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龙溪村的实词

[复制链接]

2019-6-30 12:02 17745 0

何仁 发表于 2019-6-30 12:02 |阅读模式

何仁 1#

2019-6-30 12:02

龙溪村的实词
宿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胡松本(省作协会员)
微信图片_20190630115552.jpg
    初夏,恰逢周末,应宿松县号仁青年学会邀请,一群文人墨客到趾凤乡采风,创作一些文学作品,采访几个先进人物。上午九点,驱车赶到趾凤乡政府,茶都没喝,接到的任务是到龙溪村采访。安庆市人大代表、龙溪村村委贺顺和在乡等着,交通工具是一辆大阳踏板摩托。
    戴上头盔,跨上后座,向东北方向行驶3.5公里,转过一座山的视线,略显平坦。骑手大姐停下车来,摘下头盔,伸出手:您好!我叫贺顺和,龙溪村计生专干兼妇联主席,龙溪人民欢迎您!一路无话,这才看清我今天的向导大约45岁左右,个头不高,1.6米左右,牛仔裤配红体恤,精神饱满,阳光肤色,阳光笑容,利利索索,实实在在。
    轻推山门,这就进入了龙溪村地界了。比我早到的是一场昨夜新雨,龙溪河的款曲,引出十八弯的公路。美丽的龙溪河轻拂琴弦穿过山村,溪流淙淙,唱出爱的节奏,如山村永远的心跳。大山,溪水,村庄都是一尘不染;狗吠,虫鸣,炊烟也都是清新的。
    龙溪村,辖35个村民组,758户,总人口2485人,有党员 84 人,国土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1.08亩、山场9035亩。全村家庭成员健康的有669户2296人,家庭中有病残障成员的有78户155人,单亲家庭的有11户34人,全村有劳动能力的1300人,外出务工930人。贺顺和底数在胸,向我腾出来的全部是实词。
    一路向上,一幢幢新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美如分体诗行。在绿化好的村道边,村民袁红兵正带着儿子在给一棵一棵桂花树拔草。今年52岁的袁某是村里2018年的脱贫户,妻子患乳腺癌,女儿嫁到外地,儿子轻度智障。为了帮助袁某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村里聘用他负责一定范围的保洁,月工资1000元。贺顺和介绍说:除了袁叔,村里还有几个专门的保洁员和广场管护员,都由贫困户担任,既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又让村里公共设施的管护步入常轨。
    听说来意,憨厚的袁大爷歇下手中的活,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细细地擦去手上的泥和露水,紧紧握住我的手:作家呀!宣传宣传我们的贺主任吧,她把我一家人当亲人呢!比亲人还亲,三天两头跑,送这送那的,不知道怎么感谢她,无以为报呀!去年还为我妻子向县妇联申请了贫困妇女两癌救助资金10000元。他用并拢着的粗皴的拇指和中指擦拭着湿润的眼角。
   “袁叔莫激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我们村两委会一直陪伴,不会拉下一个人。我们不需要报答,只要你一家人健健康康,生活幸福,用自己的双手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对党和政府最好的报答。”贺顺和的话是如此朴质。
    茶香氛氲,竹篁森郁,农家别墅星点其间。来到李祠组一拐角,看到一畦一米多高的竹篱笆围起小园,园里种着各式鲜花和蔬菜,特别是攀爬在篱笆上的藤蔓里吊挂着几根顶花带刺的嫩黄瓜,掐一掐准能淌出初夏的汁液。园子中间一幢三间新建的瓦房格外醒目,屋主人叫李某,也许是早就望到我和贺顺和的身影,他候在门前,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坐坐。三间正屋足有120平方米,地面铺着白色瓷砖,窗明几净,家具家电摆放整齐,配套新建的厨房、厕所干净舒适。
    70多岁李大爷泡好了一壶白崖云翠:自家采的,合作社加工的,尝尝。好着呢!龙溪特产。好茶敬亲人,贺主任是我一家的恩人。没有贺主任的跑断腿,磨破嘴,我们家就不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在这之前,我家是四间土坯房加几间余屋,雨天锅盆接水,晴天布伞遮阳。当时家里困难,老伴残疾常年生病,几亩痩地种不出好庄稼;交通不便,山货难运下山,卖不上好价钱;自家采自家做的茶叶制作工艺不行,没品相,不值钱。哪有钱修建房屋哦!贺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天天到我家做工作,为我家争取危房改造计划,最高补贴2万元。可是,按上面的要求建筑面积不能超过120平方米,我就不干了。我家宅基地面积有300多平方米,要不不做,做就做满,不然丢了祖上留下的屋基。贺主任是我的包片村干,在我思想不通的情况下,依然早晚来一回,告知我房屋要安全,按政策要求先建起来,余下的老宅基地用竹篱笆围起来栽树种菜,不用担心被别人侵占,也不会充公。直到去年雨季来临前,我被贺主任诚心暖意打动,贺主任和村里其他人一天义务劳动帮我一起拆除了破旧房屋,又帮我找周转房暂住。在贺主任和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新房很快就建成了。
