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热图推荐

宿松县趾凤乡:山青青水碧碧

[复制链接]

2020-12-22 08:09 25368 0

谷口 发表于 2020-12-22 08:09 |阅读模式

谷口 1#

2020-12-22 08:09

     清水绕村,流水涔涔,家乡的河流是不少人的乡愁记忆。
微信图片_20201222080617.jpg

  农村水环境事关农村人居环境、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河流点多面广,长期以来欠账多、基础弱,治污任务艰巨。如何治好、管好农村河湖,补上乡村水环境短板?宿松县趾凤乡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

治污可见成效
  解决水环境治理的“末梢”难点,河流活起来、美起来。

  一推开窗,龙溪河蜿蜒而过,桂花香迎面扑来,龙溪村村民贺立多喜欢这样的生活:“环境变好了,生活更舒心了。”

  曾经,龙溪河是条“酱油河”,住在溪边的贺立多苦不堪言:“河里漂着垃圾袋、塑料瓶,臭气熏天,都不敢用河水洗手,夏天也不愿开窗户。”

  “以前洗澡、洗衣的污水、鸭棚鸡圈里的粪污都直接排到了河道沟渠里。全村十多条沟渠、好多口山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龙溪村党总支书记李国林介绍:“小微水体的污染,不仅影响生活用水、农田灌溉,更影响村容村貌和群众的健康。”

  趾凤乡党委委员、常务副乡长胡锋坦言:“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欠缺,种养殖小散乱,面源污染较重,治理农村水体污染,必须攻难题、补短板。”

  变化不仅发生在龙溪村。邻近的吴河、南冲、龙溪、九重城和趾凤村都进行了河道工程投资建设,总投资约300万元,取得了显著成效,全乡范围内小微水体基本实现了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

  小微水体看上去小,但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趾凤乡从“毛细血管”着手,解决了水治理的”末梢”难点。

  政策支持,趾凤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共投资约500万元对河道进行修复,淤泥和垃圾进行及时清理。实施了河道一标二标治理工程和凉亭河趾凤上段工程,打造了一道美丽的河道风景线。

制度能管长远

  河长守护河流健康,确保清水长流。

  “趾凤河,清又清,十里水路到凉亭”,在趾凤河第一弯环抱的趾凤街头,只见清波荡漾,岸柳低垂,风景很是优美。

微信图片_20201222080621.jpg

  “河边倒了一堆砖瓦,快点派人处理。”前不久,趾凤乡水利站站长王言彬在巡河中发现问题,赶紧拍照、记录,工作人员调取监控,锁定偷倒垃圾人员,责令清理。

  针对各种问题,趾凤乡水利站积极组织开展巡河工作,乡级总河长按照每个季度巡查河流不少于1次,乡级河长按照每个月巡查河流不少于3次,村级河长日常巡河,做好了巡河管护工作,确保了河流垃圾、水面漂浮物、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和违章种植等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管控。

  该乡结合月丹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总投资约826万元,在团林村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河流示范河,努力做到河水清澈流畅、河岸绿树成荫。村委会主任毕加华手持竹竿,站在岸边,认真做着河道保洁工作,“每天清理一次,打捞从上游漂来的垃圾、杂草。”同时,村里常态化对河道上的落叶、枯木等漂浮物进行清理,保持河道畅通和水面整洁。

  农村河湖要治更要管。王言彬介绍, 趾凤河全长11公里,流经6个村街,当地建立“河长+河道保洁员”机制,定期巡河,时间、路线、发现问题、办理进展都一一登记在手机软件中,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

  随着河长制的推行,确保趾凤河清水长流。从过去”伤痕累累”到如今水清河畅,乡村两级河长和巡河员、护河员还有志愿者等已成为守卫河湖的重要力量,在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和强化河道管理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把水还给河道

  山青青、水碧碧,主要措施是把河水还给河道。

  荒芜的石山绿了。从山顶远眺,漫山遍野的果树绿得醉人,金黄果实点缀其间,村在林中,家家户户庭院“长”在绿中,俨然一幅现代版画里美景。

微信图片_20201222080624.jpg

  据胡锋介绍,趾凤乡将继续加大投资,争取政策支持,大力实施河湖联通工程,加大对河道的整治,及时疏浚,确保溪河、河河全部相连相通,让山里的水活起来,让游客嬉戏起来,让群众因水而富起来。

  沉睡的大山因水而“活”了。

  水,让“活水养鱼”、“生态果园”、“乡村民宿”等产业开始因水而兴旺起来,乡村振兴也有了新引擎。(司舜 胡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宣传达人 推广达人
:
中尉2
:
999hhft@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042

帖子4533

积分835795

图文推荐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