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变迁的一天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曹奇 当阳光洒落窗台,在窗沿折射出一缕优美的弧线,透过玻璃把我们轻轻唤醒,我们就开始了像小说故事中的穿越旅程。
上午父亲打电话来,说奶奶的病好多了。今年暑假,爷爷让奶奶去父亲那里看病,大抵是母子情深,她的病迅速好多了。我又想到了曾祖母——听大人们说,曾祖母每次生产都是在冬天,因为无人照料,所以曾祖母得自己下冷水洗衣服之类的东西,长年累月下来曾祖母就患上了咳嗽的毛病,因为当时医学不发达,曾祖母的病越来越严重,终于在爷爷十四岁那年病逝了。但是现在医学的发展让奶奶恢复健康,让她爱的人陪伴更多一点时间,所以爷爷特别感谢科学的发展,感谢时代的变迁。
“铃铃铃……”铃声响了,这是下午五点的铃声,是奶奶为了准时接弟弟定的闹钟,要不是暑假,这时候学校门口已经全部都是等待学生放学的家长。去学校总会路过幼儿园,幼儿园里的孩子们的笑声和阳光的韵味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要是在以前几乎所有的小孩都要去放牛,我似乎记起《城南旧事》里宋妈因放牛而死在水沟里的儿子,他们那个时候,几乎清晨就可以听见放牛的孩子朗朗的书声——听爷爷说,他们那时候作业没写完都会带到山上去写,在他们饭后闲聊里总可以听见老人们津津乐道,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好了……
今天傍晚我还像以前一样,缠着爷爷给我讲以前的故事,他们那时候好多新鲜东西,都是我闻所未闻的,对我总有不一般的吸引力,这次他讲的是曾祖父的故事。他说姥爷以前六岁家里就破产了,所以曾祖父在别人家帮忙放牛维持生计,六岁的他就饱经人情冷暖,想想我六岁的时候还在幼儿园里玩堆积木或者滑滑梯呢,那时候的生活真的是枯燥无味呢。
开饭的时候到了——说到吃饭,早上有馒头,中午晚上也有粗茶淡饭,吃腻了还有面条、饺子之类的,所以我们几个小孩的嘴特别叼,这时候奶奶总会亲昵地刮一下我们的鼻子,说,要是在我们那个时候根本没得挑,能吃饱就不错了,你们啊,就只能挨饿,所以奶奶特别珍惜食物,舍不得浪费。
每天晚上都习惯出去散步——置身在大街上,大妈们脸上挂着笑容,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出她们欢快的舞步,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转身一看,街上的彩灯在黑夜里绽放出各种各样的颜色,共同绘画了一幅比《清明上河图》更繁华、更昌盛的景象,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人来人往,车吗声、广告声、音乐声,甚至大爷大妈们的饭后闲聊,共同演奏了一曲比贝多芬的《月光曲》更美妙的旋律。谁又曾想,几十年前的夜晚,只有蝉鸣声、蟋蟀的钢琴演奏,老人讲故事的声音,与现在的灯火通明形成两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可以深刻领会到一些事情。高中课本里的《劝学》,初中课本里的《藤野先生》,小学课本里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觉得像《艾晚的水仙球》里艾好一样的神童会越来越多,也许五六十年后,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被别人说苦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一天记录的不仅仅是变迁,更是升华!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吃不饱到可挑拣,从电报联络到手机联络……这种种变迁,美的像黄粱一梦,可是未来会告诉我们,以后会更好! (指导老师:肖丁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