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松人的小城故事》
今年的天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天,自未放暑假以来几乎就没有给咱宿城下过一场好雨。其间虽人民政府安排了几次人工降雨,但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几处水库都逃不过干竭的命运,池塘见底更是裂痕片片。
二十年前的夏天,我们依然记得,那年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南方持续的阴雨天气,1998的洪涝灾害至今难忘。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亲自到长江流域视察防汛工作并慰问正在日夜奋战抗洪救灾的干部、群众和人民解放军。那一次的“抗战”,真是军民团结,万众一心,特别是欢送抗洪官兵的时候,整条宿松人民大道上十里长街送亲人的场面,群众那种不用宣传,不用组织而自发的送军路上,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自豪。
自从受灾严重的那年起,我也随着进城务工的大军来到美丽的大都市――福建。年少无知的我踏入石狮市的那天起,仿佛进入了“天堂”,新鲜事儿处处见,虽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但石狮还是比我们家乡要快一步进入发展阶段。一座以服装为主的城市在我们这些外来人员奋勇拼搏的努力下,渐渐地迅速发展。
2000年,我来到一处工厂,在那里我交上了好多朋友。也是那一年,我遇上了我人生中的贵人(我现在的爱人)。不爱言笑的我渐渐对生活有了信心,感觉阳光从此光照着我。后来在得到爱人父母的支持下,从此我俩一路闯荡江湖,风雨飘摇了几年。
2004年,我的家乡正在搞大开发,我和妻子在得到外乡老板的信任和支持下,决定在老家开个服装加工厂。那些年,技术好的人都出外打工了,留下的都是些年纪大的以及不太会做的人。总记得有一次紧急赶货,我和妻子赶了三天三夜,累了困了就小睡一会,直到那天凌晨三点我们终于完成任务。
2008年的那次金融危机大风暴,让我们不得不抛下无法继续的行业而转行其它。一次雨后走在清洁的街道上,那微微的水迹,洁净、明亮、真实。踏在上面有种人性回归的感觉,虽是小城,顺着道路延伸的方向,一眼望去却是炫彩的笔调相衬着小城晚霞的神韵,有种隔空穿越回千年时光中的感觉。我触享着……
2016年,这座历经沧桑的小城再一次被上天捉弄,历时数月的雨季让部分百姓受灾严重,由于暴雨,村民被困洪水中,宿松政府启动了防汛救灾应急预案,组织精干力量赴现场抢险。有些通往乡村的主干道被淹了近一公里,最深处达80多厘米,且水流湍急,只好通过人力划橡皮艇前往救援,分批转移群众至安全处。匆匆的人们相亲相携在一起,挽着彼此的希望从早到晚、团结奋斗,共同抗洪。我也应地方政府要求,拉上我的彩钢瓦和方管,带上一帮兄弟从街这头到街那头,将一些塌方的地方围了起来。人们各自忙碌着,坦然地面对这这个世界,无怨无悔,大伙奋斗的精神让我感动着……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