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奇缘”一线牵
(图一)
上图仙境里,这对信男善女,根据实际年龄,虽称不上郎才女貌,但能算得上男俊女靓。男士是世居皖西南大别山南缘宿松县陈汉乡邓山村磨盘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何岭邓金福(化名),女士是居云南省文壮族苗族自治州珠琳镇封任师(化名)。他俩于2018年走到了一起,时,男方64岁,女方63岁。族人赞为:“千里姻缘一线牵”;朋友羡慕夸为:“许仙与白娘子再版”;老铁们“嫉妒”诡为:现代版“牛郎与织女”!福兮?笔者定为:“千里奇缘一线牵”不为过,福至祸离!善哉善哉!
(图二)
照片上男主人翁,邓金福,生于1954年。为我1971年进入初中,同班三年的同学。虽为本乡本土,河东河西,隔河相望,但毕业后四十七年,未曾聚会和见面。七十年代,正直“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初中升高中,不凭学业成绩升学,社会提倡:不学ABC,照当接班人。是贫下中农推荐。根正苗红、家里军属、城镇户口、土豪屋主、大队干部、人际关系广泛者优先推荐。学校根据贫下中农推荐意见,填表建档报送当地公社革命委会审查确定,再上报区革命会审查批准,送交招生学校录取入学就读。记得1973年腊月,上级下达本公社正式初中升高中指标11人,备取1人(毕业生近40人)。在这样的招生政策下,世代为田野耕夫、山中樵夫技匠之子的邓金福名落孙山,无缘升入高中学习,优才被埋没、被淘汰了。
1974年,在农村老人眼里的:早婚早子早享福的习俗常规的笼罩下,于刚进入20岁,便与郑珍靓(化名)结婚。婚后男勤女俭,郎耕娘锄,一对田野耕夫,以苦为乐,卖工度日。晨起挑驮竹片,翻崇山峻岭去黄梅县柳林。暮归空肚饿肠,回山凹。酷暑黄梅柳林矿山搬土运沙陶磷矿,严冬蟹子地山林建田学大寨。男主外女主内,接连生下二男一女。夫披星戴月,妇相夫教子。上孝父母,下育子女,生活虽清贫,也算平安幸福。
1978年,改革开放,农村取得天翻天复地变化,但因处居偏小山区,信息闭塞,道路不通,仍然是肩挑背驮,生产力低下的原始人生活。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生活,其本解决了温饱,冬有衣被、夏有凉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九九五年,爱妻郑氏患子宫癌,后转为直肠癌。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医技落后,经济拮据,谈癌色变。上都市,进大医院,求名医,医治,倾家荡产,花光了所有积蓄,亲朋好友能借侧借,历经十九年,病痛十九年,医治十九年,家道中落十几年,经济停滞十九年,十九年的返贫,十九年的无耐与无助,辛酸苦辣咸,说不清道不明。郑氏生命终于定格在59岁的2014年,西归。自这年起打破了精神枷锁桎梏,从思妻念妻的阴影里走出来了,畅游于网络。
在畅游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上帝巧为善良积德之人安排,上帝把贤惠善良的靓女,封任师女士带进了他的生活圈。
(图三)
封任师,是位心地善良女汉子。生于一九五五年,一九七五毕业于云南文山州师专,分配担任小学教师,于二0一0年从小学高级教师岗位上退休,生子一。原配老公退役后从事医疗所医师工作,不幸于二0一三年病逝,邓失娇妻君失公,同是思君病相怜,经网络交流,邓封二人走到了一起,夕阳晚霞红满天,互护为伴,划得来,话投机,千丝万缕,不弃不舍,携手共描夕阳红,远隔千里,于二0一八年喜结连理,窃闻老铁述,简记之:千里“奇缘”一线牵!
宿松陈汉山人 张晓钟 辑于合肥 2020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