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诗词联赋] 七绝 勤执教

[复制链接]

2019-7-31 17:27 16851 6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7-29 11:28 |阅读模式

宿松龙湖 1#

2019-7-29 11:28

七绝    勤执教

一门四代五园丁,

薪火相传百载行。

接力讲台勤谕教,

报恩桑梓养仁情。

说明:此诗为纪念本家近代第一代宗师:宿松县程岭乡乔木张染屋张儒风先生诞辰124周年,即生于公元1895年八月初一日。张儒风先生是本人祖父张雅风先生的胞哥,我的伯祖父。自张儒风先生为师后,直系连续四代五人(见上文《一家四代薪火传 百年五师授业勤》已作简介)辛勒耕耘于农村基础教育园林里,为基础教育培土、固基、浇水、修剪,无怨无悔。
(五师名单;张儒风一一张海涛一一张晓林一一张淑宾、张生情)
宿松张晓钟作于合肥
【乡贤文化】清·乾隆邑人张鸣凤诗咏西来庵八景(宿松)[size=0.75em]2019-07-30 21:49阅读:19
[size=1.06em]乡贤文化 咏西来庵八景 录四首
张鸣凤 邑人
白练河
清流漱白沙,练影横山麓。
捣素几多人,长年不敢掬。
双镜池
双镜水为胎,清光含万有。
往来色相空,何处照妍丑。
卓笔峰
郭璞注《山经》,遗却蒙恬笔。
握自巨灵拳,长留判得失。
万籁坪
天载寂无声,凡音从地起。
虚籁不因风,荡尽尘间耳。
以上四首五绝诗是刊登在《宿松县志.道光.卷二十七.艺文志三》里,作者是本张氏仲四裔家族十六世祖张鸣凤先生。
张鸣凤,名震英,字桐溪,号翠坡,又号梧冈,邑庠生,治诗经。生于清乾隆癸亥年(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又四月,殁于嘉庆甲子年(嘉庆九年1804年)。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主修本族四修宗谱并作序文。
从诗题目可以看出是写'西来庵'周边圣景,圣景有八处,题目也是“咏……八景”,怎么只录有四景?这是咋回事,古人是故意留下悬念吗?八景又是哪八景,为啥只咏四景?其余四景为啥又不咏?
首先,要弄清楚“西来庵”:查《宿松县志.舆地志.寺观庵》,西来庵在治西五里,(应该在马畈或河西山脉一带)有翠眉山、卓笔峰、双镜池、万籁平、白练河、飞虹桥、小庐山、滴水崖(这八景)诸景。(庵为)明僧宗如建,徒觉行修,释犀照徹记。《府志》、《朱志》。
位置清楚了,八景也知道了,为何题目是八景,文章只写四景?难道是留下四景不写留待后裔写?留待开发宿松旅游时再写?还是已写了八景史志上只录四首?不得而知了,求问方家。
宿松张晓钟于2019年7月30日


全部回复6

浩淼 发表于 2019-7-29 12:00

浩淼 2#

2019-7-29 12:00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薪火相传,无愧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z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19-7-29 15:21

zxz大山之子 3#

2019-7-29 15:21

谢浩淼大师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看清事实说话 发表于 2019-7-29 15:35

看清事实说话 4#

2019-7-29 15:35

一代宗师张儒风,
二代海涛育情深。
晓林淑宾继教业,
生情五代爱教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z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19-7-29 21:59

zxz大山之子 5#

2019-7-29 21:59

谢谢:看请事实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7-31 14:25

宿松龙湖 6#

2019-7-31 14:25

【乡贤文化】清·乾隆邑人张鸣凤诗咏西来庵八景(宿松)
2019-07-30 21:49阅读:19
乡贤文化 咏西来庵八景 录四首
张鸣凤 邑人
白练河
清流漱白沙,练影横山麓。
捣素几多人,长年不敢掬。
双镜池
双镜水为胎,清光含万有。
往来色相空,何处照妍丑。
卓笔峰
郭璞注《山经》,遗却蒙恬笔。
握自巨灵拳,长留判得失。
万籁坪
天载寂无声,凡音从地起。
虚籁不因风,荡尽尘间耳。
以上四首五绝诗是刊登在《宿松县志.道光.卷二十七.艺文志三》里,作者是本张氏仲四裔家族十六世祖张鸣凤先生。
张鸣凤,名震英,字桐溪,号翠坡,又号梧冈,邑庠生,治诗经。生于清乾隆癸亥年(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又四月,殁于嘉庆甲子年(嘉庆九年1804年)。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主修本族四修宗谱并作序文。
从诗题目可以看出是写'西来庵'周边圣景,圣景有八处,题目也是“咏……八景”,怎么只录有四景?这是咋回事,古人是故意留下悬念吗?八景又是哪八景,为啥只咏四景?其余四景为啥又不咏?
首先,要弄清楚“西来庵”:查《宿松县志.舆地志.寺观庵》,西来庵在治西五里,(应该在马畈或河西山脉一带)有翠眉山、卓笔峰、双镜池、万籁平、白练河、飞虹桥、小庐山、滴水崖(这八景)诸景。(庵为)明僧宗如建,徒觉行修,释犀照徹记。《府志》、《朱志》。
位置清楚了,八景也知道了,为何题目是八景,文章只写四景?难道是留下四景不写留待后裔写?留待开发宿松旅游时再写?还是已写了八景史志上只录四首?不得而知了,求问方家。
宿松张晓钟于2019年7月3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z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19-7-31 17:27

zxz大山之子 7#

2019-7-31 17:27

先前目看到,谢石先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版主
:
30667850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温情传递,爱满宿松丨宿松公益工会暖心守护

    在宿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工会大家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宿松公益高岭联络站携手高岭邮局慰问困难家

    在生活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