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近几年全镇累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233万元,创建美丽人居环境资金的投入主体是村民。近年来,凉亭镇把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列入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重要项目,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化农村各类资源要素配置,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凉亭镇党委书记尹建军说,在创建美丽人居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乡贤是一个关键词。
一栋两层小楼门前,年过七旬的社区居民李桂兰正在打扫卫生。她笑呵呵地说,村子变得干净,院落也变得漂亮,村民都已经养成了爱卫生的好习惯。
李桂兰家的变化是宿松县凉亭镇创建人居环境之后的一个缩影。凉亭镇共辖九村一社区,曾经一些村庄脏乱差现象突出。近两年,镇村两级不断引导村民走美丽乡村建设道路,一个个破旧的村庄建设成了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走进太阳村,举目望去,都是各式各样的楼房,柏油硬化的小路伸入村庄。村庄中间,一口漂亮的当家塘自成风景。
“村里像这样的塘有3口,河道2条,通过治理,都变成了景观塘和景观带。”太阳村党支部书记陈华迪介绍。
在创建美丽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凉亭镇从“优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实施以奖代补,发挥投入的最大效益”“坚持群众主体,激发群众创建热情”“整合各类资源,有效拓宽增收渠道”等方面统筹推进,总结出高标准、低成本创建美丽乡村的成功经验,正向着自然村建成整洁村、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的目标有序推进。
以奖代补巧解资金难
盛夏时节,地处宿松县东大门的凉亭镇,山川俊秀、草木葱茏。近年来,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比拼的氛围下,创建美丽人居环境持续升温,被公认为推行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乡镇之一。
“凉亭镇在创建美丽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遭遇资金难题,但最终通过多方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这一困局。”凉亭镇镇长严国旺表示,以奖代补就是系列措施中的重要一项。
从今年开始,镇级财政每年投入30多万元创建美丽人居环境,各村进行相应配套。但按照过去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建设模式,这笔资金显得杯水车薪。在以奖代补的新模式下,政府不再直接投入,而是采取让群众先筹资建设,验收通过后再拨付奖补资金的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创建美丽人居环境。
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按一定比例提前划拨到各村,然后由其将这笔资金作为前期担保金,向银行申请融资,再将所得资金中的部分预支给各村作为启动资金。这种灵活的社会融资模式,有效缓解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
“据统计,近几年全镇累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233万元,创建美丽人居环境资金的投入主体是村民。”镇农村农业办主任朱向阳说。各村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等不同梯度完成创建后,可以对应得到1万元到最高3万元不等的奖补资金。
群众为主激发创建热
从高2米、宽2米的大理石村名牌坊,到公路两旁精美的竹篱笆护栏,东山村气派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外出经商的本村乡贤贺立祥、贺凤楼捐资建设的。”村党总支书记杨春龙说,包括村牌坊、护栏、环村公路在内,贺树青、戴春松已捐资5万元用于家乡建设。
“在创建美丽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引导、鼓励外出的乡贤回来支持家乡建设。”凉亭镇党委书记尹建军说,在创建美丽人居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乡贤是一个关键词。
乡贤的榜样作用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负担,更调动起村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如今的凉亭镇,从曾经的政府单兵作战,到现在的政府、乡贤、村干部、村民等多方携手,美丽乡村建设提速不少。
全镇依托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和公共服务“三个重心下移”农村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果,借助党支部提事,村民理事会议事、村民会议决事、村委会执事的民主决策机制。一方面,由村党支部、村民理事会组织村民商议、自主决定村庄如何规划、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发动村民捐资筹款,尤其是发挥村中外出乡贤、致富能人、村集体资金的作用,解决创建中遇到的经费缺口问题。
“人心齐,泰山移,事好办。”太阳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王月祥表示。凉亭镇共成立村民理事会10个,在村民理事会配合下,得以发展出拆旧不补、青苗不补、人工不补、让地不补的“四不补”经验,有效解决创建美丽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用地和用工难题。
产业发展拓宽增收路
“筹集资金创建美丽人居环境,突破点是让百姓靠自身力量让钱袋子鼓起来。”在夏家村干部胡江林看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关键是以现代生产方式替代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他自己就在着手建设一座大型母猪繁殖基地,将于九月份完成投资,建成后,将成为周边最大的能繁母猪产业,用产业发展来拓宽增收路径。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资金,更离不开产业发展。近年来,凉亭镇把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列入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重要项目,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化农村各类资源要素配置,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在开展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基础上,全镇上下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引导各地农村立足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做好经营村庄、经营环境、经营山水、经营物业文章,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现代民宿,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我们将继续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村庄规划、村庄整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同时将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进一步开放市场,以农民为主体,引进有实力有特色的社会主体,再创乡村振兴发展新优势。”凉亭镇党委书记尹建军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