    “李伯家去年也脱贫了,日子渐渐好起来了,2亩多山地由村扶贫创业基地流转种了丑橘,每亩每年有400元流转费,儿子儿媳都不用再守着三分薄地外出务工去了,一年下来能挣个4到6万元。大伯在家边上种点菜,养些鸡,山边地头摘点鲜茶尖卖给村茶厂,收入也还行。只可惜大娘今年上半年架不住病痛折磨走早了,好日子没过几天。”贺顺和说。
    此时,锅灶里柴火饭正香,蒸笼里几碗腊肉肥肠油光闪亮,李大爷的儿媳正厨房里忙碌,她是担心留守的老人一个人在家孤单回来住几天的。时光安详,脱贫后,山里人铁锅里煮着滚烫的日月和富足,热气腾腾的日子,翻过来是幸福,翻过去还是幸福。
    龙溪村之前是宿松县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耕地少,林地多,交通不便、地少不平、因病因残、思想落后、发展动力不足等,是贫困户致贫原因。村委会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历史欠帐多,干部积极性不高。2017年,上级组织针对当时龙溪村两委班子“懒、软、散”的现状,敢动真格,一下子调整出4名包括原支部书记在内的村两委成员,办事果断、懂电脑的贺顺和正是此时选进了龙溪村两委班子的。作出这样的决定,贺顺和犹豫过,自己在凉亭镇开个打印社一年6余万元钱也好挣,丈夫在外务工,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要人照顾。面对组织的召唤,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然,一向淳朴要强、敢做敢为的贺顺和毅然把两孩子从凉亭转学跟随自己到趾凤就学,横下心也铁了心要为村里,为群众做点事情。
    为了顺利实现“户脱贫、村出列”,贺顺和和她的同事们连年来结合传统种植和现实基础,因地制宜,不懈努力发展扶贫产业。
    用“绿水青山”的理念发展茶叶产业。利用龙溪村自然茶园优势和县茶叶公司合作,公司加农户联作。农户按无公害要求种茶、护茶,采摘鲜叶,公司建成茶叶加工厂,提供制茶技术,品牌茶叶“白崖云翠”正式包装上市。新建基地规模1500亩,带动全村贫困户。
    结对帮扶,借助芜湖市鸠江区帮扶资金,流转贫困户的承包地种软籽石榴30亩;借助省311地质队帮扶资金流转土地栽种丑橘210亩。
    除了产业兴旺带来生活富裕,森林覆盖率达80%的龙溪村,如今是“村在林中,房在景中”,生态宜居也是“金山银山”。
    “听说乡村旅游有搞头,等到旅客到来,我家也能租出去赚赚‘新钱’。”郭坂组村民李爱国兴奋地说。通过危房改造和特色村寨建设,龙溪村换了新颜,已初步具备发展民宿旅游的能力。龙溪村已经被宿松县文旅体局列为第一批申报的生态旅游A级村。
引入电商扶贫,引进光伏扶贫……
产业园里,石榴花开
一朵比一朵红的温暖
扶贫基地,丑桔青涩
一颗比一颗笑得温柔
    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在这一硬仗中,贺顺和顺利地完成了19户28人的脱贫任务。
    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永远在路上。贺顺和和她的同事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为了龙溪村更美的明天一笔一划工工整整书写实词。
    大别山南麓,白崖寨西坪,龙溪村是典型的山区与丘陵相结合板块。抚摸大山的郁密丰腴,体会溪流的清澈温度,犹如走进一首诗里,流连忘返。翻开山里的扉页,无论是繁体,还是简体,每一行,都写着龙溪人的厚道和真诚,每一页,都袒露出大山的秘密和心迹。回望龙溪,长如黛眉。染过这里的清风白云,浸过这里的雾霭流水,纵然人生百转千回,怎么能抹去这段缘分?白崖云翠尚暖,此行不虚,携一缕余温在囊,待后回想。

用心做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2383289468@qq.com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http://www.ah788.com/home.php?mod=space&uid=12719
:

主题5249

帖子9645

积分1391614

图文推荐

  • 温情传递,爱满宿松丨宿松公益工会暖心守护

    在宿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工会大家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宿松公益高岭联络站携手高岭邮局慰问困难家

    在生活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