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人民公安:闻“汛”而动 只为守护身后万家灯火

[复制链接]

2020-8-17 08:47 23209 0

家乡人 发表于 2020-8-17 08:47 |阅读模式

家乡人 1#

2020-8-17 08:47

微信图片_20200817084310.jpg

      2020年《人民公安》第15期刊登


      坐落于长江北岸的安徽省宿松县,为八百里皖江第一县。


      壮阔的长江同马大堤蜿蜒穿过。大堤外,洪水肆虐,田地成泽。大堤内,万家灯火,平安祥和。


      面对灾情,宿松县公安局广大民警辅警闻“汛”而动,逆洪而行,勇挑重担,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战役中。汛情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受灾群众在哪里,他们就守护在哪里,在长江同马大堤构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转移:争分夺秒,一个不少



      7月10日,受多轮强降雨影响,长江宿松段江水持续暴涨,导致宿松县同马大堤外护永天圩迅速超保证水位达到21.68米,堤防险情不断、大部分堤身漫顶,虽经全力抢险,圩堤仍随时面临溃口决堤的巨大风险。当晚,宿松县防汛抢险救灾指挥部发布命令,紧急撤离长江外圩永天圩内居住人员。


      为确保居住在永天圩内的所有人员在7月11日中午12时之前全部撤离,宿松县公安局抽调160余名警力,组建抗洪抢险突击队。宿松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凌勇连夜率领局党委班子成员分赴各个责任点段,要求参战的民警辅警全力协助乡村干部,做好群众转移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817084314.jpg


      永天圩7公里长,圩内居住着2426户8329名群众。参加转移工作的人员争分夺秒,日夜奋战,挨家挨户做撤离工作。


      “大爷,不要再等下去了,等圩堤破了,跑都来不及!”“大妈,不要担心,需要带走的东西,我们帮你拿!”在撤离工作中,针对舍不得家里房子和鸡鸭而不愿撤离的居民,民警辅警耐心劝导,帮助群众将家电转移到二楼,将日常用品搬到接送的车上。


      年过八旬的刘老汉和老伴,经民警多次上门劝说也不肯撤离。民警陈和子得知老人担心家里两台冰箱被淹,随即和同事合力将两台笨重的冰箱抬到一米多高的木床上,解决了老人们的后顾之忧;74岁的陈根发因身体原因无法将存放在一楼的十几袋化肥搬运到三楼,迟迟未从家里撤离。辅警李春林得知后连忙将化肥连扛带抱一袋一袋搬到三楼;民警何良会在逐户清查时,发现五保户老人潘世飞仍躲在家里,此时,暴涨的江水已将潘世飞家门前的公路淹没。情况危急,何良二话不说,将老人背在身上,蹚水将其送到安全区域……“哪里有未撤离人员,劝导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有群众求助,救援工作就开展到哪里。”据了解,经过一天一夜的紧急救援,参战民警辅警协助县乡村三级干部成功将永天圩内2000余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以实际行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据了解,自7月10日以来,宿松县公安局共出动警力1650人次,出动警车340辆,转移救助群众2600余名。
守护:寸步不离,不许进入






      “同志,这儿实行交通管制,请出示证件!”“大妈,你可以站在坝上看一看家里,但不能进去,请理解!”自7月11日以来,在永天圩灾区执勤守护的民警辅警几乎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劝导。


      据了解,永天圩于7月12日凌晨2时被淹,宿松县公安局迅速安排警力在永天圩的六个路口设立卡点,搭建执勤帐篷,实行24小时值守。按县公安局要求,每个路口布置6名警力,相互密切配合,防止已转移人员擅自返家。对执意返家者,加强政策和法律宣传,争取群众对县委县政府决策的理解和支持。


微信图片_20200817084319.jpg


       同时,宿松县公安局安排警力组建四支流动巡逻队,沿位于永天圩灾区的同马大堤开展不间断巡逻;调用巡逻艇巡查被淹的永天圩,严防村民利用救生工具通过水路回家,并通过加强路面巡逻,确保同马大堤始终保持畅通状态,保障抗洪救灾物资随时运抵各个防汛工棚。


