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文学艺术

[复制链接]

2019-8-1 14:19 14695 2

zxz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19-7-31 09:07 |阅读模式

zxz大山之子 1#

2019-7-31 09:07

【乡贤文化】清·乾隆邑人张鸣凤的诗
       咏西来庵八景      录四首


              白练河
清流漱白沙,练影横山麓。
捣素几多人,长年不敢掬。

               双镜池
双镜水为胎,清光含万有。
往来色相空,何处照妍丑。

               卓笔峰
郭璞注《山经》,遗却蒙恬笔。
握自巨灵拳,长留判得失。

              万籁坪
天载寂无声,凡音从地起。
虚籁不因风,荡尽尘间耳。

以上四首五绝诗是刊登在《宿松县志.道光.卷二十七.艺文志三》里,作者是本张氏仲四裔十六世族祖张鸣凤先生。

张鸣凤,名震英字桐溪号翠坡,又号梧冈,邑庠生,治诗经。生于清乾隆癸亥年(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又四月,殁于嘉庆甲子年(嘉庆九年1804年)。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主修本族四修宗谱并作序文。

从诗题目可以看出是写"西来庵"周边圣景,圣景有八处,题目也是“咏……八景”,怎么只录有四景?这是咋回事,古人是故意留下悬念吗?八景又是哪八景,为啥只咏四景?其余四景为啥又不咏?

首先,要弄清楚“西来庵”:查《宿松县志.舆地志.寺观庵》,西来庵在治西五里,在河西大河桥上游河东,属现河西村,振兴大道边,周屋祖周垄圩里。有翠眉山、卓笔峰、双镜池、万籁平、白练河、飞虹桥、小庐山、滴水崖(这八景)诸景。庵为明僧宗如建,徒觉行修,释犀照徹记。《府志》、《朱志》。

位置清楚了,八景也知道了,为何题目是八景,文章只写四景?原来是这样:同期还有两位邑人也写了景文。一位是清邑人,石光宿,字凌汉,号啸楼,廪生,又说,贡生。著有《曝美堂文集》、《洞樵诗稿》八集。(17世)

            过西来庵   
         清.邑人 石光宿

白云藏石磴,野色近黄昏。
绕路疑无寺,穿林忽到门。
疏钟出远门,幽鸟避人喧。
识得西来意,禅机此细论。

        登翠眉山
     清.邑人  石光宿

仄径穿苍翠,沉吟万仞间。
片云春易雨,独树老多斑。石古堆新藓,花繁失旧山。
尘襟如可涤,更饮石泉还。

另一位是:清人 僧释兴澈

《咏西来庵八景》 录四首
             白练河
银湾如堕地,涌月抱香台。匹练兼天净,何人解剪裁。

             双镜池
双镜自天开,澄澄秋水碧。
几多认影人,相对不相识。

             卓笔峰
五岳方摇罢,亭亭气象雄。
已消文字障,留得判虚空。

             小庐山
博厚信流谦,崇高非自牧。
怪来九叠青,化作一卷录。

如今,宿松县征地扩建,打通振兴大道至大河边,西来庵便显于大道边,有八景,有这么多人文,通过开发、建设、将会成为宿松文化旅游又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宿松县志.道光》
2.《张氏宗谱》

宿松张晓钟于2019年7月30日

全部回复2

六一. 发表于 2019-8-1 10:15

六一. 2#

2019-8-1 10:15

好诗!{:mocs_50:}{:mocs_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z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19-8-1 14:19

zxz大山之子 3#

2019-8-1 14:19

谢六一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版主
:
1224532512@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74

帖子3232

积分780869

图文推荐

  • 温情传递,爱满宿松丨宿松公益工会暖心守护

    在宿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工会大家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宿松公益高岭联络站携手高岭邮局慰问困难家

    在生活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