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培养健康用眼习惯
各种不良用眼行为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下面从个体、家庭、学校三方面提出了各项针对性措施,以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习惯。
积极关注自身视力异常迹象例如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眼睛经常干涩、经常揉眼等症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视力变化情况。可交替闭上一只眼睛进行自测,以便发现单眼视力不良。
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做操时注意力集中,闭眼,认真、正确地按揉穴位等,以感觉到酸胀为度。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一拳一尺一寸”: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
●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分钟。
●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不躺卧看书,不在走路、吃饭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家长设定明确规则,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积极选择替代性活动,如游戏、运动和户外活动等,减少视屏时间。
02 建设视觉友好环境
近视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非常复杂,需要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媒体和其他社会团体等各界力量主动参与,建设视觉友好环境。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280/wps1.png
家庭内应做到:
● 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课业负担。
● 提供良好的家庭室内照明与采光环境。
● 定期调整书桌椅高度,使其适合孩子身高的变化。
● 不在孩子卧室摆放电视等视屏产品。
●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280/wps2.png
03 增加日间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对近视的发生发展起到保护作用。
04 科学诊疗与矫治
截止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不科学的处置可能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造成眼部感染或外伤等严重后果。因此,近视防控必须科学规范。
● 对视力正常,但存在近视高危因素的学生,建议其改变高危行为,改善视光环境。
● 对远视储备不足或者裸眼视力下降者,其视功能可能异常,建议到医疗机构接受医学验光等屈光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矫治。
● 佩戴框架眼镜是矫正屈光不正的首选方法,建议家长到医疗机构遵照医生或验光师的要求给孩子选择合适度数的眼镜,并遵医嘱戴镜。对于戴镜视力正常者,学龄前儿童每3个月或者半年,中小学生每6-12个月到医疗机构检查裸眼视力和戴镜视力,如果戴镜视力下降,则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眼镜。
● 近视儿童青少年,在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或者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减缓近视进展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医嘱进行。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280/wps3.png
近视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媒体社会等共同努力,愿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一双明亮清晰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