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姓氏源流] 第十二节 雳堂公支下诗晶谢正旺公

[复制链接]

2021-8-11 12:56 23869 1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21-8-10 16:43 |阅读模式

ssxfyzlscxwz 1#

2021-8-10 16:43

第十二节雳堂公支下诗晶谢正旺公
1959年7月,我县500名支边青年赴新疆。1958年8月29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从内地动员五百七十万青年到这些地区去参加社会主义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其中分配给安徽的有四十万个去新疆的指标。那年月,安徽省支援边疆社会主义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给每个支边青年,发一张支边证,上面填写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皖支边办字第某号,1959年某月某日发。
1977年正旺公再次去新疆。到达喀什专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就没有再向先前行往支边地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来信三个字“前面险”。你如果上国道G218到达了墩那高速,或坐飞机到新源那拉,或者坐火车到伊宁。那拉农业牧业条件好,有安徽农垦场,恐怕如今也合并给国营农垦了吧。新疆除了四个较大的盆地,伊宁地区的巩留县还是不错的天山脚下绿色耕牧地区。而去塔什库尔干,是巍巍昆仑山北,夹在帕米尔高原与昆仑山之间的连绵不断的大山区。当年正是因为人迹罕至,才有各省组织人员去放火开荒,结伴驱狼。以屯田军的形式,开辟建设兵团。所以这一批支边的,彼此互相称为战友。若不然,那里习俗语言文化都接不上半点关系,不亚于独挡一面,去了航天太空之旅。
严冬,从巩留寄回家家的羊油,用红色复写纸层层包裹着,先前时万公还能够收到,到后来除了更大一点的羊油罐,还有黑色新农村水笔寄回家。时万公逝去,邮寄的东西就被贪污了。那独特的红色复写纸,丢在大食堂的废纸堆里,被不懂事孩子们分红了,由此,追讨回了那支黑色水笔。信息迟到也是信息。人非草木岂能无情,那一边,公举目无亲,老死边关是最大的压力。这一边,有一个心善的老者,帮助写去了十几封家书动员回家见母。终于返回了故乡。嫌人穷恨人富的那个该诅咒的小旮旯。可真是一言难尽。公回来后,责任田都承包不上啊!祈望子孙繁衍是他看穿黄历的一大特点。公艰苦地熬过了一年又一年。到底是忍不住了。于是在1977年踏上了新的征程。去了塔什库尔干,一封信只三个字“前面险”。诉说着无限的悔恨悲伤。离家千万里陌生边境,回家的路上要经过无人区大沙漠。盘缠路费将从哪里来。干粮从哪里来。最不起眼的饮用水,都成为大难题。历尽艰辛,到底还是落叶归根。公之行,是近代少见的迁徙历程。在别人平安所得,而公却要付出百倍心酸。只因族谱上有他一篇文章要解读。欲知后来如何,留在下回再说。


我这里只想从人伦道德方面,就事论事说点感想。
也许有的宗亲,对我的前文心存异议,甚至心存抵触情绪。这是不懂“支边”含义的人,或者仇视宗亲的扭曲心态造成的。我国对支边工作历来很重视。支边完成事项之后,或者期满之后,通过组织,原则上,除了内地的京津沪以外,哪里来回哪里去。并提供安置和就职帮助。而正旺公回到出生地,首先是父亲去世,妹妹待嫁,老母年事已高,老母的身体健康状况 不适宜到支边地落户。人性化可以回到出生地,并且按照国家规定可以安排支边技术对口工作岗位。而此地竟然以没有本人户口为由,在正旺公娶妻生子数多而年,仍然不给承包土地维持生活。在今天看来,不仅缺乏宗亲亲情,而且那是法盲。不通情理的变态,毫无人性可言。


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八日,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四部委《关于加强边远地区科技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办发〔1982〕34号),劳动人事部国家民委向国务院《关于加强边远地区科技队伍建设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
几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援藏、援疆和支边干部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主要包括:
(1)从沿海内地省市、中央部门分配、调往西藏、青海高原地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不包括按协议支援的人),工作满8年后,除自愿留下者外,可以调回沿海、内地。
对已在西藏、青海高原地区工作满20年,要求回沿海或内地的科技人员,可以有计划地将他们分期分批调回原派出单位或地区,也可以调回原籍或配偶、子女所在地区工作。
50年代支援边远地区(不包括西藏、青海高原地区)年满55岁的科技人员,可先回内地落户。
体弱多病,身体不能适应边远地区工作的,可提前退休、离休。
过去从沿海内地省市、中央部门支援边远地区的科技人员,达到退休、离休年龄时,允许他们回到原籍或配偶、子女所在地。
除京、津、沪从严控制外,其他地区应准予落户并给予方便。
(2)选派到西藏、新疆工作的干部和工人期满后,由西藏、新疆自治区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安排他们回内地,由内地派出省市和部委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在西藏、新疆所担任的职务和表现情况,妥善安排工作。
内调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平职安排,职数已满的,可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解决。
如原为正职干部安排正职确有困难,可安排为副职,保留原正职待遇。
专业技术干部要安排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岗位,并按其在藏、在疆的技术职务予以聘任。
对在西藏、新疆表现优秀的,可提拔使用。
凡是自愿延长在西藏、新疆工作时间或要求长期留在西藏、新疆工作的干部,应大力提倡和鼓励。


