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村在宿松县凉亭镇区域范围内,位于大别山西南部,属于丘陵地区,总面积9.3平方公里,1098户3964人,以前是有名的贫困村。在凉亭镇新的班子领导下,夏家村变得焕然一新。 村里绿化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倡导自然式种植,美化村容村貌,保持村庄合村庄周围景观优美,夏家村绿化率高达45%。
沿途黄菊绕篱笆 正是深秋时节,天气格外晴好,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散步在夏家村新修的宽阔的水泥路上,心情也格外的美好。沿途都是精心编制的竹篱笆,让人想到了修篱种菊,围绕竹篱笆开得灿烂的菊花,让人不禁想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今年秋事晚,十月看篱花”的诗句。 带我们到夏家村的凉亭镇人武部朱飞武部长说,凉亭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把夏家村市级中心村建设、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有机结合,镇里村里和驻村工作队合力,通过走访入户,亲自投入整治一线,把“建设市级中心村”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刻印在百姓的脑中心上。
塘中水碧尽鱼虾 沿着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穿过一道道藤缠竹绕的篱笆,一方碧得让人心醉的池塘映入眼帘。微风过去,不时有鱼儿泼剌一声跃出水面,倏忽潜入水中,荡起一层层,一圈圈细碎的涟漪。走近细看,可以看到塘边浅水里密密的小虾子。 村书记余海涛说以前这些地方都是臭水塘臭水沟,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级扶贫得以合力利用,其中63.25万元用于整治边沟、旱沟、水宕,疏通暗沟、暗涵38条,四口池塘清淤。清淤扩容后,脏水横流,蚊蝇乱飞,人人掩鼻而过的地方,变成了鱼肥虾壮,碧水青青的令人一见心悦的池塘。
院多鲜果应时花 农村有““建新住旧”、“迁新不拆旧”的传统思想,危旧房、废旧圈舍、残垣断壁等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着村庄整体环境,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为做好拆违拆旧工作,村镇两级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拆违拆旧会议等,消除拆违拆旧户的思想顾虑,让整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进行。村前屋后也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实现庭院美化。 所见之处家家户户庭院整洁,有花有草有盆景。有几户大门两边,用废弃旧石臼种满了红花绿草,看来别有一番意趣。 来到某某家,只见庭中藤萝掩映,间以修竹,杂以果蔬,粉壁光如明镜,窗外绿枝红朵,探入室中,鹅卵石路接庭中小池,小池上一弯小桥,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立于桥上,拈花欲簪。见此情景,让人顿生筑屋结庐之意。 碗有肉丝盆有瓜 已是午饭时间,村民们都在吃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对着我们竖起大拇指,嘴里还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笑得特别开心。旁边的人争着告诉我们,他是个聋哑人,各项保障到位以后,他不愁吃不愁穿,住的地方宽敞明亮,他很满足,所以见人总是一脸笑。走进一户农家,桌上一碟青椒炒肉丝,一碟碧绿的菠菜,一碟白嫩的水萝卜,还有一盘秋瓜,碗里是雪白的米饭,一家人正在热气腾腾地吃着。 同行的村干祝晓燕指着门口的有机菜园说,仅中心村内就设有五小园33处,有机菜园11处,精品果园7处,温馨花园8处,生态竹园2处。自从门口有小菜园后,村民们每餐的青菜都是随食随摘,既方便又新鲜。
满山如雪是茶花 凉亭副镇长孙良高带我们到山上看油茶。他指着几棵参天古木说这些樟树至少有250年的树龄了。穿过树林,翻过一座小山坡,就看见了成片的油茶树。油茶花开得好似雪球一般,地上的落瓣重叠,如同铺了一地的碎银。 孙良高说2015年夏家村成立了“宿松县严恭山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村委会集体带头示范种植油茶240亩,并引导部分农户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油茶800多亩,目前全村共种植油茶1100多亩,这批油茶,2018年开始有收益,现每年村油茶基地茶籽出售收入近万元。 路上明灯映月华 不知不觉,天色已暮,晚风习习,吹面不寒,路灯初上,光盖月华。县纪委驻村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曹正平书记说夏家村村庄亮化是个大亮点。仅夏家市级中心村范围内2020年-2021年利用市级中心村建设资金共计安装82盏路灯,其中7米高,50W的太阳能路灯46盏,太阳能支架路灯25盏,太阳能景观路灯3盏。2020年利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围绕中心村文化广场新增路灯4盏。到目前为止,中心村范围内90%以上的农户在中心村路灯照明的范围。村内还因地制宜建设了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篮球场、建设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 曹正平书记以前在纪委负责文化宣传这一块,多少有点文人情结,他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把诗词写到村里的文化墙上,把诗词的种子播种在夏家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夏家村,昔日的贫困村,在凉亭镇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领导下,脱掉了贫困的帽子,从以前负债重,欠债百万的软弱涣散村,变得富饶美丽。上级领导全心的付出,不仅改变了村庄的面貌,也改变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真正实现了村民生活富裕和精神富裕。(黄勇) 稿源 县党员电教中心
|