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汉乡人民政府 邓成卫
他谈吐诙谐,豁达开朗,让人倍感亲切;他身材魁梧,步履矫健,工作严谨踏实;他坚毅果敢、一诺千金,使人充满信任;他是扶贫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让穷山村大变样的引路人。他是安庆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费宏斌。2017年5月费宏斌被派驻到宿松县陈汉乡邓山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邓山村是一个地处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的贫困山村,全村一千三百余群众大多已经搬走,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坚守。这里基础设施落后,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内部矛盾重重,老百姓也经常上访。由于班子不团结、群众不理解、经济条件落后,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民生工程无法正常实施,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村级发展无从谈起。
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在费宏斌的带领下,邓山村不仅顺利脱贫,班子也变团结了,民生工程顺利实施,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民心变顺了。
刚到村的费宏斌,并没有因为这里底子薄、条件差而气馁。凭借自身二十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为了迅速摸清邓山村的真实现状,在第一个月里,他先后走访老村干、党员、教师、经济能人、群众代表,足迹踏遍了十二个村民组的每一个角落,并先后多次召开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党员座谈会。通过走访座谈,他清楚地意识到,抓好村级班子自身建设,强化村级党建,以党建促扶贫是治理和发展邓山村的首要任务。他鼓励大家有问题有想法开诚布公交流,避免背后说三道四,不允许任何人开会时走过场,慢慢化解了村支两委成员内部矛盾。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赴桐城市、湖北李山村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增强大家发展致富的信心。为发挥优秀党员和村民组长模范带头作用,每年腊月二十四前后利用外出人员返乡的机会,召开一次全村党员会,及时表扬一批优秀的党员和村民组长,让他们真正参与家乡建设,在家乡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邓山村由于落后偏远,人口流出较大,大部分村民小组只有几户甚至一户人家居住,可以说地广人稀,随处可见废弃的老房旧房。对于村子未来的发展,村民和村干都抱着过一时算一时的心态工作生活着。
针对村里公路狭窄、陡峭、弯多,费宏斌与村支两委积极争取各类资金100余万元将公路拓宽、加固,兴建十三处组级回车道,安装道路防护围栏三千余米和路灯六十七盏,并将环村公路和跨乡公路顺利打通。
2017年腊月二十七日,由于天降大雪,邓山村通村公路被覆盖厚厚一层积雪并已结冰,车辆无法通行,但第二天有一老人要送县城火化。已回桐城过年的费宏斌当天又特地从桐城回到村里,同村支两委一起除冰扫雪,直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才初步将5公里多的积雪积冰路面清扫出来,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考虑到村级供电线路老化,山上树木茂密影响供电稳定,费宏斌争取宿松县供电等部门支持,投入30万元改造了三个村民组的农网线路。同时,争取10万元新建村级文化广场一座,力促12户22名贫困户按期入住投资125万的易地扶贫搬迁点。2019年他又带领支村两委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成功申报县级美丽乡村实施点,争取到80万元的资金支持。一串串数据,一项项工程,无不浸含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知道,只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了,才能谈得上经济建设。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费宏斌彻夜思考的问题。根据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他多次赴望江及周边地区了解光伏发电和茶园建设有关情况,经过与有关部门的对接,投资58万元建成88KW光伏发电站一处,三年内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收益归于全村贫困户,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1万元。投资50万元的100亩生态茶园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预计3年内便可获利分成。考虑村养鸡大户较多,养出的土鸡和土鸡蛋质量较高,他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招引凤凰入栖,做到资源与扶贫项目精准对接,专门到上海对接生态养鸡项目,并与上海海勋实业有限公司成功对接“极蝉土鸡蛋”扶贫项目,在上海开设专卖店售卖邓山的土鸡和土鸡蛋。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控制产品质量、节约人力资源,在县农委的牵线搭桥下,邓山村作为全县首家散养畜禽集中饲养试点村,正在探索一条更加科学高效的土鸡养殖路径,巩固“极禅土鸡蛋”扶贫项目成果。通过一系列农村特色产业的打造,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为了鼓舞全体干群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费宏斌注重用文化来凝聚人心、转变民风,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破除“等靠要”思想。他按照“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路,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以扶贫扶志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开园时举办了一场脱贫攻坚宣传文艺活动,专门邀请中国人寿宿松支公司组织文艺宣传队来村开展“文化服务大众,助力脱贫攻坚”送文化下乡活动;为推动产业扶贫,举行自然优市生态农业“极蝉土鸡蛋”扶贫项目启动仪式并开展了相关文化活动;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娱乐生活,他要求村支两委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和村部附近安装体育健身和娱乐设施器材。通过系列文化活动,群众参与支持村里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幸福感获得感和脱贫致富的信心稳步增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