。城乡都采用单位折实阶。 工资分:由伙食分、服装分、津贴分三部分构成。 按粮、布、油、盐、煤5种实物的数量进行折合。 一个工资单位折实阶为:2.8斤粮食、0.05斤植物油,0.2尺白布、2斤煤、0.02斤食盐。 如上海一个工资分,为1斤标准米、1斤标准面、1尺龙头细布、1斤煤,比天津略高。当时的每日工资分,约为6500元。 一个县长有145分的折实价日工资。相当于6500×14.5=94250元,一个月算30天,县长月工资就是2827500元。县长月工资达到两三百万元,你别看县长工资这么多。这是与购买冥府钱同等重量的过渡时期。 而务工者,都不核计长工、短工,只以日工资每日一结算。入门就给工票,票上标注出你多少工分。 我还告诉你说,你一天的工钱不一定有一个折实价单位。 例如纠察队雇佣先生管事,日工资折实价4分,也就是说6500×0.4=2600元。 折实价6500元,仅仅相当于1953年钱币的六角五分。 1953年,由于市场米钞价格,炒作得更厉害,国家相当困。人们的工资与工区类型有不同,越是号数大,工资越是抵。 六类地区,一个县长日工资98元,每月30天算,月工资2940元。 一个勤杂工日工资23元,刚出师的技术工人日工资35.5元。 全国分11类地区,像我们宿松,比11类城市地区的工资还要少,就没有办法与大城市北京6类地区工资相提并论了。 这个钱随着禁止流窜商贩,逐渐贬值。1955年流通的1953年人民币时,把那时以前存留下来的钱兑换,100元还黄色一分钱。
这个黄色纸币一分的钱,到了1964年,三十张黄色一分,可以买到一斤鸡蛋。到了1984年三十张黄色一分,可以乘公交车从陆家嘴到达高桥。 观察这些数字,钱的购买力,是由时代变迁决定的。不是人均年产值来衡量的,也不是最基本生活扶持标准来衡量的。
这里说个插曲。可以管中窥豹也。 插曲曰:明朝钱附加了一个魔力。 洪武八年三月辛酉朔,诏造大明宝钞。民间毁器物出铜钱。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市场上钱占三,钞占七,钞面值,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一贯值钱千文,一贯值银一两。取桑穰为钞料,其制方,高一尺,阔六寸,许以青色为质,外为龙文花栏,而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图钱贯状,一贯钞中间画十串钱,五百文钞中间画五串钱。洪武九年五月己酉小钱由各布政司铸造。 《明史实录》卷135,洪武十四年,正月,庚子,敕谕苏、松、嘉、湖及浙江、江西有司:“凡民间女子年十三以上、十九以下,妇人年三十以上、四十以下无夫者,不问容貌妍丑,但无恶疾,愿入宫备使令者,女子人给钞六十锭,妇人给钞五十锭,为道里费,送赴京师。” 据《明史·志第五十七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据《明史实录》卷105,关于税收:洪武九年三月, “己丑,每银一两、钱千文、钞一贯折输米一石,…绵、苎布一匹折米六斗,麦七斗;麻布一匹折米四斗,麦五斗;” 就是说,朱元璋出六十担米钱买断一个打工妹子。岂不是说明朝钱,附加了一个魔力耶?
当钱不显魔力,也不人为地附加一个魔力,公平使用时。人们可以吃点亏让一让就算了。 当钱加了一个魔力,会有无限感慨的。其感慨依各人处境不同,有着许大的逆差。 有一个特别时期,动员拆迁,说砖木结构280元一平米,经评估折旧,叫我拆屋140元一平米。 我问,城里购房如何? 笑答,要3400一平米。 我问,将心比心,你家房屋也140元一平米,卖给我一间半间给我安身立命如何? 他嗤笑不止。摇头着急说:“我自己住房怎么办?” 可见钱也不止明朝。在任何时代都有可能附加了一个魔力。 钱上附加的魔力,不是数学统计能解决的。 因谬曰:钱,身外之物,过眼烟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