正旺公适合上款第2目选派到新疆工人。适合第一目50年代支援边区身体不适应边远地区工作,可提前退休。只是正旺公放弃了通过这样途径,就急于回程。公完全有后补手续的机会,可是他没有采纳忠言。一直默认闲言碎语而无力抗衡。
他也曾参与河道修建,参与水库土方出工出力,参与公路修缮而出义务工。
他也曾搞绿化,美化家乡,植树造林。滴滴心血,一切奉献,全然被无情地当做应该的额外付出。
他是一个只好以农业劳力来养家糊口的户主,失去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耕地的弱势农民。只因没有户口承认,他到处流浪。忍受常人所不能忍。
恐怕宗亲们记忆犹新吧!
换做今天仍然对我的作文心存抵触情绪的。且不说支边是一个支字你不懂,假设你也遇到这种困境。你会如何呢?你就能肯定你的子孙永远也不会摊上支边迁徙的事吗?
谢吉鳌写于2021年8月9日

全部回复1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21-8-11 12:56

ssxfyzlscxwz 2#

2021-8-11 12:56

六修谱三篇原文,序跋赞。因六修谱编辑排版错误,需要整理,我们先来把它复制出来,针对实际情况,酌情把没有用的句子修整,使之切合实际。
《六修宗谱概序》
继传家谱兴旺发达。自庐陵、眉山论,已详。吾族出于庐陵、眉山之后。历经数朝。帝王将相。至今六度有余。
倡谈家谱,犹似绪之国史。各朝代的更换,各政治、经济、制度的交替,仍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就是在共和国四十多年来,它也有作不朽的功绩。载入历史的史册。因此,于论家谱也相应并谈,使之光照门庭。
我族自河二公江西乐平建基。秀三秀七敬承父志,恢创宏业
到十六世祖明仁公迁鄱阳东村。
再到二十一世祖家敏公迁江南安庆府复迁太湖新仓。转迁城北。家江公迁太湖新仓转迁城北后复迁宿松东三区城皇嘴。
思锦公、思铃公家敏公之后裔。
思镐公、思铭公、思铉公、思钦公、思铨公、家江公之后裔。
历代时局更变,兵荒马乱的踩躏,使之我们的祖先到去忙碌奔波。为造福于子孙后代,历尽了艰难困苦。
在那时局动荡的岁月,我们家谱仍然没有失修。
乾隆二十三年倡修,
至嘉庆二十四年次修,
至同治八年三修,
至光绪辛丑二十七年四修,至民国癸酉二十二年五修。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九零年,迄今五十八年春秋。其中生、殁者,未登谱者,已是不可胜数。为使家谱继续发扬光大。今聚太宿怀各房长者同聚于红鹤寨老屋,商议倡修谢氏宗谱六修。
先理稿,后赴祠堂,开印新谱,取代五修老谱。使后代子孙一阅家谱,一见出生于一枝。同是一页一脉相传。互相都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承先启后,传宗耀祖,同振家声。为迎接下一届镌谱奠定基础。故录谱为序。
太宿怀闔族裔孙頓首敬刊
云峰代笔


【评语】1、不符合谢氏族谱的句子,已经下划线标记了。
然后整理如下:

《六修宗谱概序》
继传家谱兴旺发达。
倡谈家谱,犹似绪之国史。
我族自河二公江西乐平建基。
到十六世祖明仁公迁鄱阳东村。
再到二十一世祖家敏公迁江南安庆府复迁太湖新仓。转迁城北。家江公迁太湖新仓转迁城北后复迁宿松东三区城皇嘴。
思锦公、思铃公家敏公之后裔。
思镐公、思铭公、思铉公、思钦公、思铨公、家江公之后裔。
历代时局更变,兵荒马乱,使之我们的祖先,为造福于子孙后代历尽了艰难困苦。
在那时局动荡的岁月,我们家谱仍然没有失修。
乾隆二十三年倡修,
至嘉庆二十四年次修,
至同治八年三修,
至光绪辛丑二十七年四修,
至民国癸酉二十二年五修。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九零年,迄今五十八年春秋。
其中生、殁者,未登谱者,已是不可胜数。为使家谱继续发扬光大。今聚太宿怀各房长者同聚于红鹤寨老屋,商议倡修谢氏宗谱六修。
先理稿,后赴祠堂,开印新谱,取代五修老谱。使后代子孙一阅家谱,一见出生于一枝。同是一页一脉相传。互相都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承先启后,传宗耀祖,同振家声。为迎接下一届镌谱奠定基础。故录谱为序。
太宿怀闔族裔孙頓首敬刊
云峰代笔


