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从2017年春季就到“黄精茶”基地就业,年收入3万元上下,加上家庭的其它种养殖收入,家庭生活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标准。一起来就业的20多位工友基本都达到了这个生活标准。”12月1日,在宿松县“黄精茶”基地就业的东北新城玉龙社区居民高友华兴奋地说。
为有效防范化解因病、因灾、返贫。东北新城党工委多举措、稳就业、助脱贫,针对东北新城独特的地域环境,人口密集,因征地拆迁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农民工要求就业的概率就会增加。因此,东北新城党工委采取有效方式,从多领域、多举措、多角度寻找就业机会。
“黄精茶”基地带动就业,助推脱贫攻坚
东北新城玉龙社区原高小屋组的居民高彭龙(1976年出生)自小聪明伶俐,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擅长,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趁着自己尚很年轻、有干劲等诸多优势。于2018年春季成立了“高和记”安徽龙强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首次投资100多万元兴建起了厂房、生产设备、管理人员、承包资金等流程,搞起了“黄精茶”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服务,成立了“公司+基地+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他自己致富不忘乡亲,带动贫困户“脱贫攻坚”走上致富路。
在新城党工委的关心支持下,高彭龙先后在长铺镇、五里乡六虹圩、安庆等处承包土地开发“黄精茶”基地,专门种植野生“黄精茶”230亩。带动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6个贫困户家庭人口就业,其中高中华、高香枝、高友华、方飞来等6个家庭贫困户共30余人在2017年就已经脱贫,另外享受土地流转租金的贫困户李德友、方金玉、方金舟3户,达10多人已经正式出列——脱贫。
在高彭龙公司就业的贫困户高中华说:“他从2018年春季就来到“黄精茶”基地就业,年收入3万元上下,加上家庭的其它种植养殖收入,家庭生活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标准。与他一起来就业的20多为工友家庭都达到了这个生活标准。”
“黄精茶”种植大户高彭龙兴奋地说:在东北新城有关政策的推动帮扶下,他从业三年以来,不仅让当地乡村抛荒土地得到了有效流转,让农村抛荒地长期享受到/亩300元/年的承包费。还能带动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社会效益,通过“线上”“线下”“朋友圈”等网络销售,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就业。
因为他种植的“黄精茶”属于纯天然野生植物,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经过国家卫生系统“CMA”检测,符合国家养生保健饮用茶标准,成立了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安徽龙强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让“高和记”注册商标的“黄精茶”正式上市销售。
被专家们誉为“黄精茶、保健茶、脱贫茶”的纯天然产品,在2019年10月份参加了“上海农博会”展览,得到了有关专家、大商家的认可;今年10月17日,在宿松县山水公园、体育馆分别举行“黄精茶+助脱贫”展览,与芜湖市鸠江区结对帮扶“扶贫济困+助推脱贫”,为今年宿松县脱贫收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宿松天猫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带动贫困户就业
宿松县天猫装饰工程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几年来在东北新城党工委管委会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长大,公司以“诚信赢天下”,以“务实求生存”,采取滚动式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天猫公司+知晓传媒”公司联合经营,共拥有员工60余人(除技术工种20人外,其余普通工人都属于贫困户家庭人员就业)。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殷成伟表示,公司将在东北新城党工委和公司党支部的带领下,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东北新城失业人群,解决贫困户人员就业。助推脱贫攻坚,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益性岗位助推贫困户就业
东北新城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崭新城市,年轻辉煌灿烂靓丽,发展空间大、建设速度快,乃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种多样的服务产业结构正在新兴崛起,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增多。东北新城党工委、管委会以此为契机,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范围。按照不同就业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特长,量身定制就业门路,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建设工地辅助性的就业:如看守建设场地、移栽培植花卉苗木、浇水护理、门卫值班、环卫工人、保洁员、交通劝导员、餐饮服务、搬盆子、刷碗等就业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在老城区、新城区、在不同的领域、不同产业、不同层次就业的人员就有3000——4000人次。
技术培训促进就业水平大提升
东北新城党工委、管委会为拓宽就业渠道,为就业者“提技能、稳就业、找门路”,多次召开“就业技能、技术专题培训班”。为那些年纪尚轻,缺乏就业技能、技术、缺少发展产业门路的不同层次的就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项目,主要有缝纫技术、电焊、氧焊、水电工、种植、养殖、淘宝、快递、家政服务、幼儿园保洁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连续多期的开班培训,为400多人解决了就业机会。
玉龙社区扶贫专干高衍虎深有感触地说:新城党工委、管委会举办的“技能技术就业岗位培训班”为玉龙社区解决了近200人的就业岗位,让半数以上的贫困户家庭人员就业有门路、上岗有技能、家庭生活有保障。(刘喜)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