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相信所有友友都了解,一旦孩子近视了,家长会想各种办法想控制孩子的近视;但你们知道吗?弱视比近视更能影响孩子的视力。
我国弱视的儿童估计在1000万人以上,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视力状况,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视力异常情况。
什么是弱视?
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但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弱视是可以治愈的。但弱视治疗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可能出现复发,因此一定要按照周期,坚持治疗,不可随意停止。
儿童弱视是怎么发生的?
引起弱视的原因很多,儿童视觉发育敏感期由于先天性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散光、斜视或先天性白内障等造成视觉环境异常,久之导致弱视;还可由于两眼屈光参差较大、或某种原因导致患眼视线长期被遮断,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单眼或双眼高度屈光不正、先天性弱等原因造成;建议一旦发现视力障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生活中哪些表现可以看出儿童患有弱视?
1.视力低下看出儿童弱视。看东西时总喜欢眯着眼睛,或距离很近,有些孩子抱怨上课看不清黑板。
2.学习困难。常出现眼球运动不良、聚焦不良、视觉记忆不良等问题。情绪问题。不爱和别的孩子玩,情绪不稳定。
3.视力疲劳。不喜欢看书和画报,抱怨看东西的时候眼睛疼、头疼。注意力不集中。弱视孩子不能很好地注视,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4.运动问题看出儿童弱视。动作笨拙或动作不协调,经常倾斜着椅子坐;在椅子上摇动;常常从椅子上跌倒;总是碰到东西,易被绊倒;不能打中投掷过来的球;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表现迟滞或犹豫。
弱视的类型有哪些?
(一)斜视性弱视:儿童患有斜视或曾经有过斜视(常见于内斜视),当一眼由于斜视发生眼位偏斜后,视觉投射方向出现改变,与另一只眼在视网膜上产生的影像出现分歧,传入大脑后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物像而产生复视。为了克服复视和视觉紊乱,大脑视皮质中枢会以主动的方式去抑制斜视眼黄斑输入给人的视觉冲动。斜视眼由于长期抑制,不能发挥其功能,影响了视觉的发育,从而形成弱视。
(二)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黄斑部所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等,即使屈光不正得到矫正,屈光参差所造成的物象大小仍然不等,致使双眼物象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眼睛的物象,日久遂发性弱视,这类弱视也是功能性的,因而可逆的。
(三)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遮挡瞳孔,致使光线刺激不能充分进入眼球,剥夺了黄斑部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产生功能性障碍发生弱视。
(四)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Von Noorden推测新生儿常有视网膜或视路出血,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些先天性弱视继发于眼球震颤。
(五)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这种弱视因双眼视力相差不多,没有双眼物象融合障碍,故不引起黄斑部功能抑制,所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自能逐渐提高,无需特殊治疗,但为时较长。
眼睛弱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弱视首选治疗方法为遮盖治疗,若为单眼弱视,用眼罩遮住健眼,使弱视眼被迫视物以刺激该眼,达到消除抑制的作用,随后逐步提高视力,若为双眼弱视,可采取双眼遮掩治疗,若双眼视力相同,可进行交替遮盖;同时配合精细训练、辅助治疗等提高视力,对于配合不佳者,可采取压抑疗法、药物疗法等缓解症状。
温馨提醒
患儿弱视眼的视力提高是个缓慢的过程,遮盖和视力训练需要儿童的耐心坚持,家长的耐心监督。
还要定期随访,一般半年复查一次,具体遮盖多少时间进行交换或不遮盖,须听医生指导。
弱视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家长要关心孩子的视力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存在的视力异常,及早治疗,以恢复患儿一双明亮清晰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