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窗口,心系群众
2010年,他大学毕业后参加政法干警考试进入警营,先后在刑侦、看守所、车管所等多个公安岗位工作,因工作出色,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和县局“优质文明服务之星”等荣誉。他就是1988年出生的宿松县公安局车管所民警张凯。
送还丢失的钱包
车驾管岗位与路面执勤岗位相比,车驾管工作的政策性更强,与广大群众的联系更紧密,是公安机关一个重要的窗口服务单位。刚调入车管所那段时间,为尽快熟悉岗位、尽早进入角色,张凯像一名小学生一样,从工作中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点一滴地把车管政策法规弄懂学透。他和同事们强化服务意识,实行首问负责,严格按照“一窗通办”、“一证即办”、“一次办好”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推行“最多跑一次”承诺,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办结。
张凯调到车管所期间,正值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20项新举措落地生效的关键时期。宿松车管所是全省一等级县级车管所更要按时落地,他主动要求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对相关窗口的服务职能进行归并整合,优化重组,在办证大厅放置了空调、饮水机、桌椅板凳、笔墨、纸杯等物品,让办事群众在舒适的环境中办理业务,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他将交通安全宣传窗口前移,在大厅循环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为办事群众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向办事群众详细介绍各类车管业务工作流程,尽可能地为群众提供便利。有一次,一位粗心的群众在办完业务后,竟然将钱包丢失在大厅,当时在大厅担任值日警官的张凯连忙找到该名办事群众的联系电话,第一时间将丢失的钱包送还。“作为窗口服务单位,只有擦亮窗口,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张凯如是说。
接到深刻的检讨
张凯在车管所负责“两项教育”,即驾驶人满分教育学习、审验教育学习及协管科目一考试等工作。无论“两项教育”还是科目一理论考试,他都严把源头关口,决不放过不合格驾驶人。不管是亲戚说情,还是好友打招呼,他都严格按照学习要求时限和考试标准为依据办事,坚决不让自己的工作受外界因素干扰。
2018年7月份的一个下午,快到下班的时候,何某急匆匆来到车管所,蛮横地要强行在学习记录上签字。何某的无理要求被张凯断然拒绝,何某认为张凯是有意刁难自己,四处打电话邀约哥们来给自己“撑腰出气”。看到何某说话时一身酒气,明显是在醉酒状态,他冷静地向领导汇报了情况。后经所指导员胡松了解,何某因中午和几个哥们聚餐时多喝了几杯,因而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参加审验学习教育。张凯和指导员胡松一边对何某进行说服教育,一边分析其恶劣行为的厉害关系,最终何某酒醒后对自己的无知行为感到非常惭愧,险些因自己冲动闯了大祸。后来不但主动补齐了审验教育学习时间,还专程给张凯送来一份深刻的检讨。
给予最真的关心
在驾驶人考试岗位上,张凯原则性很强、把关更严。无论是在以前的刑侦、看守所岗位,还是在现在的车驾管岗位,他都能一直保持工作无差错,工作廉洁自律的状态。他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他经常告诫自己“慎权,重责,轻利”,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对这六个字都有自己的深刻理解,他明白作为一名民警手中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有些权利,但应权为民所用,利应为民所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被非法金钱所动、不被非法利益所惑、不被不正之风所迷。张凯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今年被党支部推选为入党积极分子。他对待自己、对待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对待群众总是一种热情、亲情、柔情,心中时刻想着群众,工作时刻为着群众,方便时刻让给群众,向社会传递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正能量。
王某某是张凯小学的同学,因超速被记满12分后参加考试,从第一次参加考试得50分开始,历时75天,终于考到了91分。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考试中,多次找张凯求情,说只要帮了忙,回头自然会感谢。但张凯不被利益所动,坚决用分数说话。自己花钱给他买了一本科目一考试的专用书送给王某某,王某某看到张凯毫无松动的意思,也只好自己潜心认真学习了交通法规,经过多次考试,终于考到合格成绩。事后,王某某说,通过这次学习,懂了不少交通法规知识,现在自己开车不但很少违章了,还知道怎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了。
车驾管工作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项具体内容,更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张凯时刻告诫自己要擦亮“窗口”,严把“关口”,站稳“风口”,他是那么说的,更是那么做的。
备注:宿松县公安局交通管理警察大队集中组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