公元一九九零年九月九日三十八世裔孙余元谨提诗二首
《悼念抗战中的死难烈士奎盛老大人》
宝树堂中一脉承,古谱新镌烈士名。
千山遍洒仙人血,万水杨波悼前英。
《六修家谱感怀》
岁月匆匆六十秋,几经周折再抬头。
奋笔疾书宗泽谱,祖德家声万古流。

【评语】从平仄格律,从诗词粘对法则看,不是诗词,而是两首歌。


《六修宗谱新跋》
天上地下,万物人间,乾坤、石电、日月五星。祖,祖也者。根匕身匕枝匕叶匕、花匕果匕、继匕绳匕、绵匕延匕、瓜瓞繁衍以迄无穷。数亿万人之身,来自一人之体。吾本篤族,从流溯源。辨亲疏、明爱敬、昭仁孝也谱为何而作也。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则朝年季月、贤恶否者。古去今来;普则理之派别、辨亲疏悉。确以规范。承先启后。才成方园。从今以后,吾太宿怀三县之家焉。世世代代继承源匕。有条不紊。仿辑之劳。纂修之功。亦何昭穆孝也?吾族布居五县一市其居不一其地
乾隆二十三年倡修宗谱,大具章程,至嘉庆二十四年次修。又于同治己巳年三修,至光绪辛丑年四修。中间相隔三十三个春秋。而生殁者多得其详细者何也?是以殷勤谱之故耳。民国二十二年,相隔三十三年,生殁者不可计数,兼之世代限于暴乱恶化地步。之际。难免脱漏。
嗟乎!自民国二十二年至今五十八年之久。生殁者,更是难叙,而矣。又因时局不定。接二连三政变暴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大遭遇。昔故两战中死难骨肉。以及被国民党抽丁未归外殁者。也无法悉载,永悲非可观影闻讥。梦中犹得觅见难。君招呼英勇牺牲,先烈孤魂。入座宝树堂中永做上堂祖宗。后裔者,无不为之忧郁,和骄傲。
宗谱,理镌唯恐考证标述人丁生殁,不畏艰难,不辞跋涉。吾太宿怀各房长者、理事、诸者同聚于祠共商公讨定镌六修宗谱。继往开来。从今以后。免得再背盘费饭米。到处寻找家庭,继承先辈家族观念,发扬前辈之家族精神。同心协力。
忆祖思亲。济助云尔,再再重修缘起为跋。
公元一九九零年九月九日  之吉
三十八世裔孙正旺敬刊

【评语】不符合谢氏族谱的句子,已经下划线标记了。
然后整理如下:

六修宗谱新跋
天上地下,万物人间。
祖,种也者。根身枝叶花果,继继绳绳,绵绵延延,瓜瓞繁衍,以迄无穷。数亿万人之身,来自一人之体。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则古去今来;普则承先启后。
乾隆二十三年倡修宗谱,大具章程。
至嘉庆二十四年次修。
又于同治己巳年三修。
至光绪辛丑年四修。
中间相隔三十三个春秋。而生殁者多得其详细者何也?是以殷勤谱之故耳。
民国二十二年,相隔三十三年,生殁者不可计数,难免脱漏。
嗟乎!自民国二十二年至今五十八年之久。生殁者,更是难叙。
宗谱理镌,考证人丁生殁,不畏艰难,不辞跋涉。吾太宿怀各房长者、理事、诸者同聚于祠共商公讨定镌六修宗谱。发扬前辈之家族精神。同心协力。
忆祖思亲。济助重修云尔!为跋。
公元一九九零年九月九日  之吉
三十八世裔孙正旺敬刊

(谢吉鳌评语:正旺公六修谱跋讲到,修谱清楚是时间间隔短,时间间隔短,也有不可计数的部分,所以难叙,时间间隔长,兼之有不可计数的部分,所以更难叙。这“不可计数”是旗帜鲜明地第一次提出谱中有不能记载的生殁原因。当然也就是不能记载的与时代相关事情,阐明了修谱存在的问题,这是正旺公对六修谱的贡献。
其次,他作文结尾句“忆祖思亲。济助重修云尔!为跋。”的云尔,是一个虚词,做感叹用,相当于“啊!”,全句意思是--忆祖思亲。帮助重修啊!为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上士1
:
xiemao10@aliyun.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86

帖子972

积分185985

图文推荐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喜报!热烈祝贺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工

    4 月 28 日,在 2025 年度全县工会工作会议上,一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