      7月13日上午,水上派出所副所长吴大华和同事驾驶汽艇沿长江永天圩水域开展巡逻。他们发现圩坝的三个低洼处进水,江水流进了坝上的民宅,如不及时堵住,房子会被江水冲塌。他立即向指挥部报告,随后,会同赶来的干部和民工,装运沙袋,对三个低洼段加高,成功排除隐患。


      据了解,自永天圩灾区入口建立管控措施以来,宿松县公安局共出动汽艇50艘次,劝阻、救助群众705人次,清理、劝阻非防汛车辆996辆,在灾区筑起了一道严密的安全防线。


服务:贴心周到,急群众所急

      “大爷,您的户口簿,我送过来了。”7月17日上午,洲头派出所副教导员、泗洲村临时安置点警务室警长刘其军把一本新的户口簿,亲手送到入住安置点的辖区泗洲村八组村民周龙洲手上。原来,7月11日,周龙洲从家里转移时,由于时间紧急,忘记将放在家里的户口簿带走,后来户口本被洪水浸湿了。


       在泗洲村,有62户居民家的户口簿像周龙洲一样,被洪水浸湿。户口簿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眼看学生填报高考志愿、中考志愿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不少村民为此万分焦急。驻守在警务室的刘其军得知后,迅速将情况向所长报告,所长当即指示他进行统计,免费为群众办理。7月17日一早,刘其军将打印的62本崭新的户口簿送到安置点群众的手中。


       “公安局的人做事真负责,我们又没催,他们这么快就把户口簿送来了,而且还不收补办的钱。”事后,年过七旬的周龙洲内心充满感激之情。


       据了解,从永天圩灾区转移出来的受灾群众,有的投靠亲友,有的外出务工,剩下的于7月11日下午全被安置在临时安置点。宿松县公安局第一时间在这两个安置点设立警务室,安排特警和派出所民警辅警联合驻室执勤,要求执勤人员加强进出登记工作,对安置人员外出实行报批制度,防止人员返家。同时,要求驻室执勤人员加强安置人员宿舍的巡查工作,及时了解安置人员思想状况;对思想不稳定、不服从管理的人员,及时加强思想安抚工作,进行心理疏导。


       年过六旬的徐梅琴老人自到安置点以来,思想一直不稳定,几乎每天都要吵着回家。临时安置点警务室警长何良了解情况后,多次找老人谈心,向老人讲明蓄洪减灾的重要意义。在他的耐心劝导下,老人回家的念头终于被打消。


       7月11日下午,入住安置点的江光华老人,找到驻室特警洪增辉,称其随身携带的一个红色手提包丢失,包内有一张38000元的存折和现金8100元。洪增辉通过走访安置点的其他人员,成功将老人被他人错拿的手提包及里面的财物找回。


       7月19日23时许,临时安置点的村民许琴,其幼女突发高烧,丈夫又在外地务工,晚上下大雨,找不到医生,便向驻室民警刘其军求助。刘其军立即驾车把母女二人送到洲头卫生院。经过治疗后,刘其军又将两人送回安置点。


        洪水无情,警察有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关键时刻,宿松县公安局民警辅警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应急抢险、转移群众、执勤值守等工作中,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他们日夜坚守,只为换回身后安静而祥和的万家灯火。刊登在2020年《人民公安》第15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灌水之王 宣传达人 推广达人
:
下士5
:
22457@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87

帖子362

积分63245

图文推荐

  • (视频)宿松县凉亭中学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八二届高中第三次全

  • 宿松公益红耀江淮服务

    7月17日,宿松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医疗义

  • 人民日报:呼吁“同志

    7月7日,人民日报在评论《称呼与风气》中指出:呼

  • 读《罗汉尖上烽火起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读虞太文先生《罗汉尖上烽

  • 宿松:农民主播培训班

    近日,由宿松三姑娘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农

  • 2025年6月宿松县新世

    2025年6月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财务、活动公

  • 一个屋檐下的守望!宿

    本期项目组对接电话:15810304436骆平(微信

  • 畅游碧波纪念伟人,百

    7月12日,宿松县陈汉乡钓鱼台水库碧波涌动,

  • (视频)宿松县凉亭中学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八二届高中第三次全

  • 安师大附属复中开展暑

    暑途织就平安网,师爱凝成守护盾——安师大附属复

  • 宿松公益:驻程岭联络

    7月11日清晨6点,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驻

  •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随着一学期即将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